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国BTEC模式的船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11-02王琪陈培红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课业顶岗体系

王琪 陈培红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前,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提供的真实岗位上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船机修造专业(也称轮机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船舶修理与制造领域内的制造、开发、应用研究和设备综合运行管理,并能适应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多功能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较强的实践性要求使开设本专业的各相关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其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如加大对企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建设等,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实习效果的有效评价,使教学的闭环管理中修正偏差的能力不强,其后果往往易导致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笔者有幸作为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资助对象之一赴英国访学,亲身接触到了英国职业教育BTEC模式,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结合本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基于BTEC模式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以期推动船机修造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改革。

一、英国BTEC模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

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该委员会是英国首要的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商业教育委员会(BEC)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EC)在1986年合并而成。其主要负责审核培训技术人员的课程,例如市场调查助理、设计绘图员等。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技工与专业人员两者间的重要中层人员,类似于我国的高职生。BTEC证书作为英国一个广泛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后即可走向社会找工作。如果需要,学生还可以直接读本科最后一年,并可取得学士学位。BTEC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渗透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以“课业”(一项或一系列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为主线,突出实践性、使用性,注重“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同步培养,强调“学”和“学的结果”,并辅以课业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监控,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近年来,我国也已陆续出现了一些高职院校引入BTEC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该模式对教学场地及校企合作深度等教学条件的考虑,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在扩招后的大背景下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该模式的先进理念无法有效运用。在高职教育的实践中笔者注意到,BTEC教学模式基于“证据”的评价体系对改革我们当前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基于证据的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称为课业)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如指导教师的观察记录、提问记录、实际操作、管理人员的证明材料等,并依照相应标准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其逻辑是学习活动—证据—评价—反馈—学习。BTEC教学评价有别于传统评价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多方面、多视角评价,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各个方面。在评价目标上,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体现基本职业人素质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不仅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和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进步给予评价。在评价主体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有学生自我评价、团队互评以及来自企业的评价意见。该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多元能力的存在,使许多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能力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张扬,形成对智力因素互补的合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值得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之处。

二、高职轮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现状

高职船机修造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在与学院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船舶企业完成。近年来,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顶岗实习的重视,高职院校也积极开展各种改革举措提升学生实习成效。改革和不断完善中的顶岗实习在制度上趋向成熟,但其核心问题,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否有效评价并未得到深究。传统的顶岗实习评价还主要采取图1的评价过程。

图1 轮机修造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流程

由图1可以看出,当前的顶岗实习评价主体依然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校外(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实习成绩的获取还主要是以终结性考核,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事实上大部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多为任课教师兼任,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无法过细,对学生指导评价的内容只局限于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和论文。从近年来各实习指导老师批改的实习论文来看,情况令人担忧。实习单位的意见过于宽泛,校外实习教师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评语短短几句或以“优秀”“良好”等简而代之,不能客观对毕业生进行评价,进而无法有效实现对学校的教学反馈作用。

三、基于BTEC模式的船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1.细化评价内容,对接岗位能力要求。BTEC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并在评价中采取过程性课业证据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因此,制定评价体系应结合轮机修造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进一步梳理和细化评价指标,力求评价内容科学合理,权重适宜,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170页表为本专业细化后的能力评价要点及相应权重。评价内容上不仅明确了常规的考核内容,更注重了细节考核,如顶岗实习期间的各种能力表现,同时增加了鼓励的附加分值,使学生不光是为了考核而表现,更主要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热情。

2.优化评价程序与方法,突显能力培养主线。BTEC课程教学评价的程序主要由“布置课业、审阅课业、初评指导、综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之初就知晓课业评价的标准,并注重保留各项课业证据以备老师检查,同时老师会及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如评定结果中出现“重做REDO”时该生将会获得专门的指导。此外,学生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时可以提出申诉。本专业如图1所示的传统评价流程中正是缺少了两个核心的“元素”——实习证据收集的要求和可以申诉的权利。本专业的顶岗实习证据应该是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以及与教师沟通交流记录等等在内的各种台账,是由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中收集整理而成,既是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教师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从而也使学生在这种“历史的回顾”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完善自我。评价申诉则是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充分的实习“证据”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既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也可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注入这两个“元素”后评价体系会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图2为本专业修订后的评价体系流程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评价方法和路径的选择上,注重学校、企业、实习小组、学生本人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对实习的全程评价,同时改革传统模式下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弊端,增加师生双方的互动环节,师生双方均可针对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以便及时对评价体系进行有效调整,也极大地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长才干。

船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表

3.强化评价制度和标准建设,保障实习质量有效控制。顶岗实习的评价制度和标准建设是保障实习质量的主要环节和要素。英国BTEC教学体系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建有Edex⁃cel-BTEC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实施内、外审的多重制约机制,确保了评价的科学合理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大多高职院校注意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往往仅局限于学生实习期间一些大的方面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内容上往往过于宽泛,针对评价制度和标准涉及较少,或有涉及也多为一两句话带过,将大多数的评价标准交由实习指导教师个人把握,使评价结果存在着较大的人为因素。

笔者结合多年实习指导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本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中应注重建立的评价制度和标准。主要有:(1)顶岗实习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标准中明确实习学生应提交“证据”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依据。这样可使学生在实习前有针对性地去制订自己的实习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评价人员也可做到评价有据,公平公正,真正体现出实习评价应有的意义和作用。(2)顶岗实习巡查与评价制度。该制度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地点较为分散的特点,提出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可采取巡视检查的方式,明确检查方式方法、巡视内容及学生实习中的过程性评价,便于加强教师与企业、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也利于指导学生注重过程性证据的收集和加强教师的过程性监控。(3)顶岗实习答辩制度。制度中不仅明确答辩的评审流程和评分要点,强调指导教师在实习小组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方面的指导,还要注重评审小组中校企人员的组成比例,真正让企业全程参与。(4)顶岗实习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必要的信息反馈制度则是教学质量体系实施闭环控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对照该体系相关要求本专业就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细化了质量审核的相关要素,明确了信息反馈的基本程序、方式以及处理方法,并纳入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重点。

图2 船机修造专业修订后的评价体系流程图

猜你喜欢

课业顶岗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游乐园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交互课业设计与优化研究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