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薪火耀宜州
2014-10-27韦安宁韦力华左丹
韦安宁++韦力华++左丹
引言:“浙大岭”,守望着宜州人与浙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刘三姐乡坝头村,有一座山岭,当地的人们管它叫做“浙大岭”。
那是75年前,在抗日战争烽烟蔓延南烧之时,国立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至宜山(现宜州)继续办学。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开放包容的宜州人把原工读学校、文庙、湖广会馆、标营等最好的建筑和地方腾让给浙大,还把宜山坝头村岭边的一片耕地也腾让给浙大办学,并帮忙搭建校舍、礼堂、教室、操场……于是,人们就把坝头浙大校舍边的那座岭称为“浙大岭”。
“浙大岭”一叫就是75年……
那是宜州人一个永恒的记忆、那是宜州一份特殊的荣耀!
那是浙大人一段怀念的岁月、那是浙大一种非凡的壮举!
2013年12月冬至的前一周,南国多雨,壮乡多情,芳草萋萋的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旧址,每一粒石子都轻轻摩挲,怕惊醒了人们灵魂深处那一寓熟睡的婴儿;每一寸泥沙都用力紧握,怕久别重逢的老友一纵即逝。捧一把滚烫的泥土在胸口,有一种思绪在血脉里滚涌,有一种情愫在灵魂里闪现……
千年古郡,三姐故里,唱起一首首壮族热辣纯朴的山歌,远山近水嘹亮而清脆的回声由远及近,穿越两千多年悠悠历史长河和75年红色正能量的峥嵘岁月,在龙江之洲,在下枧之畔,在群山之巅,在坝头之岭,在文庙之苑,在标营之空,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那是苍穹的万钧雷霆轰然滚过67万壮乡儿女的心中、滚过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心中,凝结成一个永远的主题:“求是”精神——我们共同的传承!
2100年的历史长河啊如歌如诗,溯流而上,沿河而走,情绪如水……
从汉武定周(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编钟的左音右韵、以西晋龙刚(西晋,置龙刚县。东晋,沿置龙刚县)丝竹横吹的前韵后律、以贞观龙水〔唐朝贞观四年(630年)置龙水县〕琵琶的玉盘之珠、以宋代宜山(宋徽宗宣和元年龙水县改宜山县)风雨雷电的铜鼓铿锵、以元明清宜山彩调渔鼓的腔调音韵,以抗战宜山《求是》校训惊天动地的聩响和以《大不自多》校歌荡气回肠的咏唱,唱响千年古郡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刘三姐故里壮丽山河醉美的风光,唱响历史与当今的宜州人和浙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那美丽诗章!
二千年的璀璨记忆令我们无比骄傲,我们多想,跟徐霞客再探一遍神奇的宜州山水,聆听黄庭坚再吟一首铁城凝重的诗句,仰望石达开登峻岭书一个惊天的石刻,与冯京一道再著一篇锦秀的文章,重走竺可桢那条文军长征之路,在“浙大岭”、在文庙、在湖广会馆、在标营——在浙大西迁宜州办学的土地上,唱响我们英雄宜州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我们伟大宜州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75年的缤纷记忆令我们无比自豪,我们多想,以竺可桢手中的那条教鞭,以浙大师生窗前的那盏油灯,以他们肩上挑着教学仪器的扁担,以他们手上捧着生命一样的书卷,以宜州人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保护了战火中无一伤亡的一千多名浙大师生的奇迹,唱响我们热情宜州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我们光荣宜州的灵魂与精神。
“浙大岭”上风光好,观龙江猛、赏下枧柔、望群山雄、数峻岭莽,醉美山河浩浩荡荡从岁月走过,走过历史的华章——走出宜州人民最风光最风华的步伐,走出一个壮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走来宜州人与浙大人旷世神奇的“求是”精神。
“浙大岭”,在风雨中守望,在春阳里守望,全神贯注着这片多情热土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
宜州人伟大的家乡,浙大人伟大的“精神家园”亲切的第二故乡,二千年的蕴涵与积淀,75年的传承与发展,一个南国的神话,一个壮乡的传奇,今天,新时代的刘三姐们唱着山歌张开手臂,再聚集当今华夏最多最广的人气与景气,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广博,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们热切地表达着创新与发展的心声,我们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浙大西迁宜州办学,
永远的“求是”文化
1938年10月,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的烟火中举校西迁宜山(现宜州)办学,并在此激发了灵感,创立了 “求是”校训和“大不自多”校歌,传承弘扬至今,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独特的文化品牌,也给宜州留下了一段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013年12月15日,热情好客的宜州人与情深义浓的浙大人欢聚一堂,满怀深情地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75周年,共同缅怀“文军长征”艰难而光荣的历史,传承弘扬浙大求是精神,共叙市校深厚情谊,商谋友好合作发展。
南国初冬忒多情,从12月3日校友们报到的那天起,宜州的上空就是连连的暴雨如注,那是75年前浙大人与宜州人初相逢时的热泪吗?那是75年前宜州人与浙大人并肩穿过战火时的汗与血吗?那是75年前来宜州人与浙大人日日相连的心灵上空拧出的液体啊——昔日的战火阻不断西迁办学的脚步,岁月的冷雨也浇不灭人们心中燃烧的热情。一位96岁来自湖北的老校友伸出她那颤抖的手接着一缕缕雨,她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因为日寇的飞机常常来轰炸,每当警报一响,师生们就有序地撤离教室躲进山洞继续上课,夜晚,燃起煤油灯不停苦读……老人家动情地说,当年,他们就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是宜州收留了他们,是竺可桢校长让他们的灵魂在硝烟战火里淬火之后,他们的骨骼里才增加了更多的钙质。当他们一踏上宜州这片土地时,竺可桢校长说:“孩子们,咱们到家了……”竺校长那坚毅的目光让师生们坚定了一种不屈的信念。
宜州是浙江大学西迁途中的重要一站、是浙大“求是”精神的诞生地、是浙江大学的精神家园。
“浙大岭”——宜州坝头村校舍,宜州人永恒的记忆与特殊的荣耀……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以过人的胆识带领千名师生员工于1937年冬举校西迁,完成中国文军的“长征”:1938年10月抵达广西宜州办学1年4个月。1940年1月迁往贵州湄潭。
穿越险山恶水、穿过枪林弹雨而的浙大师生,在宜州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家”,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的乡土,每一个宜州人都是他们的亲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开放包容的宜州敞开怀抱欢迎浙大的到来,当时的县政府大力支持,把原工读学校、文庙、湖广会馆、标营等最好的建筑和地方拨给浙大,并组织群众帮忙搭建校舍。浙大的教师们则分散安排居住在城内条件较好的民众家中。马一浮、丰子恺、苏步青、谈家祯、王淦昌、贝时璋等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从那时起,就在宜州留下了他们言传身教的身影和辛勤耕耘的足迹。
在宜州办学的1年4个月里,浙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科得到拓展。学生由600多名增加到1000多名;原来的3个学院发展到5个学院,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在坚持办学的同时,竺可桢校长积极倡导“知行合一”理念,鼓励浙大师生开门办学、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用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带领师生开展资源调查研究,撰写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输送科学信息;举办了桑蚕养殖示范班,包括养蚕缫丝技术展览,介绍桑蚕种养常识,进行田间地头操作示范和现场展示缫丝表演,为75年的今天,宜州成功跻身“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留下了深远影响;还组织师生协助农民秋收,举行抗日宣传和义卖、支前劳军等活动;还举办实验学校和夜校,与广西教育厅达成协议,开办广西中学教师辅导班,并给宜州的政务管理和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基础教育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浙大的到来,让古城宜山为之一振,耳目一新,同时也招致日本侵略者的有增无减的狂轰乱炸。仅1939年2月5日1天,宁静的宜山城被尖啸而来的日本敌机划破,遭受了日本18架敌机3次轮番轰炸,两次机枪扫射,投下118枚炸弹,使建在标营的浙大18间宿舍、3座14间教室、1座礼堂、导师办公室、阅览室、体育室、厨房以及唯一的一架钢琴等被炸毁,宜山50多名民众伤亡。之后,日军对宜山城又进行多次狂轰滥炸。据统计,1939年2月至10月的9个月里,日军共出动轰炸宜山城的飞机50多架,投弹18次284枚,炸死87人、炸伤104人、炸毁房屋154间、军用仓库1处……所幸的是:在宜山特有的地理优势、竺可桢校长的沉着应对和广大宜山军民的保护下,浙大师生没有一人伤亡。在日军多次轰炸宜山城区的日子里,宜山民众始终与浙大师生在一起,他们有粮同食,有水同饮,生死与共,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在西迁宜山这段最动荡、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在这片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的热土上,竺可桢校长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达到了当时国内高等教育思想的最高水平。浙大在宜州产生了“求是”校训和校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把全校师生、家属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把浙大人与宜州民众团结在一起,同舟共济、肝胆相照、众志成城,使浙江大学在困厄中崛起,完成浙江大学从地方性大学向全国性一流大学的转型和过度。
“求是”精神成为了浙江大学办学的强大动力,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浙大师生炮火不屈、弦歌不辍、追求真理、团结友爱的爱国激情和“求是”精神,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宜州人,成为了宜州人民的精神富矿,宜州为此被浙江大学誉为“精神家园”。
宜州人民十分珍视浙江大学西迁驻宜办学的这段历史,更珍惜彼此结下的深厚情谊,怀着感激和敬意之情,把浙大西迁到宜山办学当作宜州历史上特定的纪年纪事,宜州人喜欢把浙大迁到宜山那年叫浙大来那年,把浙大农学院在宜山坝头村建校舍的那座岭叫做“浙大岭”,将浙大西迁宜山办学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抢救性的收集和整理,将浙大办学旧址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宜州市博物馆浙大西迁展厅,配合浙大在宜州开展纪念“文军长征”65周年“重走西迁路”主题新闻采访活动,每年暑期接待数批浙大学生到宜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宜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多次组团到浙大拜访学习,讨教发展大计。同时,宜州还专门成立了市校合作工作机构,加强与浙大的往来与合作交流,充分挖掘浙大西迁文化,弘扬和传承“求是”精神,为这红色历史文化增加“红色正能量”的文化元素,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挖掘和宣传宜州红色革命传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正能量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宜州经济、文化、区位、旅游等资源优势。
战火情谊深,
宜州与浙大共同传承“求是”精神
浙大始终没有忘记第二故乡宜州,积极主动为宜州经济社会建设献计出力。特别是2005年浙大和宜州正式缔结“校市合作”友好协议以后,浙大在人才、科技、培训、项目等方面对宜州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
2007年,浙大联手湖州市与宜州签订了《浙江大学—湖州市合作共推宜州市蚕丝业发展协议书》,在宜州实施“128”行动计划;同年,浙大派出鲁兴萌、朱良均、石伟勇、朱祥瑞等四位专家教授,对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建设进行长期指导。
2008年,浙大为我市引进蚕沙处理企业,使我市实现了废弃蚕沙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2009年,浙大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了《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区规划》(2009-2015),同时,浙大主要领导亲自将《建设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议书》转给时任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引起了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年10月,宜州被确定为“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并获2600多万元的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经费。
2010年7月,为提升宜州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浙大将宜州列为基层村官培训试点县市,圆了宜州基层村官“远程教育网上读名校”的梦想。自2010年起,浙大每年给宜州提供5个自主招生面试名额,让宜州学子有了读名校的机会。同年,浙大提出了宜州加快推进“富民强市”、打造“中国丝绸新都、生物化工基地、文化旅游名城、山水宜居家园”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帮助修编了《宜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为宜州“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依据。
2011年,浙江大学、深圳浙江大学校友会和宜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在宜州竣工。2012年,浙大师生、校友带着浙大人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和良好祝愿来到这里,在浙大西迁纪念广场上,与宜州人民共同缅怀浙大西迁历史,表达市校双方将传承“求是”精神,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愿望和信心。
2013年,浙江大学与宜州市签订《宜州市—浙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宜州的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挂牌成立“浙江大学基层民主研究与实践基地”。市校联合举办浙江大学·广西宜州项目交流合作恳谈会,大力宣传推介宜州。同年,又共同举办浙江大学—宜州市蚕桑茧丝绸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为宜州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推荐浙大校友李摩西先生、朱巍先生分别为宜州市经济发展顾问和旅游发展顾问,为宜州经济、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同时,浙江大学校友怀着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满腔热情,大力支持宜州教育事业,在宜州设立了浙江大学校友宜州·求是奖学金,仅1个月时间,广西、苏州、深圳、江苏及法国等各地浙大校友会共同捐赠45万元奖学金,用于奖励宜州优秀教师和学生;浙江大学经典总裁同学联谊会为宜州市北牙瑶族乡万里小学捐助2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条条良策、一件件实事,饱含着浙大对宜州人民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动,催人奋进,有力地推动了宜州的发展。桑蚕茧丝绸产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桑园面积达32.3万亩,鲜茧产量5.36万吨;茧丝绸相关企业发展到20家,生产白厂丝3405吨,坯绸220万米,蚕丝被12万床,丝绸加工业总产值达15亿元,加工能力位居广西第一,农民养蚕收入达到23亿元,全市桑蚕茧丝绸及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到35亿元,全市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宜州已初步形成了桑→菇→肥、蚕沙→叶绿素→有机肥、茧→丝→绸3种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模式,正逐步实现由“桑蚕大市”向“桑蚕强市”的历史性转变。桑蚕茧丝绸、甘蔗综合利用、生物质化工、机械制造配套加工、矿产品加工和以酒业为主的食品加工、旅游等7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亿元,财政收入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宜州先后荣获“中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广西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县(市)”、“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等荣誉称号。
沿着浙大西迁宜州的“求是”足迹奋进
2013年12月15日上午,暴雨未住,但人们的热情不减,不论是打伞的老校友、还是披着雨衣的新校友,人们已经自觉地在宜州市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排好队伍,每一个宜州人与浙大人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75周年纪念活动竺可桢铜像落成仪式。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浙大原党委书记张浚生,浙大常务副校长吴朝晖,中共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河池市副市长黎丽,中共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竺可桢铜像捐建者、宜州市经济发展顾问李摩西校友等共同为竺可桢铜像揭幕。中共宜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主持竺可桢铜像落成仪式。
竺可桢铜像落成,为浙大西迁纪念广场竖立了一尊智慧伟岸的灵魂,为宜州创造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瞻仰着竺先生的铜像,遥想当年浙大师生在这里集会和上课的情景,眼前就会浮现出竺可桢先生坚韧的身影,耳旁就会响起竺可桢富有韧性与力量的声音。先贤在逆境中百折不回、追求真理、报国为民的精神,必将成为实现宜州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一定要学习竺可桢校长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新争先,让“求是”精神在宜州永远弘扬光大。
中共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在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75周年座淡会上表示:一是继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充分发挥宜州资源、区位、环境等方面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桑蚕茧丝绸、甘蔗综合利用、生物质化工、机械制造配套加工、矿产品加工和以酒业为主的食品加工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突出发展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产业,重点将放在延长产业链、提高高端产品加工生产方面,引进和扶持重点企业,打造一批品牌名牌,把宜州打造成为中国“丝绸新都”。二是创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目标。宜州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东与柳州相连,西与河池相接,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穿越过境,城区所在地理位置广阔平坦,拓展空间很大。近年来,宜州农村发展、工业发展和城镇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已为宜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6万人,流动人口在8万以上,城市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我们将抓住实施“柳来河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机遇,按照新编的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桂西北率先崛起。三是大力推动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生机活力。宜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山青水秀、林茂洞奇的自然生态加上悠久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宜州旅游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2013年7月,广西自治区政府把宜州确立为全区首批20个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之一。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我市已制定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的实施方案,宜州旅游将迎来突破发展的重大机遇。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三姐歌谣,是宜州独有的名片,也是宜州最有张力的文化品牌,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刘三姐文化品牌和浙大西迁文化品牌,将这两个品牌更好与当地文化、旅游、经济等产业地融合起来,让它们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要素。四是扎实抓好投资发展环境和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改善民生、改善投资环境、保障民生,一直是我们始终不懈坚持的执政目标。我们将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这是67万宜州人共同的声音!
这是3896平方公里土地山河的回响!
宜州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领导和浙江大学领导、师生、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宜州人真诚期望继续得到浙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真诚希望市校双方在多方面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真诚期待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勤劳善良的宜州人民,永远像当年那样,热情欢迎浙大领导、师生、校友到浙大的第二故乡——宜州指导、投资、置业、旅游,助推宜州向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大步迈进。
2013年,是宜州撤县建市20周年,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宜州必须提振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建设战略部署中,奋力建设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努力实现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几十年来,竺可桢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谦逊平和的性格性情、睿智博学的风范、朴实高尚的品格,博爱宽阔的大师胸怀,在宜州人心中树立起光辉不灭的形象。竺可桢先生当年播下的科学与文明的种子,早已在在宜州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求是精神弦歌不断,薪火相传,成为宜州人民的精神血脉。
一段历史,波澜壮阔,激励后人;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时光飞逝,抹不去历史深深印记;山遥水远,割不断真情相连。我们将让包含着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开物前明的创新精神、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和天下来同的和谐精神——这一浙大“求是”精神在宜州弘扬光大,在宜州迸发出新时代夺目光彩。
责任编辑/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