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评论如何数字化生存
2014-11-03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2014年第3期《新闻战线》刊文,以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办的微信公共账号“人民日报评论”为例讨论了党报评论的数字化生存。卢新宁认为新媒体的挑战第一阶段来自消息源的多元化,第二阶段则蔓延到了评论领域。近年来,主流媒体的评论,遭遇了网络评论的“热核聚变”。这决定了实践者必须对新媒体的变化保持敏锐感知。首先,要转变语态,主动接近新媒体传播场。《人民日报》评论以多品种、多品牌、多形态的产品集群,对接新媒体舆论场的各种需求。其次,创新形态,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场。“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上线,进一步提升了党报评论的新媒体指数。它是微报纸,是一个扩大影响的第三方平台;它是微社区,是一个全新的互动型评论社区;它还是微刊物,是一种全新的主流声音传播形式。然而,传统主流声音要进入新媒体舆论场,还需从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能力”。第一种能力,体现在坚守恒定的价值体系。当前的评论竞争,不仅比速度和平台,更比角度和深度,是一种价值观的较量。第二种能力,体现在创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不断丰富自己在互联网科技、新形态传播上的知识,掌握大数据时代的论证方式,更新云计算时代的传播理念。第三种能力,体现在构建完备的话语体系。实际上,主流媒体有着丰富的“语料库”。我们党在长期文宣工作中形成的表达传统,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中积累起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突破刻板语态的丰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