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激励问题研究

2014-11-12刘一萱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问题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激励存在诸多问题:以粗放管理为主,一岗多职、一职多能现象依然存在;管理者存在误区,激励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馆员结构、素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氛围营造较差,职业发展规划、培训等机会欠缺。为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激励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理想与目标激励、决策参与激励、人才培养激励、差别激励和文化氛围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馆员的活力和状态,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激励;问题;激励方式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常用的重要策略,它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和灵魂,对馆员进行激励是图书馆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日益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负荷越来越重,其状态、情绪、积极性大打折扣,其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如何提升馆员的需求层次,如何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如何使馆员的活力和状态达到最佳,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的业绩和形象,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领导和图书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难题,运用激励破解难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在当前情形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激励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职院校对图书馆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制度建设、文献与数据库等多方面不足,管理者不善于对馆员进行激励,对馆员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重视硬件建设和读者服务,软件建设方面比较欠缺,在馆员激励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图书馆以粗放管理为主,一岗多职、一职多能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规模一般较小,其图书藏书量和各类数据库相对较少,馆员人员较少,分工不明确,各部门、岗位设置交叉较多,各部门、岗位大多是一岗多职、一职多能,多数馆员身兼数职,疲于应付,馆员满意感、幸福指数与尊重、自我发展需求较低,对馆员考核平均主义相对严重,无法体现馆员差异,无法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此种粗放式管理与馆员激励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馆员自身的发展。

(二)管理者存在误区,激励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

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对激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忽视馆员的个体差异、需求特征,缺乏与馆员的深入了解沟通,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职务馆员的需求了解很少,对馆员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等深层次激励采用不够,激励方式单一,差异性不明显,效果不显著,公平性、透明性不足。

(三)馆员结构、素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中教工家属占有相当比例,馆员总体年龄偏大,学历、职称高的馆员较少,馆员的整体结构、素质不高,而且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对馆员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馆员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信息处理素质不高,差距较大,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四)氛围营造较差,职业发展规划、培训等机会欠缺

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图书馆也在硬件、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等方面快速发展,然而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营造、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来,图书馆的环境、服务、制度、文化生活仍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中,环境缺乏特色、新意,读者服务质量、效率不高,一系列规章制度不健全,规范约束性差,馆员的积极性较差,学习氛围薄弱,文化生活较少,馆员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成就感不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图书馆缺乏对馆员的长期发展规划,没有对馆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系统设计,“没有根据馆员的特点进行合适的工作任务设计,没有对馆员的特长、性格特点及专业能力做过任何分析,只是依据传统模式分派工作”,[1]最后使多数馆员的培训、晋升机会很少,即使有培训机会,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培训工作零散、随意,缺乏连续性和相关性。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激励方式探析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激励方式相对单一,激励效果不佳,激励制度不健全,已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已不能有效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激励方式进行分析,改进激励方式,增强激励的内生动力与外延空间。

(一)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等方式。[2]它是调动馆员积极性的重要方式,目前已在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始实施,但其公平性、透明性受到质疑,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平、公开的薪酬体系,明确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职务馆员的绩效津贴、岗位津贴及年度薪酬增长方案,设立研究基金,鼓励支持馆员开展学术研究,辅以灵活的奖金福利制度,对工作能力强、考核优秀、创新意识强的馆员进行物质奖励和业务补助,增强激励效果。

(二)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主要包括情感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等。情感激励是指管理者以平等、关心的姿态与馆员相处沟通,了解馆员的不同需求,解决馆员在工作、生活、学习和发展上的困难,信任馆员的能力和态度,运用赞扬等方式鼓励馆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荣誉激励是管理者以多种形式对馆员的努力、贡献和态度进行表彰奖励,如发放荣誉证书、张贴光荣榜、推荐参选校级及以上社会荣誉、在校内外媒体上宣传馆员的突出事迹等,并对工作能力强、考核优秀、创新意识强的馆员给予晋升前景激励。榜样激励是通过各类评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事迹,为其他馆员树立榜样。表率激励是指管理者以身作则,从工作能力、管理方法、职业意识等方面赢得馆员的尊重,善于接受馆员的合理建议,公平公正地对待馆员、处理事务。

(三)理想、目标激励

图书馆管理者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激励的重要手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系列活动,如专题报告、实地走访、主题演讲等,使馆员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个人人生理想与图书馆发展、中国梦结合起来,使理想落实到个人自觉行动中,保持高昂饱满的工作热情,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同时,管理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个人和集体的目标,在馆员中推行目标责任制,把目标和任务结合,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每个馆员,在塑造共同愿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各个目标,增强馆员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实现个人、图书馆、学校的共赢。

(四)决策参与激励

图书馆管理者应让馆员积极的参与图书馆的决策管理,建立馆员参与、建议与反馈制度,重视并善于采纳馆员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决策前充分征求馆员意见,给予各部门、各岗位充分授权,通过召开座谈会、馆员代表大会等方式,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馆员的主人翁意识。

(五)人才培养激励

人才培养激励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必须“针对工作战略、内外环境变化,对中长期人才需求进行连续且系统化的规划,并适时选拔、招聘人才”[3];在了解馆员的学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制定图书馆中长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管理者在馆员认可、实施中长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中,帮助引导馆员自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关注、支持馆员个人成长发展,使馆员个人发展与图书馆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制定年度培训方案与中长期培训计划,定期举行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学术讲座、素质提升培训,分批、分部门、分层派核心馆员参加国内外图书馆学术会议,鼓励年轻馆员进行深造,实行轮岗制度,到其它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并把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与馆员晋升、奖惩、薪酬等结合起来。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实行岗位聘任制,实施各部门、各岗位的量化竞赛,增强馆员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协调的竞争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氛围和空间”[4]。

(六)差别激励

当前,图书馆馆员个体需要日益多样化,个体差异较大,个人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要高度关注馆员的需求、差异和发展路径。针对不同年龄的馆员,管理者要对青年馆员、中年馆员、50岁以上馆员分类对待,支持青年馆员的自我发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多肯定和信任他们,多外派他们参加会议、参观考察;对中年馆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对其晋升职称、职务提供便利,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50岁以上馆员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在休假方面增加灵活性。针对不同学历、职称的馆员,对低学历、职称的馆员满足其基本物质需求、成长需求,并鼓励其深造,安排高学历、职称人员指导,而对高学历、职称馆员,给予充分的权力,给予成长的空间和机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多为其提供进修、培训机会,满足其发展、精神方面的需要。针对不同部门馆员,对采编部馆员注重其工作条件改善、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对阅览部馆员注重阅览环境、时间作息规律改善,对流通部馆员侧重改善工作环境和效率,在赢得读者尊重、理解上下功夫。

(七)文化氛围激励

图书馆管理者要深入挖掘建馆以来的图书馆精神、理念内容,建设符合学校和图书馆实际的特色图书馆文化,使其成为馆员的行动指南,转变为馆员的自觉行动。在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图书馆的布局、设施、绿化和馆员的言行、态度、习惯等都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营造一种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和团结协作、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在提高管理上下功夫,结合图书馆特点,提供特色服务,建立专业数据库、学校学科特色馆藏,提高馆员的素质和职业形象,营造一种浓厚强烈的管理服务氛围;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梳理图书馆现有制度,借鉴国内外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符合图书馆实际的规章制度,打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氛围;在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图书馆气氛,构造一种团结和谐友爱的文化活动氛围。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新工作方式,分类管理不同馆员,以需求为导向实施全面激励,才能满足馆员的不同层次需求,调动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馆员的活力和状态,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奎等.高校复合图书馆馆员激励问题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王鲜萍.试论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设原则[J].图书馆学研究,2004(8):19.

[3]张福涛.高校图书馆激励模式构建分析[J].图书馆,2007(4):81.

[4]曾雪莲.论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情报探索,2010(4):123.

作者简介:刘一萱(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问题
浅议创客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信息服务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面临移动互联网手机阅读冲击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