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
2014-11-12揭艳芳
揭艳芳
浅谈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
揭艳芳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医院感染管理已越来越受到管理者及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 承担着医院各种诊疗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工作。长期暴露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剂、噪声、潮湿等职业环境, 这些潜在的危害因素直接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为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是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1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危害因素
1.1 心理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后, 承担了全院各种诊疗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工作, 工作量大, 环节多, 易发生差错, 且由于种种原因, 其工作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长时间形成了心理状态失衡, 精神紧张焦虑等现象。
1.2 生物因素 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大量污物中, 附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在日常工作中, 防护不当或者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 表现为:①污染的注射器连带针头与重要使用的医疗器械混放, 去污区护士在清点、分类物品时被污染针头刺伤。②污染刀片与重复使用的刀柄未分离, 导致护士被刀片划伤。③冲洗穿刺针头时被刺伤或冲洗液溅入眼中。④手工清洗时被巾钳刺伤。⑤取清洗器械时量多, 器械滑落伤脚趾等, 当操作中手上有伤口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有发生艾滋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所病毒(HCV)的危险。
1.3 环境因素
1.3.1 化学性因素: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酶洗剂、除锈剂以及含氯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刺激性, 使用过程中容易挥发, 易污染空气, 手工操作的过程中易导致呼吸道水肿、过敏等症状。
1.3.2 物理性因素: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在使用过程中, 噪音大, 长时间易致耳鸣, 听力下降等, 卸载灭菌物品时, 易发生烫伤, 煮沸槽在使用过程中易致高温、高湿, 清洗间工作期间潮湿等, 这些因素都会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2 对策
2.1 加强培训 科内制定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考核, 使科内所有员工熟练掌握职业防护知识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处理流程, 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标准预防知识, 强化安全第一的理念, 每月底对职业防护情况进行通报, 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整改。
2.2 开展心理疏导, 培养正能量 经常与职工交心谈心, 引导其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培养正能量, 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每一天的工作, 营造积极乐观的工作氛围,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3 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在回收、分类、清洗的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如戴圆帽、面罩、口罩、橡胶手套, 穿隔离衣。规范收集锐器、刀片的规程,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立即挤压受伤部位, 挤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采用2%碘伏消毒, 并规范填报职业暴露卡, 跟踪检查,注射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或者预防用药, 如污染液溅入眼中,立即用洗眼装置充分冲洗, 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预防使用眼药水。
2.4 环境因素的防护
2.4.1 合理配备通风系统, 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空气的流向由洁到污, 所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化学消毒剂的配制, 配制和使用时戴口罩、眼镜、手套, 配制后的液体存放于带盖的容器内, 减少消毒液的挥发而污染空气。
2.4.2 高压蒸汽灭菌间采用消毒设施, 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在卸载灭菌物品时, 戴隔热手套, 防止烫伤。
2014-06-13]
434000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