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目标下给养成本优化初探
2014-10-24陈国民丁一伟
陈国民 丁一伟
(南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一 给养成本效益概念
“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军队在其全部国家机器中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给养问题不仅关系到军队自身建设及全部战争活动,而且还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自古至今,军队.给养不仅关系到军队的生死存亡,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军队给养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也逐渐从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给养物资的丰富,给养成本的增加在军队会计核算中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在给养经费有限的前提下优化给养成本结构,满足官兵所需营养的摄入水平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探究。
(一)给养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给养不仅要供应足量达标的给养物资和给养经费到各部队,还应使官兵获取应有的膳食营养。
(二)给养成本概念
通过供应给养物资、给养经费等,我们的目的是要为部队提供营养健康的食物,在给养经费有限而市场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不降低官兵日常生活、训练所需营养素摄入量,要以较低的给养成本获得较高的给养效益。
(三)给养成本效益概念
在承认社会经济资源稀缺性基本假设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此时“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公共经济部门,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给养成本控制研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理。
通过对给养以及给养成本概念的理解,我们产生一个新的军事经济概念,即军队给养成本效益。用公式表示如下:
军队给养成本效益=营养素摄入量/给养成本
军队给养成本效益是指在军队给养工作中,给养工作给予军人的营养素摄入量,与所支出的给养成本的对比关系。根据以上公式,给养成本效益的大小与好坏,是由给养成本的大小与取得营养素的多少这两方面决定的。不难看出,军费效益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从军费效益的“质”上看,依据是否有利于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标准,给养成本效益表现为给养成本耗费所取得成果的有用性。从军费效益的“量”上看,各个单位用一定的给养成本取得的成果越大,或者为达到一定成果所耗费的成本越低,给养成本效益就越高。
总之,营养素摄入量是取得给养成本效益的基础,军人得不到一定的营养素摄入量则很难谈得上给养成本效益。该指标旨在达到给养经费成本水平最低,相应取得的效益最大的目的。
二 研究给养成本效益的必要性
(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给养成本效益属于军费范畴的概念,它随着国家和军队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国家和军队的消亡而消亡。不论是任何历史时期,国家对于给养经费的供应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给养物资将会极大丰富,军人为提高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所需营养素也会提高到新的层次,这不仅为给养物资筹措创造了新的条件,更是对给养成本结构的优化与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市场物价水平
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为我军给养物资的供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对部队给养生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物价上涨使得已经制定好的给养保障标准难以得到正常执行,给养标准体系的滞后性使得部队给养工作陷入尴尬局面。现有的给养保障标准不够买回军人食物定量标准所要求的数量和种类,官兵的营养状况更是难以得到保障。
(三)军人对营养素的实际需要
军人从事军事活动应有必需的体能、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些素质的提高与高质量的营养饮食是分不丌的。美国科学院通过对“食品和士兵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食品是一种战术武器”的新概念,并把食品作为一类作战物资来看待。我军可以借鉴此概念加强对军人膳食营养的重视程度,推动饮食保障向“健康、文明、安全、质量、人文、效益’’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官兵的生活品质。
三 给养成本效益指标
根据给养成本效益的概念,笔者认为给养成本效益指标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营养素摄入量的分析
根据《军人营养素供给量》(GJB 823A-1998)的要求,提供达到标准的营养素对增强军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应急适应能力和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衡量给养成本效益指标的首要问题就是在给养保障标准体系下是否给军人提供了达到标准的营养素。
1.给养食物的品种是否齐全,数量是否足够。一般不应低于给养供给标准中所规定的品种和数量。
2.对给养人员进行烹饪培训和营养知识宣讲,使其掌握科学采购方法,并进行科学食物烹饪,减少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减少植物油、盐及鸡精等调料的使用,使饮食更加营养健康。
3.改进食物供给品种。根据农业部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1年一2020年),我军给养工作也必须调整战略,转变观念,促进给养成本效益的提高。针对目前部队给养供应物资的品种,应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牛羊肉、水果的供应,使食物供给多样化。
(二)给养成本
1.伙食成本Z1
根据《军人食物定量》(GJB 826B-2010)的标准,我军不同灶别供应不同标准的食物来保证军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然而不同伙食单位规模不一,加工专业化程度不一,给养物资原料供应渠道杂乱等等,均容易导致食谱制定的科学性、周密性降低,采购的计划性、择优性降低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致性降低,导致有什么买什么、买什么吃什么,加工粗制滥造的局面。这不仅不能合理配置给养经费,也会导致军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营养健康状况不良的后果。
2.给养器材及燃料成本Z2
连队厨房是部队生活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际考察中,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给养器材不够用,机械化程度不够高,而且不少器材缺失、故障、老化,这都给我们对给养成本效益指标的提高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给我们炊事人员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难度,在这样艰苦环境中营养配餐就很难得到充分的落实。由此,提高炊事机械化水平在提高给养成本效益工作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定期检查给养器材。
(2)故障、老化器材的维修
(3)缺失器材的补配
3.营养宣教及烹饪培训成本Z3
(1)营养知识宣教成本
作为一种方便、经济的干预措施,营养教育正被各国政府和营养学专家广泛应用于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军人良好膳食习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营养宣教是通过改变饮食行为来改善营养健康状况的一种计划性的行为。为了更好地实现给养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的目标,我军广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势在必行。
此项成本主要由书本费、宣传教育手册费、聘请讲师费等构成。营养知识宣教成本作为给养成本中的隐形成本容易被忽略,但是定期开设营养知识宣教的作用并不可忽视,不能以给养经费有限为由而忽略此项成本的开支。合理安排营养知识宣教表面上看是耗费了有限的给养经费,但是只要达到营养宣教的目标,将有利于增强业务机关对膳食营养工作的指导能力,有利于提高炊事人员的营养意识和营养保护能力,同时官兵在用餐过程中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将营养知识转化为正确的饮食行为,提高食物的利用效率,增强营养素的吸收,从专业知识和营养行为两个方面提高了给养成本效益。
(2)烹饪培训成本
为了实现给养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的目标,提高给养成本效益对炊事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伙食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炊事员的烹饪技术。如果炊事员对营养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烹饪技术不够高,那么高质量的营养膳食则无从说起。结合当前部队伙食单位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炊事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如下问题:素质不过硬、作风不够好、烹饪技术不够精、对炊事装备的使用不够熟悉;在制定营养食谱时没有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对营养配餐不够重视,考虑气候、季节、饮食习惯等因素不够充分;在具体工作上分工不明确,职责不分明,服务意识不够强等等。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伙食单位没有重视给养成本效益,当了“冤大头”一花了钱却没吃好。
饭菜的制作直接影响到给养成本效益的提高,部队必须对给养炊事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建立、健全各种监督、考核、培训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使其在饭菜制作营养方面做出改进,保证官兵能吃出营养、吃得满意。烹饪培训成本同样作为给养成本中的隐形成本容易被忽略,但是该成本只要花到实处,花在刀刃上,将为提高部队膳食营养水平提供人员、技术保证,将极大地提高给养成本效益,更好地实现给养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的目标。
(三)营养素摄入与给养成本的关系
1.伙食成本Z1与营养素摄入
军人营养素的摄入是否足量、达标与给养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有着密切关系。伙食成本作为给养成本的货币形态,是部队提高给养成本效益的经济基础,其使用效益直接影响部队膳食应用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把伙食成本作为核算给养成本的最重要依据。
2.给养器材及燃料成本Z2与营养素摄入
给养器材及燃料成本占用了一定量的物化劳动,随着炊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物化劳动的占用会越来越高,炊具、燃料的科学使用直接影响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的过程,并体现在官兵的体格及身体素质上。因此给养器材及燃料成本对给养成本效益能否得到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营养宣教及烹饪培训成本Z3与营养素摄入
营养宣教及烹饪培训成本是部队提高给养成本效益落到实处的表现。通过营养知识、饮食文化及烹饪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军需干部、给养员、炊管员对营养保护及其对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是一切行动得以落实的第一步。
四 营养健康目标下给养成本优化模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面临着经济、教育、卫生、扶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国家经济资源主要用于经济建设而不是进行军事扩张。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来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状况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我国每年新增的军费仅占当年新增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有限军费中用于提供给养的经费更是相当紧缺,这使得给养成本供给很可能无法满足成本需求。因此,结合我军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给养成本供给与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以给养经费的成本效益来解决给养成本的紧缺,是现阶段我军后勤建设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一)成本供应制约成本效益
给养经费成本供应是给养成本效益的基础,也制约着给养经费的成本效益。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官兵身体素质与成本效益应成正比。我军给养经费供应标准自建国以来调整24次,不仅保障了官兵的身体健康,也提高了军人的战斗力水平。但随着军人对营养的更高需求,对我军给养标准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给养经费的成本效益,另一方面更依赖于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规模和结构优化。
(二)成本效益改善成本供给
虽然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制约着给养经费的成本效益,但当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达到了最低成本规模时,提高成本效益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成本供给不足,改善成本供给不平衡状况。给养经费消费的最终产出是军人营养素摄入状况,边际收益规律(The Law of Dinishing Retums)在给养经费分配中的应用则表现为,在军人营养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如果生产满足需求的合理营养水平保持不变,增加给养经费投入,将会使营养素摄入水平不断提高,而当给养经费的投入超过某点后,增加相同的可变投入而增加的营养水平将会越来越少。例如,给养标准达到某一点后,随着给养供应标准的提高,真正用于军人所需膳食营养方面的投入增加的会越来越少,而军人实际需要摄入的营养素并不会增加,同时也可能助长采购环节“伪装行为”的加重,导致“跑、冒、滴、漏”现象的严重滋生,结果不仅造成了给养物资的极大浪费,更导致边际给养成本效益的下降,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军人的营养健康水平,反而会使“钱没有花在刀刃”上,总体给养保障水平下降。
(三)构建基于营养健康目标下给养成本优化模型
军队通过给养经费的耗费来保证军人合理的营养需求,以军人健康状态并转换为战斗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借助“财政宏观规划模型”来建立“营养健康目标下的给养成本优化模型”,对上述思想进行量化表述:假设给养经费开支为伙食费Z1、器材及燃料费Z2,营养宣教及烹饪培训费Z3,
则:根据《军人食物定量》(GJB 826B-2010)对一类灶、二类灶、三类灶军人所需的食物定量标准,将不同灶别军人所需的营养素标准设为Ni,区域物价水平设为Pi,r为伙食费在给养标准经费中所起的重要程度,s为给养器材、燃料在给养标准经费中所起的重要程度,t为炊事人员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和烹饪水平在给养标准经费中所起的重要程度,其数值可以通过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由专家评价得到。此时,我们的目的就是在给养经费规模一定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给养经费开支,使其生产出满足军人需求的最优营养素水平,即求出满足目标函数 Z= Max(Z1+Z2+Z3)的最优解向量(E1.E2.E3)。利用“营养健康目标下的给养成本优化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在任何一种给养供应保障标准体系下,伙食费、给养器材及燃料费,及烹饪水平的不同组合方式,在给养经费规模、军人营养素摄入量、军人营养健康状况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给养经费支出的边际收益递减,故利用动态规划等数学方法,必然可以得到一种给养经费支出结构,其它任何支出结构所形成的综合给养效益水平不大于此种给养经费支出结构。这时,用于伙食费、给养器材及燃料费、营养宣教费、烹饪培训费的支出就是最优给养经费结构。
由此可见,给养经费效益对给养经费的成本供给的促进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在当前给养经费有限的前提下,致力于完善和优化给养经费的分配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官兵营养健康水平来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军费结构的优化和战斗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意义。
[1]席高鹏,吴俊.军人伙食费标准调整与执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13,(1).
[2]苏喜生,应建华.论伙食费评价与标准调整机制的建立[J].军事经济研究,2003,(8).
[3]贺德富,丁文.军人伙食费标准调整模型修正与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7,(11).
[4]周善波,匡应新.提高部队伙食质量浅探[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