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2014-10-28文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学生评价新建本科院校

摘 要 学生本位是指教育者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教育教学的理念,从学生评价视角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实证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包含学生学习收获性、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教学语言魅力性、教师授课专注性、教学内容聚焦性、课堂纪律管理性六大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及检验表明,在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权重上,教学语言魅力性最重要,教学内容聚焦性、学生学习收获性、教师授课专注性、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次之,课堂纪律管理性居后。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因子分析;教学质量;学生本位;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7-0037-06

收稿日期:2014-04-21

作者简介:文华(1974-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讲师。

本文以重庆市某新建本科院校(以下简称为“该校”)为个案,聚焦“学生本位视角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力求小问题深挖掘,并致力于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界定的“学生本位视角”即“学生评价视角”,从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视角,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

一、研究方案及调查实施

(一)研究目标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由具有评价资格的多元评价主体,按照科学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1]。本研究的目标定位于从学生评价视角,研究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措施。学生评价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充分表达自身的体验,真正反映出学生个人的实际感受[2]。

(二)研究设计

1.被试选择

该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包括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本研究针对这两个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考虑到大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半年左右,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感受并不稳定与深刻,以及大四年级学生忙于毕业实习及就业问题不易进行问卷收集,因此本调查只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2.问卷设计

结合该校参与公共管理类专业授课教师的教学体会,多次收集学生对教学的书面信息反馈资料,以及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检索分析,从理论上初步确定公共管理类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维度及具体题项,初步编制完成《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形象三个分量表及基础数据共四个部分,分量表共59个题项,每个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点等级法记分(1代表“非常不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用以调查学生对各个题项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程度评价。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

(三)调查实施

发放问卷286份,实际回收286份,得到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6%。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159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116份。在样本数量上,根据结构方程理论,受试者样本数量最好在200份以上[3],但并非越多越好。

二、实证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整体克隆巴赫系数为0.885,量表的可靠性或稳定性高,KMO值为0.790,适合做因子分析。为防止提取因子过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负荷大于0.60的题项,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6个,包含19个题项。19个题项的整体克隆巴赫系数为0.819,量表的可靠性或稳定性高,6个因子内部克隆巴赫系数依次分别为0.840、0.724、0.654、0.734、0.686、0.644。在一般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克隆巴赫系数受到量表中的题项数、题项间的相关系数的平均数以及维数三个因素影响,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在一般的态度或心理知觉量表,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80以上,因子或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如果大于0.60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4]。由于本研究属于态度或心理知觉量表调查,因此信度系数总体上依然较好。6个因子解释的总方差比例累计为64.370%,能解释变量特征大部分的变异,可初步确定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核心影响因子。各因子的解释变异量及累积变异量见表1。

为进一步明确各因素的内部结构,采用正交旋转最大变异法提取因素,得出方差最大旋转矩阵,见表2。

从旋转后各因素结构及因素负荷值可以看出各个主因子具体包含的变量。主因子1包括4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希望课堂教学能达到的效果,故命名为“学生学习收获性”。主因子2包括4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情况,故命名为“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主因子3包括4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教学语言要求,故命名为“教学语言魅力性”。主因子4包括3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教师授课的专注度,故命名为“教师授课专注性”。主因子5包括2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聚焦情况,故命名为“教学内容聚焦性”。主因子6包括2个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反映的是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情况,故命名为“课堂纪律管理性”。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维度特征:学生学习收获性、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教学语言魅力性、教师授课专注性、教学内容聚焦性、课堂纪律管理性。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上述分析是否具有科学性及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如何,需进行模型建构与检验。输入275份调查样本数据,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维度进行模型建构与检验,采用AMOS20.0软件进行建模与运算,得出图1所示的结果。

模型适配度指标为:卡方检验值x2=242.388(p=0.136>0.05),DF=146,x2/DF=1.660<2,RMSEA=0.049<0.08,RMR=0.045<0.05,CFI=0.931>0.90,GFI=0.918>0.90,IFI=0.933>0.90,TLI=0.910>0.90,PCFI=0.715>0.50,可见模型的相关数据均达到标准值以上,模型的拟合度及简洁度理想。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学语言魅力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学语言魅力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83个单位,在6个影响因子中权重最高,并且远超越其他影响因子权重。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语言表述生活化”等4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为4.01。从该因子内部结构看,4个题项中,“身体语言感染力强”、“语言表述生活化”得分均在4.13以上,并且依次排在该因子得分前两位,但“语言表述节奏感强”为3.73,得分相对较低。这表明教学语言诸要素中,授课具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身体语言感染力强)以及能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讲解(语言表述生活化)非常重要。在该因子内部各因素对教学语言魅力影响程度上,“c7语言表达精练简洁”及“c4语言表述生活化”回归系数相对较高,显示出学生在教学语言魅力的评价上对教师的授课效率及理论“接地气”的需求相对较高,这表明学生需求的教学语言魅力并非纯粹的感官刺激,还有较强的理性诉求色彩。

上述结论的启示在于: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之间既有相关性,更存在边界划分问题,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应是相对独立各有侧重的领域,学术研究水平高不代表课堂教学水平高。高校教学领域流行的一种观点,即“学术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教学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非毫无灼见,能把一个复杂高深的学术理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魅力性教学语言举重若轻地讲解透彻,需要更高层次的驾驭能力,涉及到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之间复杂转化问题,但这一转化问题既是学术界现有研究所忽视的领域,更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所普遍欠缺的能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教学内容聚焦性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聚焦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65个单位。教学内容聚焦性是指课堂教学中,每次授课应突出核心内容,便于学生形成焦点意识并重点把握。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内容明确重难点”、“内容明确实用性”2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为4.33,在5级量表中得分很高。从该因子内部结构看,2个题项得分均在4.32以上,表明学生非常看重教学内容的聚焦性。在“内容明确重难点”上,学生希望每次课有明确而聚焦性的内容,而不是课堂教学结束后感觉什么都没留下。在“内容明确实用性”上,学生希望学习理论知识以后要有用,但有用不是仅针对实践操作能力而言,而是各类特定的实用性,如考研、公招、就业、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实用性,教师应明确该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在某些方面的实用性,然后学生结合自身利益诉求有意识重点把握。另外,该因子内部两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均达0.70以上,对教学内容聚焦性有很大影响,显示出学生在教学内容聚焦性的评价上很看重这两个因素。总之,教学内容聚焦性利于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指明方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收获。

(三)学生学习收获性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生学习收获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6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性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个体发展情况。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等4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高达4.42,在5级量表中得分最高。这表明学生非常看重学有所获,并且结合该因子内部结构可知,学生需求的是健全人格、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理论视野全面性的收获,并且这4个题项的得分均在4.30以上。在该因子内部各因素对学生学习收获影响上,回归系数均很高,尤其是“b17助于训练思维能力”的回归系数高达0.83,显示出学生在评价学习收获性上最看重思维能力训练,这符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既重应用也重思辨的学科特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研究结论与目前国内普遍盛行的新建本科院校应重视应用型(操作性)人才培养,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并不完全吻合,学生并不认为他们应仅着重于操作能力训练。调查表明,许多学生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应体现出思想性与学术性,不能纯粹局限于操作能力训练。更有学生坦言,新建本科院校也是本科层次而非高职高专。其原因可能在于这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传统性质所决定的,并且这一性质的差异已深入不同类型院校学生的潜意识之中,在其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显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转变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方式,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又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教育管理者及教学工作者对此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不能简单化地对本科院校进行所谓研究型与应用型等类别划分。

(四)教师授课专注性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授课专注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57个单位。教师授课专注性是指教师授课的精力集中及敬业精神程度。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教师无东张西望”等3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为4.17,在5级量表中得分很高。从该因子内部结构看,3个题项得分均在4.00以上,尤其是“教师无东张西望”得分高达4.35,表明学生非常看重教师注意力的集中度。在该因子内部各因素对教师授课专注性影响上,回归系数均很高,尤其是“d3教师无脏话粗话”回归系数达0.75,显示出学生在评价教师授课的专注性上尤其看重教师为人师表的个人形象。因此,教师授课专注度具有广泛的意义:既代表了教师的敬业精神,也体现了对学生及教学活动的基本尊重,还展示出了教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形象,授课教师应高度重视。

(五)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也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54个单位。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主要体现为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形象。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教师美誉度高”等4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为3.57,在5级量表中得分一般。从该因子内部结构看,4个题项得分均在3.32以上,相差不大。在该因子内部各因素对教师专业形象完美性影响上,“d7教师学历职称高”及“d8教师美誉度高”回归系数均在0.75及以上,表明在教师专业形象评价上,学生尤其看重教师“学历职称”及“美誉度”两方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美誉度,是指公共管理类专业历届学生对某个教师的一贯的稳定性评价。从该校本科生导师制选择情况也可印证此结论,学生在每年的导师选择中首先考虑的是高年级学生对教师的“口碑”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才是根据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进行选择。

(六)课堂纪律管理性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课堂纪律管理性每提升1个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提升0.31个单位。在6种影响因子中,课堂纪律管理性的权重最小。课堂纪律管理性是指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根据表2,这一因素涉及“经常课堂点名”,“教师多走动授课”2个题项。频数分析显示,275份有效问卷平均分值为2.80,在5级量表中得分较低。从该因子内部结构看,2个题项得分均在3.00以下,表明学生普遍并不看重教师强化课堂纪律管理,只要课堂纪律情况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不应过多管理课堂纪律。在该因子内部各因素对课堂纪律管理性影响上,“c17教师多走动授课”对“课堂纪律管理性”的回归系数高达0.93,远远超越“c16教师经常点名”0.51的回归系数,表明在课堂纪律管理评价上,学生最看重教师多走动授课,教师经常点名相对而言并不受学生欢迎。其原因在于,学生认为经常点名浪费时间,而且大学本身就应该具有基本的自由精神,应遵循学生意愿而不应强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不进行课堂纪律管理,而是不应在课堂纪律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应分清职责的主次。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重视教学语言的魅力

要提升教学语言的魅力,教师必须做到“纵通”与“横通”。所谓纵通,是指教师在理论上的纵通,要对该专业的学科发展有整体性的把握,要将课程教学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而不是孤立的进行课程教学。所谓横通,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横通。除了对本专业理论有较系统的把握外,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应有基本涉猎,如哲学、法学、经济学等,对相关或其他领域的逸闻趣事、时政新闻等都应广泛了解。只有博闻强识、视野开阔,才可能做到教学中的旁征博引和收放自如。二是实践上的横通。教师只有具备较丰富的生活阅历或实践经验才能有深刻的专业感悟,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地通达透彻讲解理论,从而展示出教学语言的魅力性。在以纵通与横通的关系上,应纵通为主,横通为辅,只有具备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通达,对社会现实生活有较充分的思想积淀,才会有教学语言的动人魅力。

(二)高度重视教学内容设计的聚焦

如何做到教学内容设计的聚焦,这首先需要前述分析的教师专业底蕴,只有在“纵通”与“横通”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的结合教材选择出每次课的焦点性教学内容给予重点讲解。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能力属于课程能力的一个范畴,只有科学把握课程知识的内涵与来源,才可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5]。但这是慢变量,需要长期积累。从短期见效的快变量角度,教师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教学内容设计的聚焦性。一是与同行多交流,了解其他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情况及缘由。二是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诉求。总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在教师主导安排与学生主体诉求之间取得平衡,单纯满足某一方面的意愿都是不完善的。

(三)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收获

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底蕴。从短期见效的快变量角度,教师也可相应采取一些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收获性。一是多进行案例教学。案例的优势是直观生动,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课堂教学案例选择应以微型案例为主,书面案例字数一般在1000字以内为宜,视频案例一般在15分钟以内为宜,问题设计应具体明确。这样便于学生对案例的整体把握,也给学生留足讨论发言的时间,以达到小题大做的功效。二是多进行互动教学。根据课程性质适度采取课堂辩论、课堂演讲、情景模拟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从现代悟性认识论视角看,教学应该是基于课堂的特定时空场域中,师生间以客观知识为内容的“知识性”交往活动与以生成师生合理性意义为目的的“意义性”交往活动的有机统一,而师生间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方式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实现路径。

(四)重视授课中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就是教育良知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教师授课的敬业度,需做好两点:一是需要教师自律。教师应将公域与私域分开,不能将私人领域事务及情绪带入课堂教学。二是管理导向。影响教师敬业度的因素主要有发展机会、福利待遇、工作认可等方面[6],学校管理应从激励因素与保障因素两方面着手致力于培养教师敬业度,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对教师而言,首先,应珍视个人专业形象。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规律,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在对教师授课质量的各类评价中,学生的长期评价结论无疑是最客观的。其次,应努力提升学历职称层次,但最好应在相近或相关领域发展而不能相差太远,应致力于通达某个领域。最后,应增强实践能力,致力于理论“接地气”,如参与“双师型”训练项目,多进行横向应用性项目研究等。

(六)重视课堂纪律管理的艺术性

课堂纪律管理重点在管理的艺术性,主要包括教学提醒艺术与集中学生注意力艺术等方面,是对学生的一种善意告诫和诱导[7]。相比其他方式进行课堂纪律管理而言,教师应通过多在教室走动授课达到课堂纪律管理的目的,在走动过程中发现违纪学生应巧妙提醒,以保护学生尊严为前提引导学生认真听课,单纯的课堂点名方式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另外,走动授课的方式,也能改变授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减少与学生互动的弊端,能提升学生课堂融入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重庆文理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改项目《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120301,主持人:文华)

参考文献:

[1]张越川,张国琪.分形理论的科学和哲学底蕴[J].社会科学研究,2005(5):81-86.

[2]杨金观,聂建峰.如何正确理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15-20.

[3]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77-83.

[4]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9.

[5]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24-29.

[6]刘英华.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敬业度的提升[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5-27.

[7]王升,赵双玉.关于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形成内容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7):91-98.

An Empirical Stud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centered

WEN Hua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Yongchuan 402160,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refers to students wh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systematic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majors showed that important factor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cludes student learning gains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the charm of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sex, the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six major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construct and test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weight on student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eaching the language charm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 learning gains of teachers teaching focus on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followed by after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abode.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ctor analysis;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 centered; student assessment

[4]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9.

[5]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24-29.

[6]刘英华.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敬业度的提升[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5-27.

[7]王升,赵双玉.关于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形成内容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7):91-98.

An Empirical Stud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centered

WEN Hua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Yongchuan 402160,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refers to students wh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systematic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majors showed that important factor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cludes student learning gains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the charm of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sex, the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six major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construct and test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weight on student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eaching the language charm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 learning gains of teachers teaching focus on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followed by after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abode.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ctor analysis;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 centered; student assessment

[4]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9.

[5]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24-29.

[6]刘英华.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敬业度的提升[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5-27.

[7]王升,赵双玉.关于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形成内容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7):91-98.

An Empirical Stud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centered

WEN Hua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Yongchuan 402160,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refers to students wh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systematic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majors showed that important factor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cludes student learning gains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the charm of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sex, the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six major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construct and test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weight on student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eaching the language charm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cus of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 learning gains of teachers teaching focus on sex, teacher professional image of perfection, followed by after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abode.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ctor analysis;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 centered; student assessment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学生评价新建本科院校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以学生为本,让个性化阅读梦想成真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