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2014-10-24李国伟
李国伟
摘 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新时期数学教师,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转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高效课堂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都在仔细地学习,认真地落实,目的就是要最大化地展现数学教材的价值,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完善教学目标,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就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对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进行简单概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不仅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入课时,我创设了下面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一个问题:一个水池装水12m3,如果从水管中每小时流出xm3的水,经过y小时可以将水放完,请问,水管中每小时流出来的水x与放完水所用的时间y之间的关系。该问题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为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好前提工作。
二、实施小组合作,凸显学生个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弊端,给死板的课堂注入了活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以及思维的发散。所以,教师要有效地贯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最大化地展现该模式的价值,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展现自己。
例如,已知在△ABC中,点D、E在BC上,∠BAD=∠CAE,∠B=∠C,求证:AD=AE。
该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而且,本题的解题思路并非唯一。所以,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进而,在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如,有学生通过证明△ABD≌△ACE来证明结论;有学生通过证明△BAE≌△CAD来证明结论;还有学生通过做辅助线来证明等等。方法不唯一但结论是一样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会组织组间交流,目的是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思路,进而,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三、开展先学后教,强化主体意识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以,将先学后教模式引入到数学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效地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乘法》时,我选了先学后教模式,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先学: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将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去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后教:在先学结束之后,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我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讲解。比如,符号问题、幂的乘方问题和积的乘方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强化的。
当堂练:在进行简单讲解之后,我设计了当堂练环节,引导学生完成了几道练习题。如,(-3xy)·(-4y2)= ;(-3x2y3)2·4(-x3y2)5=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检验自己的自学成果,也有助于学生重新发现问题,进而,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完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见,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完善评价体系,要借助恰当的评价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重拾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为最佳课堂效率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促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凤仙.如何提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