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复合无肌松麻醉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应激的影响
2014-10-23谢海玉李晓玲蔡婷婷
谢海玉+李晓玲+蔡婷婷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罩复合无肌松麻醉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应激的影响。 方法 选择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喉罩复合无肌松麻醉,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联合肌松药麻醉,比较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或喉罩前(T1)、插管或喉罩时(T2)、置入插管或喉罩1 min时(T3)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其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及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的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P<0.05),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 结论 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能显著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关键词] 喉罩;肌松药;脑动脉瘤栓塞;应激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123-03
Effect of laryngeal mask without muscle relaxant on stress caused by 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XIE Hai-yu LI Xiao-ling CAI Ting-t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ryngeal mask without muscle relaxant on stress caused by 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ho would received 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Laryngeal mask without muscle relaxant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racheal intubation combined with muscle relaxant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Changes of heart rate,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blood sugar and cortisol at the time of before induction (T0),before intubation or laryngeal mask after induction (T1),intubation or laryngeal mask (T2),placed intubation or laryngeal mask 1 min (T3)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Differences of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blood sugar and cortisol during anesthesia indu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The heart rate at T1,T2 and T3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at at T0 (P<0.05),and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T0 (P<0.05).Levels of blood sugar and cortisol at T1,T2 and T3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T0 (P<0.05). Conclusion Laryngeal mask without muscle relaxant applied in 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patients′ stress and maintain stable circulatory functions.
[Key words] Laryngeal mask;Muscle relaxant;Cerebral aneurysm embolism;Stress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疼痛感小,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要相对稳定的循环环境,应注意预防缺氧和脑血管痉挛的出现。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是近些年主要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其具有疼痛感低、预后迅速等特点[1]。危险性最高的栓塞术是动脉瘤破裂出血,预防动脉瘤破裂主要应有效控制血压。血压的急性升高是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气管内插管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引发神经内分泌发生众多变化,从而提高血压。喉罩是一种方便置于咽喉腔的气囊,可将食管和咽喉腔封闭,同时又能通过咽喉通气的人工气道,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3]。其不会产生对气管及喉头的机械性刺激,不会造成血液动力学的剧烈变化。本研究主要探讨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应激反应的影响。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69岁,平均(63.1±2.5)岁,ASA分级Ⅱ级21例,Ⅲ级1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0岁,平均(63.2±2.5)岁,AS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上肢外周静脉,并实施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其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实时变化情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并尼莫地平3 μg/(kg·min)持续泵注,去氮给氧5 min后,静脉联合应用瑞芬太尼1 μg/kg,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手术类型应用异丙酚把控输注。观察组待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应用2%利多卡因1 ml喷喉进行表面麻醉,后置入喉罩并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min,吸呼比控制在1∶ 2~2.5,潮气量10 ml/kg,术中持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深度,并根据手术步骤调整麻醉深度。对照组在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1.5 mg/kg,并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同时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其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观察时间点为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或喉罩前(T1)、插管或喉罩时(T2)、置入插管或喉罩1 min时(T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P<0.05),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1)。
表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2.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2)。
表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通过引发瘤内栓塞而实现瘤死亡的目的。手术中插入微导管容易引发脑血管出血、心跳不规则、血栓等并发症。因此也对麻醉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颅脑介入手术主要采用全麻,应尽量做到快速诱导,均匀稳定,防止颅内压急剧变化而导致动脉瘤破裂[4]。气管内插管全麻有助于确保呼吸顺畅,但因麻醉操作复杂,置入及拔管操作可能会引起血压骤然变化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5]。但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会对喉部及气管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系列交感现象[6]。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发生变化有助于评估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常出现心率和血压增高。喉罩的应用有助于避免呛咳、屏气和挣扎,不会引发颅内压升高,避免了血压急性升高而导致的脑动脉瘤的破裂。同时仅通过静脉麻醉和单独依靠吸入麻醉无法有效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其主要通过深度麻醉提高心肌控制实现抑制血压升高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通过利用组合多种药物的优点达到快速诱导,保持血压稳定,实现准确和彻底镇静,仅应用少量麻醉药,且术后快速清醒。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喉罩置入,并且避免应用肌松药,而是通过局部利多卡因喷喉的方式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喉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者避免应激反应。喉罩没有常规气管插管的喉镜,不会产生对咽喉壁和会厌等组织的刺激,不需要插入声门和气管,显著降低了对气管神经的刺激。其能根据咽喉部独特的生理解剖曲度设计成气管、食管分开的双管结构,有利于胃管置入的准确和简易性,避免出现反流误吸[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提示其能更好地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究其原因,可能是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会引发更强烈的应激和抑制刺激需增加麻醉药物应用量。进行喉罩置入减少了麻醉药用量,避免了肌松药的应用,术后快速清醒并拔管;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声音沙哑、咳嗽的发生率。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喉罩作为新型的通气工具,比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且有较高的成功率[8]。研究发现喉罩组应用喉罩前后血压没有明显变化,而插管组血压异常升高;复苏期间,喉罩组咳嗽发生率远低于插管组,主要是因为气管内插管会产生厌恶感,在机械性刺激下,会激活交感,喉罩不存在因气管而引发的机械刺激,避免了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另外气管插管组手术时要通过静吸复合才能维持患者不动,而喉罩组只需要吸入七氟醚就能达到该效果,因此喉罩组所需时间明显较气管导管组要短,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和手术效果[9]。
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进步,介入技术可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利用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置入可脱性弹簧圈,使动脉瘤栓塞更彻底,加深了动脉瘤内纤维化程度,实现了内膜覆盖瘤颈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动脉瘤再出血的概率。神经介入手术的发展和安全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10]。麻醉需镇静彻底以实现患者保持完全静止,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避免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升高[11]。停止用药后不会出现无呼吸抑制和残余药物等问题,术后马上苏醒有助于快速评估对手术效果及对相应情况的及时处理。通过本组研究,认为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松,李娟,康芳,等.ProSeal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179-1181.
[2] 周南,周晓虎,付万林,等.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0):190-191.
[3] 戴平,吴百中,赵和平.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 20(11):12-13.
[4] 方闻,齐娟.SLIPA喉罩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2, 34(2):105-107.
[5] 闫梅英,吴建新.Supreme 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89-90.
[6] 李巧媛.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8):985-986.
[7] 陈献文.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02-104.
[8] 赵晶,单宇,吴强,等.张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 32(2):145-148.
[9] 张西增,赵华堂.喉罩通气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6(1):94-96.
[10] 庞德春,杜林,梁友君,等.依托咪酯喉罩全麻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3,41(5):490-492.
[11] 黄昌林,陈本军,章敏.喉罩在介入血管外科全麻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77.
(收稿日期:2014-07-0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69岁,平均(63.1±2.5)岁,ASA分级Ⅱ级21例,Ⅲ级1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0岁,平均(63.2±2.5)岁,AS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上肢外周静脉,并实施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其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实时变化情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并尼莫地平3 μg/(kg·min)持续泵注,去氮给氧5 min后,静脉联合应用瑞芬太尼1 μg/kg,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手术类型应用异丙酚把控输注。观察组待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应用2%利多卡因1 ml喷喉进行表面麻醉,后置入喉罩并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min,吸呼比控制在1∶ 2~2.5,潮气量10 ml/kg,术中持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深度,并根据手术步骤调整麻醉深度。对照组在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1.5 mg/kg,并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同时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其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观察时间点为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或喉罩前(T1)、插管或喉罩时(T2)、置入插管或喉罩1 min时(T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P<0.05),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1)。
表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2.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2)。
表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通过引发瘤内栓塞而实现瘤死亡的目的。手术中插入微导管容易引发脑血管出血、心跳不规则、血栓等并发症。因此也对麻醉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颅脑介入手术主要采用全麻,应尽量做到快速诱导,均匀稳定,防止颅内压急剧变化而导致动脉瘤破裂[4]。气管内插管全麻有助于确保呼吸顺畅,但因麻醉操作复杂,置入及拔管操作可能会引起血压骤然变化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5]。但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会对喉部及气管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系列交感现象[6]。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发生变化有助于评估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常出现心率和血压增高。喉罩的应用有助于避免呛咳、屏气和挣扎,不会引发颅内压升高,避免了血压急性升高而导致的脑动脉瘤的破裂。同时仅通过静脉麻醉和单独依靠吸入麻醉无法有效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其主要通过深度麻醉提高心肌控制实现抑制血压升高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通过利用组合多种药物的优点达到快速诱导,保持血压稳定,实现准确和彻底镇静,仅应用少量麻醉药,且术后快速清醒。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喉罩置入,并且避免应用肌松药,而是通过局部利多卡因喷喉的方式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喉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者避免应激反应。喉罩没有常规气管插管的喉镜,不会产生对咽喉壁和会厌等组织的刺激,不需要插入声门和气管,显著降低了对气管神经的刺激。其能根据咽喉部独特的生理解剖曲度设计成气管、食管分开的双管结构,有利于胃管置入的准确和简易性,避免出现反流误吸[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提示其能更好地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究其原因,可能是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会引发更强烈的应激和抑制刺激需增加麻醉药物应用量。进行喉罩置入减少了麻醉药用量,避免了肌松药的应用,术后快速清醒并拔管;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声音沙哑、咳嗽的发生率。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喉罩作为新型的通气工具,比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且有较高的成功率[8]。研究发现喉罩组应用喉罩前后血压没有明显变化,而插管组血压异常升高;复苏期间,喉罩组咳嗽发生率远低于插管组,主要是因为气管内插管会产生厌恶感,在机械性刺激下,会激活交感,喉罩不存在因气管而引发的机械刺激,避免了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另外气管插管组手术时要通过静吸复合才能维持患者不动,而喉罩组只需要吸入七氟醚就能达到该效果,因此喉罩组所需时间明显较气管导管组要短,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和手术效果[9]。
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进步,介入技术可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利用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置入可脱性弹簧圈,使动脉瘤栓塞更彻底,加深了动脉瘤内纤维化程度,实现了内膜覆盖瘤颈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动脉瘤再出血的概率。神经介入手术的发展和安全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10]。麻醉需镇静彻底以实现患者保持完全静止,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避免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升高[11]。停止用药后不会出现无呼吸抑制和残余药物等问题,术后马上苏醒有助于快速评估对手术效果及对相应情况的及时处理。通过本组研究,认为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松,李娟,康芳,等.ProSeal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179-1181.
[2] 周南,周晓虎,付万林,等.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0):190-191.
[3] 戴平,吴百中,赵和平.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 20(11):12-13.
[4] 方闻,齐娟.SLIPA喉罩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2, 34(2):105-107.
[5] 闫梅英,吴建新.Supreme 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89-90.
[6] 李巧媛.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8):985-986.
[7] 陈献文.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02-104.
[8] 赵晶,单宇,吴强,等.张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 32(2):145-148.
[9] 张西增,赵华堂.喉罩通气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6(1):94-96.
[10] 庞德春,杜林,梁友君,等.依托咪酯喉罩全麻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3,41(5):490-492.
[11] 黄昌林,陈本军,章敏.喉罩在介入血管外科全麻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77.
(收稿日期:2014-07-0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69岁,平均(63.1±2.5)岁,ASA分级Ⅱ级21例,Ⅲ级1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0岁,平均(63.2±2.5)岁,AS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上肢外周静脉,并实施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其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实时变化情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并尼莫地平3 μg/(kg·min)持续泵注,去氮给氧5 min后,静脉联合应用瑞芬太尼1 μg/kg,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手术类型应用异丙酚把控输注。观察组待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应用2%利多卡因1 ml喷喉进行表面麻醉,后置入喉罩并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min,吸呼比控制在1∶ 2~2.5,潮气量10 ml/kg,术中持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深度,并根据手术步骤调整麻醉深度。对照组在患者处于深度镇静,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1.5 mg/kg,并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同时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其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观察时间点为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或喉罩前(T1)、插管或喉罩时(T2)、置入插管或喉罩1 min时(T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P<0.05),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1)。
表1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2.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表2)。
表2 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情况的比较(x±s)
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通过引发瘤内栓塞而实现瘤死亡的目的。手术中插入微导管容易引发脑血管出血、心跳不规则、血栓等并发症。因此也对麻醉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颅脑介入手术主要采用全麻,应尽量做到快速诱导,均匀稳定,防止颅内压急剧变化而导致动脉瘤破裂[4]。气管内插管全麻有助于确保呼吸顺畅,但因麻醉操作复杂,置入及拔管操作可能会引起血压骤然变化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5]。但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会对喉部及气管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系列交感现象[6]。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发生变化有助于评估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常出现心率和血压增高。喉罩的应用有助于避免呛咳、屏气和挣扎,不会引发颅内压升高,避免了血压急性升高而导致的脑动脉瘤的破裂。同时仅通过静脉麻醉和单独依靠吸入麻醉无法有效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其主要通过深度麻醉提高心肌控制实现抑制血压升高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通过利用组合多种药物的优点达到快速诱导,保持血压稳定,实现准确和彻底镇静,仅应用少量麻醉药,且术后快速清醒。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喉罩置入,并且避免应用肌松药,而是通过局部利多卡因喷喉的方式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喉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者避免应激反应。喉罩没有常规气管插管的喉镜,不会产生对咽喉壁和会厌等组织的刺激,不需要插入声门和气管,显著降低了对气管神经的刺激。其能根据咽喉部独特的生理解剖曲度设计成气管、食管分开的双管结构,有利于胃管置入的准确和简易性,避免出现反流误吸[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心率显著快于T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间点,提示其能更好地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究其原因,可能是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会引发更强烈的应激和抑制刺激需增加麻醉药物应用量。进行喉罩置入减少了麻醉药用量,避免了肌松药的应用,术后快速清醒并拔管;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声音沙哑、咳嗽的发生率。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糖和皮质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T2、T3时间点,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喉罩作为新型的通气工具,比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且有较高的成功率[8]。研究发现喉罩组应用喉罩前后血压没有明显变化,而插管组血压异常升高;复苏期间,喉罩组咳嗽发生率远低于插管组,主要是因为气管内插管会产生厌恶感,在机械性刺激下,会激活交感,喉罩不存在因气管而引发的机械刺激,避免了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另外气管插管组手术时要通过静吸复合才能维持患者不动,而喉罩组只需要吸入七氟醚就能达到该效果,因此喉罩组所需时间明显较气管导管组要短,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和手术效果[9]。
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进步,介入技术可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利用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置入可脱性弹簧圈,使动脉瘤栓塞更彻底,加深了动脉瘤内纤维化程度,实现了内膜覆盖瘤颈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动脉瘤再出血的概率。神经介入手术的发展和安全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10]。麻醉需镇静彻底以实现患者保持完全静止,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避免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升高[11]。停止用药后不会出现无呼吸抑制和残余药物等问题,术后马上苏醒有助于快速评估对手术效果及对相应情况的及时处理。通过本组研究,认为喉罩通气复合无肌松平衡麻醉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松,李娟,康芳,等.ProSeal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179-1181.
[2] 周南,周晓虎,付万林,等.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0):190-191.
[3] 戴平,吴百中,赵和平.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 20(11):12-13.
[4] 方闻,齐娟.SLIPA喉罩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2, 34(2):105-107.
[5] 闫梅英,吴建新.Supreme 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89-90.
[6] 李巧媛.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8):985-986.
[7] 陈献文.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02-104.
[8] 赵晶,单宇,吴强,等.张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 32(2):145-148.
[9] 张西增,赵华堂.喉罩通气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6(1):94-96.
[10] 庞德春,杜林,梁友君,等.依托咪酯喉罩全麻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3,41(5):490-492.
[11] 黄昌林,陈本军,章敏.喉罩在介入血管外科全麻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77.
(收稿日期:2014-07-04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