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人类学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4-10-29王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传承发展

王涛

摘 要:基于教育人类学视域研究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探寻武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彰显武术教育的人文性,强化文化战略意识,努力开发武术文化教育资源等理念的更新已刻不容缓。完善教育体系,实现传统武术大众化,以人为本,重新定位传统武术教学目标,优化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亦成为传统武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传统武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111-04

Abstract:Under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Wushu constrained by many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realistic plight has a pessimistic prosp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t is urgent to stud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explore the objective laws of Wushu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humanity of Wushu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strategy and develop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update Wushu concept. We nee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Also,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reposi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optimiz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n traditional Wushu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raditional Wushu;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1 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传统武术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消失

传统武术的产生、发展深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农耕经济形式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基础,因此,生长环境的变异是当前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社会变迁,最为显著的表现便是人文环境的遗失与重整,而武术成长所需要的恰恰是已经遗失的环境氛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外来价值观念的强烈冲击,民工潮的高涨改变了乡村原有的人口结构,传统武术赖以生发的文化生态环境被颠覆。伴随着老一辈武术家人的逝去、新一代传统武术后继乏人而出现人亡艺绝等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的武术界“挖掘、整理”活动中已经触目惊心,当下的情形是,传统武术一直遭受到国内竞技武术一花独秀和外来武技的双重挤压,始终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更加说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亟待重视。

1.2 现代人认知意识的变化

传统武术发展自近代以降就是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迎接来自西方体育的挑战,进学校、实行竞技化、著书立说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武术得以继续发挥其在国民体质、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特殊功用。然而,历史的发展必将淘洗掉一部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传统武术也不例外,不在少数的传统拳种的发展呈现出弱化、衰微、消失的态势,一些传统拳种的习练群体有老龄化、后继乏人等传承危机。即便是发展较好的传统拳种,其传承主体对传统武术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深受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现在有目共睹的是,所谓的武术“现代化”几乎就要将真正的武术完全葬送。“套路化”“高难美新”“拳击加腿”“花拳绣腿”等批评不绝于耳,由认知偏差最终导致的大众认知偏差,武术在世界人的心中彻底模糊了。传统武术需要与时俱进,但决不意味着走时尚、赶时髦,仅仅去迎合娱乐化的需要。人们可以从娱乐中、审美中感受武术的真谛,但不能为了娱乐去阉割武术、异化武术[1]。

1.3 武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日趋边缘化

相比较与近代武术馆社林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传统武术在新中国的发展理路可谓一波三折。尽管武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已启动,然而,学校的武术教育改革却收效甚微。在“唯技击论”的批判声中,武术走向了“唯套路论”的另一个极端,武术与文化的分离,体操化的趋势越演越烈,而其许多特性和价值更是无从展现。武术技击本质的有意淡化,极大降低了武术的魅力,中小学武术没能成为武术的根基而成了竞技武术的选拔基地,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和高难度的动作更是抹杀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多年如一、繁杂难学的套路教学内容使多数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望洋兴叹而无能为力。在每况愈下的形势下,现在的学生甚至普遍缺乏对于武术项目的了解和认识,武术并没有走进大多数中小学的课堂。国家武术研究院曾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国中小学武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超过70%的学校竟然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2]。即便是这样的惨淡现实,传统武术在武术课中的比例也可以忽略不计。

2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理念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产,并启迪其自由天性”[3]。这种认识可以说同样适合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学独有的学科视角决定它会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对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探究提供更为理想的人文社会背景、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更为丰富的学理内涵。教育学把传统武术未来如何放在教育大背景下进行动态研究,因此,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引入教育人类学视角,可以更好地为传统武术创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基于教育人类学视角,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应体现以下几种理念:

2.1 彰显武术教育的人文性

人是一切宇宙符号的创造者,也是一切符号的接收者,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无不是在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下进行,刘魁立先生指出:“从根本意义上说,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4]”从人的角度来讲,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人所扮演的角色,会随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随之发生变化,会随着社会需求和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每个人会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改变他们对待事物的价值追求和世界观,在人一生发展历程中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判断所面临的万物动态,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合适的以及令人满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的与发展是以人为核心,是人与文化的传承,脱离人与文化传承的武术发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可能脱离人与文化,而人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传播知识与技能、传递人文价值观念的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促进人的社会化。

2.2 强化文化战略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坚实后盾,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丧失自信,那么这个民族就会从本意上丧失自我,乃至从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消失。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体育运动的一种独特形式,可以让每一位习练者都从中体会和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尊重人伦、主张和平、匡扶正义、尊师重道之精神。可以说,武术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它处处体现东方人的哲学、宗教和审美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结合的典范。

时至今日,外来的跆拳道和空手道、剑道等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特别是跆拳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靡中国各大城市,成为一种青少年竞相追求的“时尚”运动,令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汗颜不已。“中国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跆拳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北京的一家跆拳道馆打出了“练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的招牌[5]。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是否会走向不归路,令人担忧。长此下去,我们丢弃的不仅是我们的“国粹”,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2.3 重视武术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地是农民之根,五千年的文明是传统武术之根。武术的生态环境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制度、政治背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武术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6],“北人善马、南人善舟”的现象,说明了地域性文化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影响的重要性。随着传统武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武术传承与延续的路向必然受到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能过于脱离其生存之地,否则会变成徒有虚名的“空中楼阁”,如果我们不能保留传统武术赖以传承的生态机制,武术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积极联合相关力量,开发武术资源,为传统武术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传统武术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是当下背景对传统武术进行主动、积极保护的有效方法,这种保护主要体现在传统武术生存方式与空间的文化实践活动之中。传统武术流派繁多、拳种各异,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汲取成功经验,走出一条或立足乡间、或融入学校、或走向市场的特色之路。

3 教育人类学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完善教育体系,使传统武术教育大众化

教育,是一切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最佳的理想途径,任何文化想要更好地发扬光大,都脱离不了教育系统。一直以来,包括传统武术发展在内的教育研究,其目的都是试图通过教育系统使大众认同“精英文化”,使“精英文化”附体到大众,从而在社会中形成大众文化氛围,实现“精英文化”渗透到大众文化之中,从而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想使中国传统武术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在国内就应贯穿一条清晰的传统武术文化大众教育的主线,其主要途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生活指导、政府直接干预等,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各个领域。但同时,也应表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教育逐步加深,使之相匹配的基础性教育渗透到各个阶段当中,实现“无形教育”。需要指明的是,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开展传统武术教育,需要政府做出强制性安排,不能让学生选择,因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竞争没有识别力。美国1994年颁布的《社会研究课程标准》提出10个主题轴,以文化,时间、连续和变迁,人、地方和环境,个人发展和认同,个人、团体和制度,权利、权威和管理,生产、分配和消费,科学、技术和社会,全球联系,公民的理想和实践10个主题轴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它们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概念,而是10个交汇整合的主题,由浅入深,在不同年级重复出现并高度整合[7]。

为使传统武术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我们应当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传统武术项目,让传统武术的精华实实在在走进校园,充分利用体育课、选修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时间大力开展传统武术运动,提高学生广泛的参与意识;另外,在学校运动会中逐渐增加传统武术运动项目,扩大传统武术在新时期人们潜意识中的影响,实现渗透化教育。

为使传统武术教育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应加强对现实情况的把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对老一辈武术家思想上进行“和平演变”。传统武术特有的风格、特点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生存发展方式之下孕育而生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的今天,只有使老一辈武术家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而使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方式转变成现代化教育方式的大众教育,才能使传统武术的价值发挥得更好。

3.2 提倡“以人为本”的传统武术人才教育观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人是一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一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现代型、知识型的传统武术人才很是匮乏,为使传统武术更好地发展,培养传统武术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需要的是一大批集传统武术技艺与传统文化于一身的人才。因此,应把传统武术纳入完整正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国家要不断地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规范、提纯、推广传统武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发挥其在现代化大环境下应有的作用,为传统武术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素材;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传统武术拳师、武术工作者的扶持、指导、教育等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增进信息交流,积极引导传统武术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借助现代化教育,才能培育出传统武术所需的文武兼备的人才,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3.3 重新定位传统武术的教学认知目标

一提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很自然地想到继承丰厚的中国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使没有接触过武术的人们觉得高不可攀。刚接触传统武术时,人们往往会怀着敬畏的心理,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发现与想象的差之甚远,甚至截然相反,反而使学习者远离了传统武术。为此,要重新定位传统武术教学认知目标,要认识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不是初学者的主要任务,将传统武术的教学作为一项健心健体的传统武术项目,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传统武术的健身效果上,旨在为创造传统武术健身热,营造传统武术健身场所,其次才是文化层面的传承。在培养人才目标方面,把传统武术教学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知识的大众普及,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武术知识,基本会欣赏传统武术。至于那些对传统武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在今后工作学习中继续求师访友,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只有认清传统武术传承的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步步为营,为传统武术的兴盛做出铺垫。

3.4 规范教育主体,突出传统武术地域性特点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拳派众多,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武术的拳种流派就如同中国的茶叶、花卉、菜肴的品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都有一个“品位”问题[8]。要想做到传统武术全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并非易事,在推广武术教育时必须注意规范传统武术教育的主体,其实武术文化教育的主体也就是人的教育,其次是技能的掌握。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的地域差异和风格多样化的特点。

在实施武术教育全面推广的今日,并非只能把国家统一制定的武术教材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唯一蓝本,而应根据中国地域性武术文化风格特点,进行地域性武术教材编制。在教材内容编制上以地方性武术知名拳种代表性拳式为素材,在把一些知名拳师对某些拳式的独到见解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并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国家要制订出统一的指导性教材或者教材标准,各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本地的特色编制出本地的教材,如广东、福建可以编写南拳,山东半岛地区可以编写螳螂拳,河南登封地区以少林拳为主,西北以翻子、劈挂为主等等[9]。采用武术教学教材双轨制,无论从国家层面上武术统一教学,还是地方性武术特色教学,都要做到统筹兼顾,使传统武术更好地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便利。

3.5 遵循教育规律,优化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根据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地域性、脆弱性、长期性的传承特征,在各级学校体育武术教学中,应发挥学校教育长期性、稳定性的优势,建立起与学校教育相吻合的传统武术教学体系。武术课程的设置要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能过于分散。据资料显示,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为了节约资源,规定一年级所选修的课程,二年级不能再选修,三、四年级不开设体育课,这对具有长期性特征的传统武术课程的开展十分不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的特点,传统武术教育不能忽视。在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应遵守“发展中华武术,弘扬民族精神”之理念,秉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武术

教师的主动性,采用导师制教学方式,并给予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武术协会社团组织的功能,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获得长期的学习机会,并以此推动产生“马太效应”。还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策略,就是学校根据自身教学需要,利用教师寒暑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拳术考察调研。这样不仅利于拳种的挖掘整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增强,而且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此外也可以定期将民间拳师请到学院进行技术交流与切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武术教学应突出地域性、规范性特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考核方法。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考试制度,紧紧围绕传统武术长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来优化传统武术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得以体现。

4 结语

传统武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武术文化不可或缺的环节。身处当下强势文化的汪洋,民众对传统武术的认同意识日趋衰微,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国人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对传统武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熏陶、社会舆论引导、学校教育教化等手段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武术的价值的自尊和自重意识。

[HJ2mm] 参考文献:

[1]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63-65.

[2]《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89.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4.

[4]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1):3-7.

[5]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6-77.

[6]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006(10):87-90.

[7]刘晓东.文化渗透:美国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2004(5):45-48.

[8]郭志禹.论观念转变与信息化促进武术现代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01.

[9]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2):76-78.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传承发展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