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普通高校大众与竞技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14-11-02杨霄杨敏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裁判陕西省竞技

杨霄 杨敏

众所周知,体育可以划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两部分。大众体育本质上是指广大群众在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梯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大规模社会实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是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当前,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在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让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同时,高校大众体育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好的体育苗子,为竞技体育选拔人才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高校大众体育的开展好坏也会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

一、陕西省高校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1.陕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情况。

学生对大众或者竞技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受外部环境和自己主观认识两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大众或者竞技体育首先要运动员或者锻炼者从思想上接受,愿意去参加,觉得体育活动或比赛对人体各方面都有益无害。因此,在学校让学生了解各项体育活动,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从而使学生在长期的运动中慢慢找到运动的乐趣,然后积极地训练,最终实现参加各种比赛。

我们对陕西省10所高校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完全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的人数为18%,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19%,经常参与大众体育的人数为48%,参与竞技体育的人数不足5%。而且,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低于低年级学生,女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低于男生。大学生参与竞技体育的人数较少,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我省竞技体育水平的整体发展。

2.高校体育场地的完善性和校方的支持。高校体育场地的完善程度和校方的支持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大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高校调查发现:(1)场地基本完善的达到30%。学生活动的场地受到极大限制,有的学校连田径场地都没有,极大影响了大众体育的开展。(2)校方支持率为34%。大部分高校认为体育是第三世界,缺乏对体育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辅助作用的认识,认为体育设施可有可无,对学校办学实力影响不大。

二、高校大众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意识淡薄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

1.高校体育项目开设得不够全面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陕西省大部分高校实行体育选项课制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上课。但是,好多学校选项课的项目少,学生选择面窄。以击剑、轮滑等课程为例,部分学校近两年才开设。任课教师从选修的学生中选拔运动员,并进行专门培训参加各级比赛。近两年来陕西省省级大学生体育赛事中也是极少数学校参加这两项体育项目的比赛,参加全国性击剑、轮滑体育竞赛的学校也不多,因此学校体育项目开设项目的覆盖面会直接影响学校和本省乃至全国该项赛事竞技水平的提升。

2.学生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体育意识不强影响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事故频出,学生猝死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管理的缺陷;另一方面是缺乏大众体育锻炼导致学生身体机能的下降。

通过对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每天活动一小时的人只有1.2%;一周运动一次的人居多,占85%;两三天运动一次的有7.9%;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占10%。可见,学生长期参加活动的人很少,偶尔运动一次的居多,说明大众体育学生参与的人不多,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运动意识的养成需要从小学、中学做起,才可以逐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3.竞技水平各城市水平不同,体育院校水平较高。陕西省高校众多,但是层次参差不齐。学校之间存在着规模、档次、条件上的巨大差异,如一部分是“985”“211”的重点院校,一部分是有着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普通高校,一部分是新合并的专科院校,再有一部分是近几年兴起的民办高校。学校层次差异影响学校招生,同时也影响高校大众体育参与程度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三、分析影响陕西省高校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

1.陕西省高校对体育的发展不够重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少部分学校不被重视,多数学校重视不够,而且往往是形式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说起来重视、做起来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学校的领导层大都没有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理解往往仅赋予体育其使命。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比赛必须拿前三名才能公费去参加,否则就自己掏经费,极大打击了教练员和队员的积极性。

2.场地器材不够完善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的水平。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所有学校体育经费均不足,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包括一些名校在内,多年来体育场地和设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无体育馆、无游泳池的学校占有相当比例。没有场地大众体育就难以运行,竞技体育也很难出成绩。

3.教练员的水平高低也影响高校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调查表明,扩招后各校师生之比普遍增大,教师上课任务都比较重,多忙于应付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偏低,学科建设滞后,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力度太小。教练的水平也包括裁判员的水平,裁判员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就陕西省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做了一项调查,如右表所示。从裁判等级上来看,国家一级裁判占了绝大多数,国家级裁判3人,而亚洲级裁判2人;从学历结构方面来看,只有9人达到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大部分人只有专科及以下学历。这充分说明陕西省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综合能力较低,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势在必行。

陕西省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现状表

四、陕西省高校大众体育发展的举措,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方案

1.领导部门要重视高校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要发展首先需要领导的重视,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同时要求高校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以最终提升本省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的有效发展。因此,陕西省有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各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对高校的年度考核及评估必须突出学校大众体育的组织及开展情况,同时对高校上报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进行效度及信度的检测。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促使高校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向良性方向发展,以便实现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2.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大众体育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学校采取多种鼓励措施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比如参加学校俱乐部活动、参加校运动会,还有集体做广播操都可以加课外学分。这样可以大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大众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丰富教师的裁判知识。学校大众体育开展得好与坏和教师的水平也息息相关。教师的水平高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教师带队才会打出比较高的水平,获得更高的名次。另外,教师要在裁判方面进行提升,了解裁判的知识,懂得本项目比赛的规则,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训练,为学校获得更好的竞技运动成绩打下基础。

4.政府出台鼓励各高校大力开展学校大众体育的措施,支持竞技体育走出本省,参与高水平的运动。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陕西竞技体育出现的起伏让人深思。成绩上去了,大家会盲目乐观,认为经济落后体育工作照样可以搞好;成绩滑坡了,大家又盲目悲观,认为经济落后体育就没戏。但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因素,这其中包括人的斗志,人的改革精神、意识和立足长远的眼光。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校开展大众体育,提高竞技水平,走向国际。

猜你喜欢

裁判陕西省竞技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竞技精神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