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偶像剧中“偶像”的双重内涵

2014-10-22易晓莉

电影文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物质化精神内涵偶像

[摘 要] 目前,青春偶像剧已成为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制作过程中,青春偶像剧非常注重“视觉化”的开掘,强调“视觉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存在是吸引大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愉悦。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首先以美好的身体和装扮出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物质化”趋向。与此同时,这些“偶像”还表现出很深的精神内涵,具有很强的励志效应,共同建构了观众持续的心理快感。

[关键词] 青春偶像剧;偶像;物质化;精神内涵

当今人类的文化正越来越视觉化,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都在生产着“看”的快感。劳拉·穆尔维认为,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青春偶像剧在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视觉化”的开掘,强调“视觉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青春偶像剧中,无论是各类都市空间,还是自然地理空间,都极具风格化特征,带给观众充分的视觉美感。除了审美化的空间呈现,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存在是吸引大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愉悦。

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首先以美好的身体和装扮出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物质化”倾向。但偶像演员如果纯粹只是以一种“物质化”的身体元素出现在青春偶像剧中,那么对于观众来说,势必不会引起持久的视觉快感。“影视剧只有立足于达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去寻求‘视觉化开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①事实上,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还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他们往往是作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被建构出来,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和励志色彩。“偶像的意义,有时候不仅仅是好看,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希望。”②因此,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存在,具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内涵。

一、“物质化”的偶像

首先,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存在凸显了一种明确的物质化趋向。这种物质化首先表现为偶像是作为一种视觉消费的对象而存在的。在当前消费主义语境中,身体已由私人性的存在演变为极具公共观赏性的存在,成为大众视觉消费的主要对象。“身体必须尽可能地展示体态和体感,用身体的质态填满直观的欲望,而直观的欲望又恰恰基于身体的欲望。”③由此,青春偶像剧中青春靓丽、体形完美的偶像明星对观众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一个演员有没有吸引力,往往是观众是否选择观看某一部青春偶像剧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演员本身的形象、气质和装扮符合观众理想的审美标准,那他就会选择看下去,并且乐在其中。相反,如果演员展示出的形象没有达到观众的审美预期,甚至和观众一贯的审美标准有差距,那他即使在观看一部青春偶像剧的时候,他也会排斥他们,进入不了剧中规定的情境,导致最后不得不放弃观看。一个偶像演员一旦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观众不但喜欢他出演的某一部剧,更是对他出演的所有剧目都充满了兴趣。正因为如此,青春偶像剧的制作者都会在这个环节下足工夫,力图运用演员美的感召力来获得观众的认同,以此提高收视率。

由此看来,偶像明星成了影视工业化生产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所谓:“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就在于他的一切都可以被物化为商品,具有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最有影响的明星实际上是最完美的商品。”④这即是对偶像物质化形态的一个最好概括。

二、偶像的精神内涵

不是所有的演员都会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偶像。就“偶像”一词的本源意义来讲,只有“被高度崇拜的对象才叫‘偶像,一个人如果被高度崇拜,其实不仅仅靠俊朗或美丽的外表,更应该通过完美的‘人格魅力”⑤。实际上,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看,“偶像代表人们超越现实的渴望,人们把自己难以企及的梦想寄托在所崇拜的人物身上”⑥。因此,偶像这种理想化的形象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精神意义和励志效应。

(一)剧中偶像的精神内涵

青春偶像剧中除了对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做无穷无尽的讴歌和赞美之外,还会通过剧中正面人物的行为彰显某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对剧中负面人物的否定拒斥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梦幻天堂》中的头号偶像是明道饰演的周记春。在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咸鱼头的时候,人虽穷但志不短。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数学天赋成为上海滩的大红人“股市神童”,但他并没有嗜财如命。他帮人家赚了很多钱,但自己从来不去炒股。他善良,救了那位要跳楼的炒股失败者;他知恩图报,一直奉行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原则;他感情专一,在因误会而和孔令仪分手后,他还是一如既往、默默地关心着她。这样的人物形象势必对当下的青年观众具有很强的正面引导作用。

和周记春完全相反的一个角色是陈子布。外形上他油头粉面,内里卑鄙龌龊。他不思进取,对业务缺乏起码的判断力,却还自视甚高,瞧不起别人,是剧中典型的负面形象。总的来说,他无能、奸诈、没有责任感。他最后的下场对观众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同时愈加显示出周记春可贵的精神品质和内在的人格力量。

青春偶像剧中还有很多乐观、自信、认真生活的人物形象。比如《败犬女王》中的单无双是一个独立、坚强、有事业心的单身女性,她工作认真负责、争强好胜。在情感空白了几年之后,她爱上了比自己小八岁的充满活力的卢卡斯。单无双认为,单身的时候,要学会享受一个人也精彩的生活,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快乐自在,并且相信总会有人看到你的好;当生命中所爱的人出现的时候,即使有8岁的年龄差距,也要对得起自己的真心,勇敢去爱。无论处于哪种状态,都不能看轻自己,失去对爱情和生活的希望。这充分表现出单无双内在的自信、乐观、豁达。她这样的人生态度定会给观众很多的激励和启示。也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的人生态度。

最后,整日埋头于工作的单无双,还意识到这不应该是自己全部的生活,所以出乎意料地,她给自己放了假,声称要去找回生活的感性。这些无疑都会给那些在现代生活的压力下几乎变成工作机器的经济人以很好的启示,让他们跟随单无双一起,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人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另外,青春偶像剧在传递给观众自信、乐观的同时,也让观众学会宽容,让他们学会怎么去面对生命和生命中的大不幸。《天堂来的孩子》中,海星意外死亡。在这样的痛苦面前,他爸爸星禾选择了把这份思念藏在心底,好好地活下去。而且,星禾原谅了弟弟以翔。因为是以翔出于嫉妒把海星带到山上,在下山的途中海星遭遇了意外。最后,星禾和以翔都来到海星的墓前,给海星讲故事,和海星说话。以翔说:“幸福的阳光下山了,但我们还有幸福的月光和星光。”这句话不仅是对海星说的,更好像是对自己说的。对于生者来说,这样的想法会减轻内心的愧疚,从而跨过内心的阴影,好好地活下去。

当星禾笑着用手指着海星的墓说“这小子,一定在偷笑”的时候,我们恍惚觉得海星还活着,也转而会明白星禾的心情和生命态度。他在努力地好好活,把自己的儿子永远装在心中。星禾说得对,“我们依旧勇敢地活着,不管还要遭遇多少的不完美,多少的遗憾,但是我们谁都没有权利辜负生命的美好,我的儿子,张海星,一个野孩子,臭毛头,他用生命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理,爱,是那么巨大,最终一定可以战胜一切的苦难。”在面对人生中的大不幸的时候,星禾这种人生态度值得很多人学习。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内心充满爱,继续走在人生的路上。爱,让人变得平静,也让人变得坚强,让人在洞悉生命的苦难和本质之后,还能充满希望地活下去。这样的思想表达使得《天堂来的孩子》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义,表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在青春偶像剧中,“偶像”的励志效应不仅通过他们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很多时候还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中。这些语言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有很强的励志色彩。比如《王子变青蛙》里单均昊的经典语言:“别人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如果你在2分钟内完成,你就拥有别人5倍的时间”;“我发现你手上的戒指,你戴起来很好看,因为勤奋的手,跟钻石一样值得珍惜”;“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希望”;“在面对敌人时,不管你有没有信心,都不能露出胆怯。相反的,你要想象自己君临天下,他看过来,你要更具气势的面对,让对方语塞”。这些语言,强调了效率、勤奋、坚持、自信,对观众势必会产生很深的影响。

总的来看,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呈现,无论是行为、语言还是思想,都会给观众带来某种程度的感慨和某些方面的启迪,具有很强的励志效应,“让青少年受众得以在伴随着主角成长的同时完成了一段寻找自我及审视自我的精神之旅”⑦。

(二)剧外偶像的精神内涵

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存在会引发偶像崇拜也即明星崇拜。各类明星在大众心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明星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世俗的神话:每个人都有机会经过努力成为明星。”⑧所以,很多观众在认同一个偶像之后,往往还会关注偶像自身的成长过程。这也会给观众带来很多的启迪,让他们对人生会有更多的体会。

在偶像崇拜心理的支配下,大众会热衷于购买偶像明星的自传书,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过程。通过熟知他们的人生历程,大众会真切地明白他们的成功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地仅仅凭借自己的运气和外貌。他们的成名和成功,也要付出很多的辛劳才能获得。他们的成名历程,本身就带有典型的励志色彩。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往往与剧外的偶像,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偶像明星合二为一。在参演的时候,偶像明星也总是会选择一些与自身心性相类似的角色。很多时候他们的经历、精神气质以及个性都会与他们扮演的角色很好地融合、重叠在一起,塑造出对观众来说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由此可以看出,被偶像所吸引甚或偶像崇拜,其实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青春偶像剧的庞大收视群体——青少年来说。按照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源于特定时期心理转型的需要。偶像崇拜使他们摆脱了“恋父”与“恋母”情结,最终使自我人格走向正常化。同时,偶像崇拜在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对个人主体意识的潜在追求。总之,偶像的存在,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参照,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 丁莉丽:《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影像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94-95页。

②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98606/。

③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④ 刘阳:《媒介转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⑤ 曾一果:《社会转型中的不同青春偶像——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的比较》,《中国电视》,2008年第7期。

⑥ 陈晓春:《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⑦ 蔡骐:《电视新偶像的诞生——〈士兵突击〉直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学习月刊》,2008年第9期。

⑧ 陈刚:《技术迷信与明星神话——大众文化与宗教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易晓莉(1977— ),女,重庆人,博士,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电影学。

猜你喜欢

物质化精神内涵偶像
偶像报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泛物质化思潮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
我的偶像
“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