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新媒体时代重大时政报道新局面——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 引发的思考

2014-11-03刘思扬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民性时政党性

□ 文/刘思扬

3月23日,新华社播发李从军同志领衔采写的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与此同时,新华社新媒体终端:新华社发布、新华视点、中国网事、我报道等微博、微信推出相关内容,新华网、新华通等平台推出集成报道专题。全媒体、立体化报道产生广泛反响,受到用户、受众和网民高度评价。

重大时政报道是新华社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传统优势。如何在深刻变动的社会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断推出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住的精品佳作,牢牢掌握重大报道,特别是重大时政报道主动权、主导权,《面向未来的赶考》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敏锐眼光和宽广视野,强化重大时政报道策划,努力体现时代高度。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新华社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只有观大势、谋大事,多发别人想不到、采不了、做不好的重大报道,才能有效发挥多元舆论场“压舱石”的作用,彰显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观大势、谋大事,首先体现为立意。好的立意是报道成功的基石。就《面向未来的赶考》来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提出时代命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挑战和考验?这是海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面向未来的赶考》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提出了“‘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作风‘篱笆’扎得严不严?”“发展轨道正不正?政绩观正确不正确?”和“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四道考题,并以“赶考永无止境”掷地有声地予以回答。其高远的立意、清晰的导向,充分凸显了新华社重大报道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抓住重要节点。1949年3月23日是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动身前往北平的特殊历史节点,也是毛泽东提出“赶考”65周年。当前,正值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之际,在这样的重要节点,适时推出以“赶考”为主题、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内容,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度报道,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政治前瞻性。

二、紧扣社会脉搏,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体现社会维度。

转型期中国,矛盾相互叠加,问题层出不穷,舆论众声喧哗。重大时政报道因政治性、政策性强,尤需以正确的导向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报道不是为写而写,而是为“问题”而写,也就是说,报道应有瞄准的“靶位”,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自弹自唱,难免曲高和寡、应者寥寥。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怎么搞、如何搞”,成为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新课题。

“现在民主生活会,往往是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最后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样无助于解决问题。”通讯通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论述和感人细节,将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党中央决策部署相互映照,启发受众思考、增进情感认同。

《面向未来的赶考》以“赶考”为主线,紧紧抓住“理想信念”“作风建设”“政绩观”等现实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率先垂范,层层剖析,深入阐释,切中要害。报道不仅指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也描绘了教育实践活动的“路线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三、以历史烛照现实,通过高度的理论概括、细致的事实汇聚,努力体现思想厚度。

重大时政报道能否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厚度,取决于能否对这种思想更为精准地表达、更为精辟地阐释、更为精彩地呈现。

《面向未来的赶考》做到了。它以65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省西柏坡动身“进京赶考”为历史坐标,以现实赶考为主线,以广大干部群众的感受和反映为辅衬,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将历史回眸与时代趋势对比映照,深刻阐释了党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融历史总结、现实针对和未来前瞻于一体,大大拓展了报道的思想时空。

《面向未来的赶考》高屋建瓴地提出四道考题和“赶考永无止境”的命题,并以扎实的党史理论、鲜活的案例事实给出了明确“答案”,透示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信息。

四、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生动反映党和人民血肉联系,努力体现情感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时政报道,如何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面向未来的赶考》同样给我们启发。

可以说,这一报道通篇洋溢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这种情感体现为对党永葆先进性的深切思考。《面向未来的赶考》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深刻阐述了纯洁信仰、端正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及牢固群众基础,对于建设一个有能力、有水平、有基础的合格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鲜明提出了“赶考永无止境”的时代命题,新华社记者对党的深厚情感和责任融于笔端,凝于字里行间。

这种情感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理念的落实。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闻报道必须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重大时政报道更应如此。《面向未来的赶考》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与大伙一起蹲在大树下吃饭”等细节,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亲民爱民的人文情怀,使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面向未来的赶考》提出的四个考题都涉及党和人民的关系。通讯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角度,对党和人民的关系作了生动阐释。有人说,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实质上是党和人民关系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从这篇报道,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样的情感信息: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五、运用集成服务理念,扩大报道覆盖面、影响力,不断体现创新亮度。

随着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时政报道的门槛越来越低,对新华社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构成严峻挑战。

《面向未来的赶考》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传播力的强弱取决于报道内容与传播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创新传播形态和报道方式,与提高报道质量同样重要。打通传统报道、新媒体报道和集成报道,以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化手段,才能有效增强报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一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报道先声夺人,充当全媒体矩阵式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新华视点、新华社发布、中国网事、我报道等微博账号和客户端,通过摘取习近平总书记鲜为人知的代表性观点、语言以及工作细节,利用微博短消息形式向网民传递,短小精悍、一目了然。点睛式的表达和推送,增进了受众的阅读欲望,对传统报道和集成报道形成有效预热和受众期待。

二是策划延伸报道,形成持续深化效应。长篇通讯播发后,新华社连续三天围绕“赶考永远在路上”,播发评论员文章:《赶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答好时代考卷 不负人民重托》《永葆赶考心态 成就伟大梦想》,从理论层面对主题进一步深化阐释。还播发河北及各地干部群众有关“赶考”的反应等,有力呼应主题。各语文线路根据海外受众习惯编发外文报道,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要义。

三是集成报道在主题立意、表现形式、技术支撑、用户体验等方面有较大突破。“面向未来的赶考”集成报道将长篇文字通讯进行多维、立体展示,设计多种版本供受众选择;“延伸阅读”板块通过大数据分析、珍贵史料重现、网民互动“点赞”等方式提供鲜活内容,提升了阅读体验。

总之,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和集成报道,是“时、度、效”的高度统一,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也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的典型体现。其成功启示我们:时政报道特别是重大时政报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时代高度、社会维度、思想厚度、情感温度、创新亮度上下功夫,采写更多精品力作,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就能巩固传统主流媒体时政报道优势,有效引领社会正确发展方向,使主流媒体在时代的淬炼中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人民性时政党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时政
时政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