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4-11-12姜丽孟红梅李连丽
姜丽 孟红梅 李连丽
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姜丽 孟红梅 李连丽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对362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安慰、术中病情观察的配合护理、术后的护理分析总结。结果 糖尿病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得到很好控制, 除3例切口延迟愈合外其他患者均愈合, 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和治愈率。结论 通过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配合及护理, 增加了手术患者的信心, 解除思想顾虑, 有效的控制血糖, 使糖尿病手术患者康复快、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效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这一难关。
糖尿病 ; 手术患者 ; 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者一向被誉为“富贵病”,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数在国内迅速增加,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手术患者中的糖尿病患者也呈不断增长趋势。而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使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5倍左右[1]。由于糖尿病手术患者一般愈合能力差, 切口易出现感染, 延迟切口愈合, 所以在手术时应做好糖尿病术前访视的宣教、术中、术后一系列配合服务, 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院自2011年以来共收治362例糖尿病手术患者,通过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麻醉医生、护士手术配合、术后护理, 并有效地控制术中血糖, 使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以便糖尿病手术患者顺利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62例, 男207例, 女155例, 年龄32~86岁,平均年龄58.5岁, 糖尿病史3~31年。其中糖尿病手术患者泌尿科91例, 骨科77例, 普外科73例, 妇科44例, 胸外科39例, 眼科27例, 肛肠科7例, 手足外科4例。包括有3例切口延迟愈合, 其余无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心理访视 糖尿病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时, 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 担心自己的糖尿病做手术后会对切口愈合不利,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针对这些情况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应多与患者交谈, 介绍相关知识, 阐述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列举手术成功病例, 讲解焦虑、恐惧容易降低机体免疫力, 不利于疾病恢复, 同时应多体贴、安慰、关心患者, 满足其合理的需求, 以取得患者的依赖,从而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促进其康复等。这样从思想上解除顾虑, 消除情绪紧张所造成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因此, 通过健康宣教, 耐心细致地与患者交流, 让患者明确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和防治措施, 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控制血糖的最基本的措施之一[2]。
2.2 术中护理
2.2.1 患者进入手术室内, 护理人员应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 主动介绍自己和环境,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与医生、麻醉师一起做好患者的核查工作, 首先保持室温温度,巡回护士按照常规工作进行查对。对于参观人员限制人员流动, 保持空气清洁。
2.2.2 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协调配合, 建立静脉通路,执行麻醉医生医嘱给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及补充液体。
2.2.3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 协助麻醉师监测血糖、血气, 防止高渗性脱水及糖尿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2.4 洗手护士应严密执行术中台上手术野及器械台操作,严格监督医生的手术切口消毒, 减少交叉感染。因糖尿病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耐受力差易感染。
2.2.5 糖尿病手术患者术中皮肤的保护, 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 消毒液液体流下去, 浸在皮肤上, 手术时间长, 患者皮肤局部受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引起皮肤发红, 容易造成患者压疮的发生。因此保持术中干燥, 各种体位摆放舒适,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2.3 术后护理
2.3.1 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术后要定时监测血糖, 防止发生高血糖、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注意查看血糖监测结果, 低血糖反应时, 易出现出汗、心慌、手抖、饥饿感、乏力、疲劳, 逐渐出现烦躁、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面颊潮红、口唇樱红等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时, 应提高警惕, 及时报告医生, 给以相应处理。
2.3.2 术后能量需求增加, 给予静脉补充脂肪乳及氨基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早期进食, 减少静脉补液及用药, 促进机体康复。糖尿病手术后的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进食水果、甜食。但提倡健康饮食, 而不能没有节制地暴饮暴食, 如果术后体重在短期内增加过多,将会影响治疗效果。手术后早期, 胃动力没有完全恢复, 当饮食过多就会使胃感觉不适。糖营养支持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负氮平衡, 手术前后严密监测血糖变化, 因血糖变化受饮食影响较大, 所以监测时间应选择在餐前餐后(餐后2 h), 检测血糖应固定时间, 以便掌握血糖变化规律[3]。
2.3.3 防止切口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合成能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减弱,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致使抗感染能力减弱, 且长期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 使感染难以控制, 外加手术、麻醉等应激使血糖进一步增高, 因此术后应及时监测快速血糖。特别是老年卧床患者, 麻醉清醒后应鼓励尽量早期活动, 在床上做深部呼吸, 以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有否感染征兆, 若体温>37.5℃应及时通知医生, 以警惕感染的发生;糖尿病合并感染更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 对患者造成极大心理压力, 所以糖尿病手术患者在做手术时加强无菌预防感染, 对患者起着重要作用。
2.3.4 手术后的患者应该早期活动, 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范围, 早期起床活动, 增加肺活量, 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减少肺部并发症,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不但能加速切口的愈合, 而且还能减少因下肢静脉瘀血而发生的血栓形成, 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从而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3 结果
糖尿病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得到很好控制, 除3例切口延迟愈合外其他患者均愈合, 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和治愈率。
4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 外科手术患者不断增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末梢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伤口愈合慢, 容易出血、合并感染, 免疫力低下、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的影响, 可使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同时又使胰岛素分泌下降, 血糖升高, 游离脂肪酸增多, 致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增加手术的风险[5]。所以手术后应该加强观察, 妥善处理伤口, 控制血糖,加强饮食控制和饮食指导。
总之, 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手术成功, 在于熟练的术前访视、充分术中器械及物品准备, 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也是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开展及少并发症的要素, 使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1] 杨昌平, 李蓬春, 徐曙光, 等.糖尿病114例的围手术期处理.人民军医, 1995(4):38-40.
[2] 莫永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教育.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5):477-478.
[3] 苏茘, 闫丽娥, 申艳玲.应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8):608.
[4] 违建琪, 杜敏, 张新菊, 等.合并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5, 15(8):873-875.
[5] 万桂玲, 吴仕光, 魏奎秀.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相关性.齐鲁医学杂志, 2005, 20(6):478-480.
2014-06-24]
130000 吉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