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课程实践教学与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
2014-11-10罗永旭
摘 要:企业形象设计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对《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课程评价机制等存在的不足之处,尝试通过实践环节的变通、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有效途径来进行教学改良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形象设计;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改革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当代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掌握设计的构思方法和设计技巧,完成以标志设计为核心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加强,以传授式的单一理念教学与脱离实践的虚拟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本文从企业形象课程实践教学出发,研究任务引领教学法和课程评价机制,希望能改进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相继开设了视觉传达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近两年,我校视觉传达专业的班级数量由两个班增加到三个班,学生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问题,导致该课程授课普遍存在共性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大多采用满堂灌模式,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脱节,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明显。第二,课题设计缺乏实效性。由于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形象设计,学生没有实践考察的机会,无法考虑到目标客户、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等因素,致使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只具有表面形式感,缺乏企业精神及内涵,不能与企业紧密联系,缺乏实践性。第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传统的课程以理论考核为主,评价机制也过于简单。即使在实践环节,学生课题多数设置偏于盲目,课题的来源单一且缺乏目的性,过程中缺乏合理性与连贯性,只是单纯地将最终的表面形式作为整个课程作业质量的评价指标。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更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忽视了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
2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由于课程的性质,应加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将近期国内外经典的案例带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优秀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反馈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
(2)实践环节的变通。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设计离不开实践,设计水平的提高也是从每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思考与实践积累而来。为了使课程教学能准确反映学习中的内容和目标,在实践学时中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情境,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选择的设计题目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等与生活贴近的行业,如枣、HM、米旗、迪奥等,反映了学生易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入手,应当鼓励这种选题,从设计者和消费者双向角度出发,易使学生拓宽了设计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真实项目,以工作室为依托或通过赛事,进行真实项目接单设计。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并将项目细分成若干个环节,包括前期调研、创意开发(沟通阶段)、完善提案(决策阶段)、手册制作(实施阶段)、检查评估等多个环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开展,团队应由组長、调研员、总策划、设计等多个角色组成,增加情境的真实性,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前期调研中,学生按照所在小组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目标客户的调研。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各自的创意,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制定设计方案、草案绘制,此阶段应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提案阶段,教师需对学生的提案进行审核,学生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对其修改并制定出终稿,此阶段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手册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完成电脑效果图绘制、展板设计、手册排版及印刷制作,此阶段以学生为主;检查评估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小组间互相打分、评价,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也可以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相关人员,结合市场最新需求、企业精神与内涵、目标客户等因素和设计团队进行交流,增加企业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应在结束后进行总结,设计团队应总结不足与改进意见,完善其作品,此阶段由教师、企业相关人员与学生共同完成。在实践环节中,此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从真实项目出发,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企业的建议为辅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关注市场动向的洞察力和专业能力,为今后融入社会,快速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业赛事的锻炼与引领。专业赛事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多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及专业协会举办的各类设计比赛,打破过去学生实践环节的瓶颈。我校多年来一直从各类赛事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与市场契合的专业能力。近期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由我校专业教师指导的视觉传达专业学生设计的OPPO手机、冰力克广告等系列作品分获平面类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奖。这类比赛对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重点应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以知识为本位向能力为本位的转变,传统的评价指标总成绩占的比重多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考核形式较为单调,考试内容过于呆板。笔者认为,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评价机制上,第一,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使评价更为真实客观。第二,应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将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各阶段指标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细化,制定各阶段的考评指标和考核评分标准。例如,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参加各类赛事的获奖情况构成;理论成绩由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学生撰写、发表论文等情况构成;实践成绩由最终设计的作品和所在团队的分工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只有将本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综合性素质和专业能力。
4 结束语
企业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就是企业形象设计,其发展对《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指出了《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等,并探索出相应的改良途径。笔者希望通过目前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方式,即实践环节的变通、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等,用以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芳.《CI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2] 刘敏.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作者简介:罗永旭(1986—),男,哈尔滨人,毕业于大连大学文艺编导专业,现就职于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电视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