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4例观察
2014-11-08李景巍
李景巍
(广西百色市中医医院内科,广西 百色 533000)
笔者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0~80岁,病程3个月~5年。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1岁,病程4个月~4.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1]。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2]。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身寒肢冷,面色晦暗,舌淡或有瘀斑,脉沉涩或缓、迟或结代。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温阳益气活血颗粒(附子10g、肉桂6g、党参15g、黄芪30g、葛根15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水蛭6g、地龙10g、川芎10g、薤白12g、炙甘草6g、浮小麦15g),每日1剂,开水和匀分2次服。
对照组:用心宝丸(洋金花、鹿茸、肉桂、麝香、三七、附子、蟾酥,广东心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4021843),每次2丸(120mg),每天3次。
两组均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其近期疗效,并于6个月后随访判定复发情况。
3 观察方法
观察项目:主要观察近期疗效及复发率。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4 疗效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3]。显效:心室率平均增加10次/min以上,症状消失,心电图表现基本正常。有效:心室率平均增加6~10次/min,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好转。无效:心室率平均增加6次/min以下,症状、心电图表现无好转或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4例(13.33%),对照组复发8例(40.0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6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脾肾阳虚。肾中真阳不足则心阳也衰微,阳不足则不能温运血脉而呈迟结之脉,心阳不振可致心脉瘀阻。治当温阳益气活血。附子、肉桂温补肾阳,鼓动心气、温养心阳。薤白温中通阳,下气散结而开胸痹。黄芪、党参、炙甘草、浮小麦补益正气、助心健脾以固其本,且党参能改善心脏功能、纠正心肌的代谢和缺氧、减弱或消除心律不齐[4]。桂枝温经通阳,丹参、葛根、桃仁、红花、川芎、水蛭、地龙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复脉。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葛根、川芎、桃仁、红花、水蛭、地龙具有影响血液流变,增加冠脉血流量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益心气、振心阳、复血脉之功效。观察表明,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其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4.
[2]沈绍功,王承德,闫希军,等.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12.
[3]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94.
[4]张治祥,刘建荣.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J].陕西中医,2001,22(8):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