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对手术质量的影响

2014-11-02林翠芳

现代医院 2014年2期
关键词:年资组员专科

林翠芳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室启用洁净手术间16个,年手术量120 00多例,历史原因导致手术室全科护士均以配合综合性手术为主,个人专科化定向未能确立[1]。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各科的手术方式均朝着微创方向发展,如何从综合手术配合扭转到专科化配合和发挥手术室护士专科潜能是同行共同探讨的课题[2]。自2010年起我院手术室实行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方式,以探讨并建立手术室专科体系建设,经过两年的摸索、归纳、总结,取得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专科化轮转培训的护士为对象。就本院手术开展实况将研究对象划入5个专科组轮转培训,分别是:①开刀组;②腔镜组;③骨科组;④头颅五官组;⑤胸外泌尿组。设各专科组长,本研究两年期间组长人员无变动。

1.1.2 分组 确定实施专科化轮转培训的方法后,从时段划分2011年为实验组,2010年时段的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均以执行《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3]手术室部分为指引作专科轮转培训;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准上添加专科轮转并运用质量控制品质圈(PDCA),在护理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培训等方面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培训中的细小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2.2 培训和教材 各专科组主要在手术间内实施临床实际操作培训为主,以实例演示和模拟演示的形式,尤其是仪器的安全使用方面必须要接触实物才能得到确切的认知。另外教材是通过各组自制PPT课件,对新开展、精细专科的手术(如眼科、脑科手术等)进行培训,还将特殊物品、器材配上图片、文字说明,制备成专用的小册子,供组员携带并方便随时查阅。

1.2.3 专科轮转周期 手术室各组长固定其专科组不作轮转,组员的轮转安排是根据护士职级和培训目标,从N1a、N1b、N2、N3、N4(新毕业生第一年 N0 受通科培训)按各层级均匀地分配到各组轮转培训。轮转周期各职级人员轮转的时间不同,务求各专科每台手术的配合均能落实“以老带新,以上级护士管理下级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手术[4]。N1a(新入科)同事按新入科培训方案进行,护师以下或护理本科毕业且工作三年以下按一个月为一周期轮转;护师以上或手术室工作三年至七年按三个月为一周期轮转;主管护师以上或手术室工作七年以上按六个月为一周期轮转。

1.3 项目与考评指标

考评表1的项目内容主要有轮转培训该科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护理质量(依据相关程序文件要求及院内质量检查标准制定),其中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由手术室专科组长负责[5]。表2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的术中配合能力、仪器操作能力、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手术时在位情况、带教能力、术中物品准备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估。手术室护长每季度结束即向对应专科的手术医生派发同一内容考评表,要求对每名轮转的专科组员进行评价,打分在相应项目的空格中。分数显示81~100为满意,60~80为一般,60以下为不合格。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单双随机抽取1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专人收集相关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的考评平均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011组各项目指标的分数较2010组均有明显提高。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培训质量平均分统计表(±s)

表1 培训质量平均分统计表(±s)

组别 项目操作考试 理论考试 护理质量对照组88.16 ±3.20 90.23 ±3.64 83.56 ±1.67实验组 91.33 ±1.57 94.56 ±1.73 95.63 ±1.79 t 3.76 6.25 27.57 p <0.01 <0.05 <0.05

表2 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n(%)

3 讨论

3.1 理论和操作考试分数明显提高

由于专科轮转培训有固定周期,使护士有时间停留于该专科,接受专科组内实用性特强的专科培训和考核,从而发生了浓厚兴趣,继而对其专科技术有加深了解、提高、钻研的倾向,为此,自然就会自觉收集相关资讯,做到术前预习,术中实操,术后复习和积累沉淀,如此在专科里反复验证理论和实操,促使组员整体技术水平得到确切的提高。组员经5个专科轮转后再重新进入第二轮、第三轮……,周而复始,一批一批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就是这样培养、磨练出来的。

3.2 术中配合让医生得心应手

术中配合必须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有预见性地备物,才能让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曾见由于对手术风险预料不足的教训:术中意外内脏血管破裂大出血,其位置非要无损伤心耳钳的形状才能贴切到位夹闭止血,但要等待灭菌时间结束才可取出应急使用,当时只有采用代替器械,否则耽误了抢救时机,所以高质量的手术配合需要有完整齐全的器械做后盾。还有摆手术体位方面除了让术野充分显露便于操作,同等重要是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防止神经、血管、皮肤等受压导致严重后果。目前手术仪器日新月异,尤其是专科的仪器精密、高端,专科化的规范的培训和操作更显必要,有时甚至规定只限专人操作,从而保证仪器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对仪器本身的损坏降到最低。由此,组员掌握了同一种手术有多种术式,做到从打开手术包开始就必须做到思维集中,动作轻、快、准、灵,除了按常规的流程操作外,还掌握医生的个人习惯和专用器械等要求,所以,由表2(p<0.05)可见医生对实验组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只有专科轮转培训才能实现让专科医生得心应手的意愿。

3.3 考评指标与手术质量的意义

轮科培训均由组长或高年资组员担任授课,组员听课必做笔记,以各年资导师和所带教的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培训计划[6],再通过组长检查授课者的备课及组员对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7],由浅入深灌输专科技能,让其活学活用。采用轮转专科手术配合模式以来,低年资护士对本专科的适应期从原来的18 d缩短到现在的10 d;高年资护士从原来的9 d缩短到现在的6 d左右,提升率分别为44%、33%,尤以低年资护士更为明显。实验组增设了PDCA循环进行质控后,手术配合安排高年资与低年资搭配形式,使每台手术的全程有层级管理、实时指导、督促、质控作用,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如果没有团队的合作,再好的目标也是眺望的远景,这就是“孤掌难鸣”、“孤雁难成行”的道理[8],从表1显示两组各项目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然而,项目考评指标就是手术质量的核心保证。

4 小结

综上所述,手术室专科化轮转培训的方法+PDCA是手术质量持续提高切实可行的方法,每位组员通过该方法的轮转,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手术质量也得到同步提升,对手术室的领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同行推广应用。

[1]王 宇,付菊芳,张惠杰,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思路及实践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6,1(1):82 -83.

[2]陈 锐,标准化手术配合路径在手术室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20):104 -106.

[3]广东省卫生厅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S].2009:91-124.

[4]杨丽萍,刘 萍.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的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4):1365-1367.

[5]万晶晶,马 瑛.专科组长负责制在手术室应用[J].当代护士,2007(5):104-105.

[6]李慧卿,李志勇.以导师为中心的OEC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2):112.

[7]张 静,杨 彬,孔绍琼,等.专科组长在综合医院手术室管理中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68 -69.

[8]马彩英.浅谈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领导艺术[J].现代医院,2012,12(9):115.

猜你喜欢

年资组员专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小组落幕
主诊革命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