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2014-10-25李春树何梦雅谭永宏包本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时课外应用型

李春树 何梦雅 谭永宏 包本则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0 引 言

湖南科技学院地处“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永州。改革开放以来,永州人抓住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初步形成了在湖南占有一定位置,以食品、机械、建材、冶金为支柱产业的地方工业体系[1]。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现代工业文明引领地位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了本地本专业人才供求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导致地方性的人才需求牵引疲软,大量电子信息类人才无用武之地,在本地相关企业落地就业的毕业生是寥寥无几,孔雀纷纷南飞;另一方面是培养的人才对地方企业需求的针对性不强,又导致了企业无合适对口的人才可用,进而制约着地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振兴地方产业的重任,特别是当前永州又时逢沿海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资金、技术逐步内移的发展时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抓住机遇,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和检测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构建与改革创新,以求破解人才需求之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义不容辞,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2-4]。

1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目标定位不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毕业后能担任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与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事实上在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过程的实施中,却鲜于倾听生产一线企业的声音,一厢情愿地培养着“人才”。结果是既无地方性,也缺乏针对性;反映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含糊雷同,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度,规格上也缺乏区分。

1.2 课程体系同质化严重,无地方元素,仍没有完全脱离精英教育时期的人才培养框架

课程体系的构建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比较和论证,简单照抄照搬一些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相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与做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前后服务的连贯性,没有充分考虑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学生来源的个体差异。

1.3 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创新设计性实验仍相对偏低

现行的培养方案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大部分在48学时以下),数值上是大幅度提高了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从执行效果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普遍地提高。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加之创新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高,教师自身的工程经历、实践能力的培训不足,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缺乏等因素所致。由于理论课时的减少使得教师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较大压缩,影响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及连贯性。其结果是理论基础被弱化,实践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1.4 选修课程设置过于僵化陈旧,跟不上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节奏

选修课程本应反映本专业方向、体现学科交叉特色和技术前沿,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但实施后效果没有体现出来,主要在于选修课设置比较随意,因人设课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陈旧,随意性更是突出。

1.5 校企合作停留于形式,没有与企业(特别是本地电子企业)进行良性互动与对接

以前我们大多是带着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意愿来开展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围绕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科研合作、产业转化等方面来实现校企紧密结合。由于缺少企业的全面参与,工程教育被漠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造成毕业生既高不上去,也低不下来,“既入不了厅堂,也进不了厨房”。

2 改革措施

2.1 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和外出学习,促进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鉴于本专业的教师引进相比其它专业更难的现状,在充分运用学校对人才引进激励措施的基础上,鼓励以在职培养为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2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进一步了解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从2011年开始,我们对本专业毕业生相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珠潭和本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实地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进行了走访与跟踪。建立了信息反馈数据库,动态地跟踪用人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规格,突出为地方服务的宗旨。

2.3 以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为重点,努力构建有一定特色、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1)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对课程进行梳理与整合,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力争做到课程间无缝衔接,彻底消除因人设课现象。

(3)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整合相关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专业核心课程尽可能安排实验和实习内容,并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力争将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4 从地方电子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经调查,当前本地电子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开发上主要依托设置在沿海一带的母公司,本地技术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全面参与本专业的改革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下一步我们准备聘请北京凌阳爱普、北京(深圳)千锋、深圳华旗软件、湖南科瑞特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用人单位代表,以来校讲学的形式参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培养过程的实施、培养质量的评价等。

3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思路

3.1 指导思想及目标定位

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工程化培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设置为关键,教育教学为重点,质量检测评价为保障,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为行业、为地方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5,6]。

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上。为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拟实施“四个一”工程的改革思路,概括起来即实现一个转变,构建一个体系,完善一个模式,打造一个平台。

3.2 课程教学由以往自上而下的“理论导向”朝自下而上的“工程导向”转变[7]

在课程教学中,以贴近市场行业,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为目标。针对课程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选择具有工程背景的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如模电可选取“功放”,数电可选择“数字钟”,单片机可选择“万年历”,EDA可选择“MP3播放器”等。在项目教学中,对于项目的遴选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项目的工程性,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知能力。

(2)项目尽量与本地企业产品相融合。如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可选择“太阳能、风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触摸屏的开发”等就地取材容易,能够获得企业技术支撑的项目。

(3)项目覆盖本课程知识面广。尽量做到课程的前后知识点通过项目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工程链,有效地解决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3.3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技术人才既需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广博的多样化知识结构;既需要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更需要适应力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需要鉴别性较强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8]。课程设置为突出地方性,体现应用性,并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具有专门性、行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我们拟采取如下措施:

(1)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将“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程,通信方向的“信息理论与编码”增设进来。

合并:将“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合并进“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中;“电子仪器与测量”相关内容分别穿插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实验中。

取消:如取消了像“复变函数”这类对后续课程服务面窄的课程,相关理论放在相关课程中讲解。

图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2)优化课程学时学分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验课时相应增加基础上也增加了部分理论课时。如“电路分析”由56学时修订为64学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由48学时修订为64学时;“软件设计基础”由32学时增至48学时;“电子技术综合设计”由32学时增至40学时,等等。调整优化后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其学分、学时比例分别见图2、图3。

图2.课程结构学分比例图

图3.课程结构学时比例图

(3)优化选修课程

删掉“专业外语”、“家用电器”、“网络编程”、“光纤通信”、“天线与电波传播”、“移动通信”等,新增“Linux管理基础”、“ARM体系结构与编程”、“C++/QT应用程序与UI开发”等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实用课程。

(4)优化实践教学

增加“FPGA课程设计”为1周,“生产实习”为10周。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体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继续“厚基础”,如“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课时增加;二是重技能,如“FPGA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等课程变化;三是强实践,实践教学学时数达到总课时的44.6%。

3.4 完善“一个核心,两级开放,三个阶段,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新的形势下,我们对原实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重新进行了审视与改革:即以“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一个核心),实行课程实验室的“普及开放”和创新实验室的“高级开放”(两级开放),对课程实验内容实施“初探、理解、应用”三个阶段的优化整合(三个阶段),实验课程结构按“基础认知、专业技能、专业综合、研究创新”四个层次逐层推进(四个层次)。修改后目的性更强,方向更明确,课内、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联系也更加紧密,如图4所示。

3.5 打造“课外创新实验室”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12个“课外创新实验室”。时至今日,“课外创新实验室”已经走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举实现了我校五个“零的突破”;在最近的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赛区二等奖1项;湖南省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如指导力量薄弱、激励机制不健全、“课外创新实验室”“点”多、学生覆盖“面”不广等。为使“课外创新实验室”这个的重要平台的功能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我们拟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推进:

(1)以系主任牵头成立“课外创新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外创新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的具体督促与落实。

(2)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并继续完善考核奖励措施,以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目标与工作任务,以弥补大众化“无差别”教学带来的缺陷。

(4)“课外创新实验室”实行“五优先”原则。即工作环境的改善优先,先进仪器设备的配置优先;申报课题优先,评优评奖优先,推荐就业优先。

(5)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研。

(6)外聘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以发挥优势互补,加强指导效果的作用。

图4.实践教学模式结构

4 结束语

作为一所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虽然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总结和升华。

[1]王子懿.打造永州工业腾飞的“航空母舰”[N].永州日报,2012-1-18(005).

[2]方红,雷霖,李红连,等.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308-310.

[3]廖阳,闫荣玲,刘小文,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04):50-52.

[4]古天龙,景新幸,郭庆魏,等.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107-110.

[5]杨兴林.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着力实现四个转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1):1-5.

[6]王荣德.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6):102-106.

[7]罗珩,余亚东,朱敏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10):68-70.

[8]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7):94-98.

猜你喜欢

学时课外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小满课外班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