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思考
2014-10-24杨宪华彭虎军
杨宪华,彭虎军
(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国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和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共同的一个分支,兼具有心理学与教育学等特征[1],它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它主要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2]。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领域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推动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教育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著作、学术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些特色研究。例如,早期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教育心理学的30年发展进行了回顾[4],孙萍2011年在《中国教育心理学历史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回顾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探讨了其发展远景,陈琦等2007年编写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从结构、内容、体例及文字上彰显当代特色,刘儒德2006年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了教育中64条心理效应的编写。这些研究与我国文化和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相联,使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初具中国特色。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对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的一般论述,而诸如该领域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层次及学科类别、发表成果的作者分布、引文及被引情况及今后研究的趋势等,尚缺乏全面的回顾、梳理、总结和前瞻。由此,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分享和批评的平台,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的回顾透视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坎坷历史,推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更好地服务于学与教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一 文献资料来源及方法
(一)文献取样
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为平台,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教育心理学”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结果发现,自1956年孙文龙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批判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一书中的反动的遗传决定论》一文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底,近60年间共发表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772篇。
(二)分析单元
在广泛查阅相关论文和著作之后,对所收集到文献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归纳,确定了四个维度多个单元,包括发表时间、文献发表源、作者及其单位,学科类别、研究层次,研究内容,论文期刊源、被引频次等方面。
(三)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频次、百分比为主要统计分析方法,辅以图表,对发表时间、重点领域等主要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 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度、发表源及作者分布
由图1结果显示,1956年至1980年间教育心理学研究较为缓慢,年发文量仅1-2篇;80年代后的6年间该领域研究出现小高潮,但迅速回落;90年代后文献年发表量逐年增多,但表现出曲折增长的发展态势,2008年达最高点,年发文量60篇。总体而言,60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文献年增长率最高达60倍,且从发展指数来看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图1 教育心理学文献年度分布图
从该领域文献发表源来看,主要以期刊论文为主,共发表期刊论文735篇,占总量的95%。进一步研究发现,已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主要以综述类居多,而评论性、实证报告等其他类型的论文较少。除期刊论文外,近19年来,也有少量的硕博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发表,但比重较小,分别占总量的1.8%(14篇,其中1篇为博士学位论文)和3%(23篇,其中国际会议论文2篇)。这表明,该领域研究文献量不断增加。
此外,从该领域文献作者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包括西南大学张大均、张骞,上海师大燕国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崔景贵、冉苒及张长英,北师大陈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和刘儒德,华东师大吴庆麟、邵瑞珍,首都师大杨芷英,苏州大学朱永新、扬州大学吴庚华,华中师大刘华山,华南师大高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石绍华,国立台湾师大张春兴,西南师大阴山燕,河北大学赵彦彬,福建师大李明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罗洪兰,浙江教育学院赵晶,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王维俊,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王欢欢,扬州市职业大学李俊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金太亮,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阳益贵,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能联,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赫玉星,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朱丽娜,等等。可见,教育心理学研究涉及多个单位,许多作者都很有建树。从文献合作方式来看,以独著的文献约占72%,两名研究者合作的文献约占20%,三名研究者完成的文献月占7%,另有少量研究为四名及以上研究者共同完成或以课题组名誉合作完成。可见,该领域文献以独著为主,合作完成的研究占有一定比例。这表明,该领域研究队伍较为壮大。
(二)文献所属学科类别及研究层次
从文献学科分类标准来看,涉及教育理论与管理、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字、高等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音乐舞蹈、职业教育、中等教育、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电力工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人物传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哲学、中国语言文字、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计算机硬件技术、临床医学、物理学、会计、军事、出版、建筑科学与工程、宗教、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中国近现代史、经济法、法理与法史、政党及群众组织、民族学、汽车工业、社会学及统计学、机械工业、档案及博物馆、生物学等40类。其中,以教育理论与管理(351篇)、心理学(214篇)、外国语言文字(64篇)、高等教育(62篇)4类为主,共发文691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90%。这表明,该领域文献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强,但总体上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高等教育学科,其它学科领域相对较少。
从文献层次分类来看,涉及基础研究(社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行业指导(社科)、高等教育、工程技术(自然科学)、政策研究(社科)、职业指导(社科)、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技术指导(自然科学)、经济信息、职业指导(自然科学)、专业实用技术(自然科学)、政策研究(自然科学)等13个层级。其中,以基础研究(526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56篇)、行业指导(53篇)、高等教育(51篇)和工程技术(48篇)为主,共发表文献734篇,占总量的95%。这表明,该领域文献仍然处于基础探索研究阶段,应用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不多。
(三)文献涉及的主要内容
从该领域研究重点内容看,文献分布较为“分散”,中文主要关键词包括教育心理学(242次,如Susan Veronikas等2008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联盟:促进学习者认知变化——与理查德.梅耶教授访谈)、心理学(35次,如辛朋涛2010年发表的外部动机:一个尴尬的教育心理学术语)、教学改革(23次,如刘儒德等2004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教育心理学(20次,如刘重庆等2000年发表的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英语教学(18次,如葛玲芬2004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学(16次,如吴忠2007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4次,如张勇平等2002年发表的对体育教学及引思方法的教育心理学分析)、问题(12次,如冉苒等2006年发表的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学习动机(12次,如韩旭华等2001年发表的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培养激发学习动机)、应用(10次,如苏莉莉2009年发表的多媒体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10次,如杜秀芳等2009年发表的认识论信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10次,如刘海燕2011年发表的1980-2008年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回顾与思考)、教学模式(10次,如杨永琴2006年发表的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教育学(9次,如陈青萍2003年发表的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临床教育心理学的价值)、教育(8次,如陈峰2005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效益相关性研究)等。此外,还包括人本主义(8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思想、发展(7次),教育心理、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策略、实验教学、进化教育心理学、学生(6次),对策、实践、动机、策略、范式、方法(5次),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师、学科性质、学习心理思想、教育心理学原理、音乐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因材施教(4次)等内容。
由此可见,该领域文献从形式上看,主要关注学生和教师心理、学习和教学心理、教育心理等;在应用领域方面,涉及英语教学、思政教育、音乐教育等不同学科;从具体内容来看,涉及动机与学习动机、策略、范式与方法、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解决等;从理论上看,侧重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进化论思想、人本主义等影响。可见,该领域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四)论文发表刊源、被引频次分布情况
从发表刊源来看,该领域论文排在前15位的主要刊物依次为心理科学、外语电化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发展与教育、科技信息、心理学探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应用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当代教育论坛、卫生职业教育、教育研究和实验、心理学报、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和职教通讯,占发文总量的21%;其中共发表核心论文121篇核心论文,占总量的17%。
图2 教育心理学核心期刊源及被引频次分布图
从目前该领域前50位被引高频次论文来看,发表在心理科学的论文5篇,心理发展与教育2篇,心理学探新2篇。见图2。这表明,心理学专业杂志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文献发表的主要阵地,这表现出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的贡献。此外,诸如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电大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电化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也是该领域文献发表的重要刊源。如葛玲芬2004年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文被引高达71次,该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总结和概括 ,探讨教育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是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领域应用的典范之作;陈琦1999年在中国电大教育上发表的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建构主义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及应用,被引达60次;邹晓燕等2001年发表的维果茨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述评,重点探讨了60年代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理论对西方发展与教学心理学的深刻影响,该文被引达50次之多;此外,郝宁2002年在电化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一文,刘奇志等2004年在教学研究上发表了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一文,这些研究对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明,该领域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三 几点思考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初创建,20至50年代得到发展,60-70年代步入成熟期,80年代后进入拓展深化期。与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相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还相对滞后[5]。本研究通过多维度多单元多角度分析发现,自1956年以来近60年间,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其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孕育阶段,形成了初创期(1956-1963年)。由于新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国教育心理学在这一时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并开始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虽然起步于20世纪初,但解放前主要停留在借鉴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上,直到50、60年代才形成并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初创期的主要标志为1962-1963年间藩菽先生编写的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讨论稿被大量发行[6]。(2)10余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停滞期(1964-1978)。(3)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得到恢复并兴起,并迎来了发展期(1979-1986)。这一阶段,该领域工作队伍日益壮大,教学和研究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开始面向世界,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和研究。如番菽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邵瑞珍1983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4)1987-2002年我国教育心理学进入曲折发展阶段,并步入了成熟期。(5)2003至今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紧密结合实际,服务于各个学科领域,逐渐进入拓展阶段,并形成了深化期。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逐渐与世界接轨,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定量实证研究水平逐年提高,基础研究深入的同时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文献快速增长,我们的经验是坚持本土化的研究取向,注重应用基础研究,重视研究的生态化途径,强调国际化和中国化,这使得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初具中国特色。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五个实现路径
从研究现状来看,该领域尚处于基础探索研究阶段,文献研究整合性不够,研究方法有待综合,从该领域研究的实现路径来看,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队伍建设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保障。第二,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是研究的重点。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研究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态势,学习内涵进一步得到拓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高科技研究方法运用更加广泛,未来研究应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考察学习的内在机制及环境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注重社会环境、现实情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等。面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7],教育心理学研究应注重多元取向[8]与整合取向[9]。第三,专业建设是研究基础,学科体系建设是研究的着力点。第四,拓展研究内容是深化研究的关键点。第五,适应社会和教育需求是推进研究的助力器。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两种基本趋向
该领域未来研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受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或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而从认知主义等理论方面探讨教育心理的研究有待升华。应梳理、概括和总结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等,分析其兴起的背景、发展脉络,掌握其基本主张和主要观点,深入了解其对学与教的影响,认识其贡献及局限,把握其发展走向等。
(2)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开展研究,但总体而言,动态的跟踪研究不多,研究深度不够。今后在研究方法上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资料收集方面,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调查法、实验法等定量研究与观察、访谈、个案跟踪等定性研究相结合,进行动态研究,增进研究的深度;第二,从研究对象上,以往研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今后研究应从多个视角看问题,将学生、教师、同伴、父母同时纳入研究对象的范畴,一方面可以深入探讨这些重要他人对教育心理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他们提供的多向信息,多方验证研究结果;第三,研究设计上,除问卷等传统的非实验研究设计外,应考虑将实验设计的精度、准实验设计的生态化和传统问卷调查的广泛代表性加以综合,提高研究的推广性、精确度和生态化水平,如借鉴德国近10年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教育现实情境取向思路,增进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深入[10];第四,在研究工具和手段方面,除传统的纸笔测验外,还可以考虑多采用FMRI、PET等现代脑认知成像技术等,探讨教育心理在脑神经活动方面的特征,研究其生理机制;第五,在研究视角上,不应仅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应拓宽视野,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考虑从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等综合视角宏观把握教育心理的影响机制;第六,教育心理学领域内部有待整合,领域内理论、方法上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彼此取长补短,深入探讨教育心理机制,以达到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