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报道如何“以文化人”——以《温州日报》“文化周刊”为例

2014-11-03文/潘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茶点温州人温州

□ 文/潘 虹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聚焦文化精英群体,塑造人文高地

“以文化人”,首先要以高尚的精神、先进的文化引领人,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精英群体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尚。《文化周刊》开辟了“温州百年文化星座系列”“温州当代文化名家”等栏目,浓墨重彩地报道近现代和当代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温州文化人,目的就是为全社会树立文化标杆和人文高地。

“温州百年文化星座系列”栏目,力图画出一幅清末民初以来百多年间,闪耀在温州文化天空中的群星谱。这些文化名人或为业界翘楚,或为爱国志士,或为社会贤达……他们是城市历史文化中最可珍视的财富。他们的风骨和精神,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专栏面世三年多,陆续推出纪念夏鼐、赵超构、夏承焘、宋恕、董每戡、琦君、陈田鹤、方介堪、苏步青等温籍大家的主题专版,既有各自的专业成就、治学之道,也注重从细节处展现他们为人处世的风采,如夏鼐子女回忆父母间相濡以沫的情感;郑振铎和温州友人的相知相惜;董每戡之子追述父亲的最后二十年;陈田鹤被世人遗忘的半个多世纪等等。

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使专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获得了全国报纸副刊专栏二等奖,还被列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文化工程项目,获得市委宣传部资助,2013年底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放眼当今的国内外文化界,活跃着一批颇有声望的温州名家,他们是温州文化活的“金字招牌”。2013年周刊推出的“温州当代文化名家”栏目,带领读者走近这些名家,感受他们的治学风采和道德风范。

温州还有许多卓有建树的文化群体。比如,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肯定为“中国现代数学史中的一件大事”的温州数学家群体、在抗战时期发挥巨大鼓舞力的温州木刻家群体,永嘉(温州的古称)棋派、永嘉画派、永嘉医派等等在历史上留下过灿烂印迹的温州文化群体。近年来,随着温州文化创建工作的铺开和推进,温州出现了“文学的‘温州现象’”“合唱的‘温州现象’”“摄影的‘温州现象’”“书法的‘温州现象’”等,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个活跃的文化群体。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等温州人精神,集中体现在这些文化名人和文化精英群体的身上。他们共同打造出温州优秀的文化品格,让人们仰望、追随。

关注普通人的文化情怀,解读温州人文基因

社会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普通人的文化活动,共同构建而成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周刊密切关注温州的“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通过挖掘、发现普通人普通人群身上的文化闪光点,以期带动社会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作为温州文化的一扇窗口,周刊呈现给读者的是立体的温州文化品格:

温州人有着既开放又“守旧”的个性——

走南闯北的温州人,以开放的胸怀走出温州,融入异国他乡大展身手,不仅“商行天下”,更是“智行天下”(《“智行天下”的温州人》),在异域书写了一个个让人惊叹的“温州传奇”(《温州人的海外传奇》)。

但温州人同时又有着“守旧”的一面,许多古老的传统和文化,如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温州话,在温州得以比较完整地传承(《温州方言的前世今生》)。

温州人浓厚的血缘亲情和认祖归宗的情感,生发出许多独特的人文现象:温州民间兴起的集资兴建文化名人纪念馆热潮,其心理根源正在于名人后裔对先辈的敬仰和自豪感。《留住故乡的人文之魂——温州兴起民资建造名人纪念馆热潮》一文,获得了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

温州人还有着既逐利又崇善的个性——

炎炎夏日,遍布温州街巷的伏茶点,是温州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早在“红日亭”伏茶点成为温州的道德“地标”之前,一位叫郑家清的温州老画家就被“伏茶点”这一充满温暖和爱心的人文景观深深吸引。骑着自行车,他在酷暑中寻找温州的伏茶点,三个夏天找到百多处伏茶点,绘制了一幅《温州伏茶地图》,并画制了一百多张伏茶明信片。他被“伏茶人”感动,读者被他所感动(《七旬老人画出“温州伏茶地图”》)。

不断壮大的民间文化志愿者队伍,是温州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温州首次表彰“双十佳”文化志愿者和志愿者队伍,活跃在民间的一大批文化使者“露出水面”,成为一股让人振奋的文化“正能量”(《温州涌动感人“文化力”》)。

关爱社会困难群体,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在创造了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引导这些城市的困难群体融入本地,已经成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难题。周刊积极倡导关爱外来群体,关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外来人口积极融入城市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比如《奋斗在底层的“歌唱者”》,将视线对准温州的“打工作家”:他们除了像所有务工者那样艰辛奋斗在各行各业,还挤出时间,不断创作文学作品,书写人生,歌唱生活。他们用文字点亮了一盏心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走近这些“打工作家”,倾听他们的故事,给更多新温州人带来了融入温州的“正能量”。

三百多万新温州人中,有二十多万新温州小公民,他们是“流动的花朵”,和本地孩子相比,他们更需要关爱和温暖。2011年暑假的一天,我们走进12岁的四川来温小女孩杨静的家里,见证了杨家人在艰辛生活中的乐观和温暖(《杨静的一天》)。同时,特稿《二十多万新温州小公民:努力融入城市生活》首次披露了温州团市委组织的一项针对新温州小公民的大型调查结果,让读者从宏观层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生存状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猜你喜欢

茶点温州人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茶点选配指南
浅议茶点创新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难忘九二温州行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喝茶,茶点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