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
2014-10-25刘伟春
林 宏,倪 军,刘伟春
(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7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疑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展缓慢,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研究证实,该病急性发病期后肺部功能会继续恶化,导致各类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是此病较为多见的一类并发症,该并发症进展快,起病急,容易引发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此类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报道显示,传统粗导管引流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其引发的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治疗后的康复[3]。而持续负压联合小导管引流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本文对其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符合肺病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48例,女性14例,年龄56~72岁,平均 (63.6±4.8)岁。62例患者均经过胸部CT扫描和X射线检查确诊为自发性气胸,同时排除闭合性气胸的可能;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同时排除原发性气胸、肺结核等其他疾病。采取随机性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详细检查后,均给与基础性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吸氧及抗感染等治疗,待患者病情有所稳定后采取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取半卧位,将对应位置的皮肤切开,长度约1.5~2.0cm,钝性分离肋间组织,将硅胶胸腔引流管插入后,用缝合线固定引流管,听诊患者肺部呼吸情况,所接水封瓶确定无气泡溢出,胸片检查无误后方可拔管;观察组:取半卧位,胸部定位点,根据X线胸片肺压缩情况选择锁骨中线2~3肋间进行穿刺,穿刺处皮肤用左手固定,右手则持套管针进针,回抽发现气体后,置入导丝,拔出套管针,沿着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6~8cm)置入,退出导丝,连接三通头、橡胶管和水封瓶。此时水封瓶引流管内水柱出现波动或有气泡逸出,然后打开负压吸引器,调整吸引压力,保持气体缓慢持续逸出。吸引力控制在1.96kPa以下,负压一般为0.5~1.5kPa,操作结束用敷贴覆盖固定静脉导管。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疗效判断:治愈:经过治疗后气体吸收完全,肺复张完全;无效:肺复张不全,水封瓶气泡不断溢出,无法拔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为90.63%,对照组为96.67%,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The clinical effect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The clinical effect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肺复张时间(d) 住院时间(d)治愈率(×10-2 30 4.4±1.6 5.6±2.8 96.67观察组)32 4.2±2.3 4.8±2.6 90.63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5±0.3)d,对照组为(6.8±2.2)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伤口疼痛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10-2)]Table 2 The complications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中较为多见的并发症,老年患者是该并发症的多发人群[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病因,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解决起来较为困难的一类疾病,此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容易导致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6]。老龄患者的肺部功能下降,同时柏油其他不良疾病,一旦出现气胸,临床症状就会显著加重,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因此将其定位为临床疑难类病症[7]。
目前胸腔闭式引流仍然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重要手段,传统粗导管引流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但此种引流方式的缺点也较为明显[8]。粗引流管的直径较粗,所需的切口较大,操作起来较为复杂,置管的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导致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引流管直径较粗会使患者的异物感加重,深呼吸或咳嗽时容易触及导管,制约了正常的呼吸,限制术后活动,对肺复张造成影响;此种手术切口较大,手术瘢痕较为明显,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9]。本研究将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同粗导管引流治疗COPD合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由临床效果分析得出,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引流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此种引流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少于粗导管引流。本次结果显示,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引流的治愈率为90.63%,同粗导管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此种引流方式的有效性。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了统计,观察组的上述两项疗效指标要略好于对照组,说明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引流可以改善肺复张,有利于术后肺部功能的康复。通过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进一步肯定了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引流的临床优势,该引流方式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要明显好于粗导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引流有效解决了粗导管引流的一些缺点,此种引流方式无需切口,减少了创伤,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小导管上面的刻度对引流位置的选取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减少了盲目性操作,节省了引流时间,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小导管的质地柔软,对自身组织的影响微小,减少了刺激,有利于肺复张;导管直径小,引流缓慢持续,固定起来简便,不适感轻微,无瘢痕,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10]。
4 结论
持续负压联合小导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冯阳春,欧阳翠华,李 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和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36.
[2]唐良法,侯昕珩,吴晓东,等.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636.
[3]董红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0例临床特征[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9-11.
[4]银 喜,申小青,李为春.2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5):446.
[5]Albertson TE,Louie S,Chan A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hronic bronchitis[J].J Am Geriatr soc,2010,58(3):570-579.
[6]谢伟国,江 莲,侯昕珩,等.中红霉素胸腔注射联合胸腔小导管负压吸引治疗老年COPD合并顽固性气胸[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66-267.
[7]袁 志,汪慧英.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365-1367.
[8]李明伟,赵 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临床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1):61.
[9]胡新春,段艮芳.细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10):1634-1635.
[10]陈艺坛,陈志斌.低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治疗老年COPD并难治性气胸[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14(4):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