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花少年》与现时代
2014-10-22李大国
[摘 要]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壁花少年》剖析青春期男孩在自杀、霸凌、性向、毒品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困惑,从诸多敏感争议的话题中,书写一篇献给LOSER的励志日记。它告诉人们不要生活在他人所划定的圈子里,要为自己而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它突破了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传统,以平白的叙事方式讲述社会边缘人的励志故事。但它仍然继承了好莱坞的一些传统,向社会主流价值回归,通过努力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关键词] 壁花;时代;传统;争议;励志
《壁花少年》(下文简称《壁花》)由艾玛·沃森、罗根·勒曼、埃兹拉·米勒主演,改编自同名畅销原著,作者史蒂芬·切波斯基改写剧本并执导。集合“90后”一众人气偶像,主角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青少年,通过他的书信,剖析青春期男孩在自杀、霸凌、性向、毒品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困惑,从诸多敏感争议的话题中,书写一篇献给LOSER的励志日记。由同样聚焦青春期成长的热门影片《朱诺》原班监制一手打造。该影片被称作是“有关青春期跌宕起伏的现代经典”。(据影片介绍)查理(罗根·勒曼)是一名高中生。他惟一的朋友迈克尔某一天突然自杀身亡。这深深地打击了查理。但他无法向自己的父母或者兄长诉苦,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在所有的亲人当中,查理最喜欢的是婶婶海伦,但不幸的是海伦在查理十七岁生日那天出车祸去世了。查理后来交上了两个朋友。一位是美丽而古怪的女孩姗姆(爱玛·沃特森),另一位是姗姆异父异母的哥哥帕特里克(埃兹拉·米勒),后者从不掩饰自己是一名同性恋。在姗姆、帕特里克以及查理的英文老师比尔(保罗·路德)的帮助下,查理渐渐从自己灰暗的青春期中走了出来。比尔给查理介绍了很多书去读,其中包括《在路上》和《彼得潘》,这些改变了查理看待生活的方式。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拿出行动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和弦。
一、从壁花谈起
壁花即墙头花,桂竹香,一种庭园植物,气味清香,香味馥郁、形容雅致。花朵的颜色有黄色、橘红色和棕色等。耐寒,喜向阳地势、冷凉干燥的气候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畏涝忌热,雨水过多生长不良。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桂竹香(拉丁文名为Cheiranthus cheiri,现在已很少使用)之所以得名wallflower,是因为这种草本植物生命力很强,可以生活在旧墙面、岩石层或矿井面上。后来转指用于人,指舞会或聚会上因无舞伴或腼腆而呆在一旁的人,壁花。wallflower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常被用来描述舞会上的“害羞女孩”。这种女孩可能是由于缺乏社交经验,或者对自己的容貌和舞技没有自信,因此在舞会的大多数时间都跟其他害羞的女孩子一起坐在靠墙的椅子上。我们用“花”来比喻女孩子,那么老是靠墙根坐冷板凳的女生就被比作“壁花”了。wallflower起初只用来描绘女子,后来却男女都适用,泛指在社交场合因羞涩或受人冷落而不参加某一活动之人,或者不受投资人青睐的保险机构、公司或企业。[1]
壁花性羞怯但生命力顽强。这也是与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普通人的形象丝丝相扣的。远离聚光灯,在台下和阴暗的角落观看着所谓“名人”“英雄”们在聚光灯下精彩的表演,他们往往被“名人”“英雄”们所忽视。普通人的言行常常被认为是“不合主流”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
《壁花》中的主人公查理就是这么一个人,害羞内向,思维与常人不同,在学校也不合群,经常成为霸凌和忽视的对象。他以化名不断给无名氏写信,在信里讲述自己人生的各种槑和囧;但他从不留回邮地址,因为他“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听人谈心不是为了想跟人睡觉(哪怕他们可以)”。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可以归于此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崇尚英雄,追求功名的社会。平凡人是不会受到大众的关注的,他们也鲜有机会走到聚光灯下。在一个强调秩序,膜拜成功的社会,自杀、性爱、毒品、同性恋等是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鞭挞的,是不合时宜的。人们的漠视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而是它们被我们的“主流社会”刻意忽略了。我们不愿意正视或蔑视其存在。无怪乎《壁花》在1999年以半自传小说出版时就受到来自成人的口诛笔伐:上千所高校将该书打入禁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列出的十大最受争议书籍中《壁花》排第三。而书信体的《壁花》自问世后立刻在年轻人中间疯传——尤其是那些感同身受的人群,《纽约时报》形容该书“就像热土豆一样被辗转传阅”。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二、《壁花少年》的时代性
1994年,一个文艺青年正在为他的第一本小说咬笔杆。当他写下“我想这就是身为壁花的好处之一”时愣住了。就像找到了很久以前一起捉迷藏的玩伴,他突然回忆起自己惨绿的少年时代。五年后,29岁的他出版了自己的半自传小说《壁花》。一晃十多年过去,昔日的文艺青年史蒂芬·切波斯基已成为好莱坞编剧,科幻美剧《小镇危机》就出自他之手。2012年,切波斯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尽管遭到了种种非议和责难,终于将讲述边缘人群故事的《壁花》搬上大银幕。毕竟现在是一个创作自由的年代。切波斯基在该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形象:安静孤独的新生查理、美丽叛逆的少女姗姆以及永远自信的同志男孩帕特里克。艾玛·沃森、罗根·勒曼、埃兹拉·米勒又把这三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真正地做自己,而不是生活在别人给你划定的圈子里。这大概是本片的宗旨之所在。也是与现时代的脉搏相一致的。这可以从《壁花》的编剧切波斯基及主演之一的埃兹拉·米勒成长经历和演出感言窥探一二。
原作者兼编剧切波斯基自己是直男,但他并不认为查理接受并拥抱帕特里克的故事情节设定有什么问题。他说道:“我有很多同志朋友,这些故事都来自我的亲身经历。”查理的扮演者罗根也表示赞同:“我完全不觉得被冒犯了。查理真的很在乎帕特里克,对他来说接受别人做自己是本能的反应。”谈到帕特里克这个角色时切波斯基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我的生命里需要帕特里克。我需要一个可以看齐的偶像,而不像我那么的胆怯和不自信。”帕特里克从不掩饰自己的性取向,从不关心别人的看法,从不为他人改变。大多数时候,他就像只漂亮的孔雀在校园里大摇大摆走过。他教会查理怎么正视自己,怎么还击霸凌和走出阴暗角落。“他不是受害者。假如你是同性恋,你会希望有这样一个朋友;而假如你是异性恋,你也会喜欢他,因为他那么的酷!无论在电影还是书里,他都是最酷的!”
切波斯基对帕特里克吻查理的这一故事情节的处理尤其值得一提。在影片当中,尽管帕特里克是个敢爱敢恨、无拘无束的人物形象,但他也有自己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书中他跟深柜的校队四分卫布拉德(由约翰尼·西蒙斯扮演)秘密交往,而后者一直不肯面对自己。当布拉德被发现和帕特里克上床而遭到父亲毒打,被迫和帕特里克划清界限后,失意和烂醉的帕特里克吻了查理。接下来的一幕出人意料:与往往大肆渲染的那些直男感到恶心、冒犯甚至翻脸的反应不同,查理只是温柔地抱紧了帕特里克,陪帕特里克度过了这片刻少有的软弱。
而布拉德显然就存在自我认同困难。在学校食堂他故意嘲笑帕特里克,叫他“死玻璃”。发生这样的情形时,很多电影里同志小孩会选择隐忍走开。而帕特里克立刻掉转头,狠!狠!地一拳抡过去。事实上两个感叹号并不足以形容现场的激烈。米勒和西蒙斯完全超出了切波斯基的要求,咬牙切齿地从桌上殴打到地板,直到双方真的挂彩。米勒说这是因为他感到委屈:帕特里克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袒露给一个男生,结果被狠狠地伤害了;西蒙斯则是同情布拉德:“他是那种从来不会越线的人。他的不幸在于不能做自己,只能活在别人设定的蓝图里。我想用暴力发泄说,这样的人生不合理。”
以下是帕特里克的扮演者埃兹拉·米勒在接受OUT杂志采访时做的出柜宣言或者你可以当它是帕特里克宣言:
“我是同性恋。我有很多奇妙的朋友,他们拥有不同的性向和性别。我目前没有什么特别爱的人。我试着去了解爱情,但我不知道我这年纪的小孩追求单一配偶的感情是否就叫负责任,因为我不认为我准备好了。我们的浪漫主义文化宣称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然后我们去寻找认为是爱的东西——然而就算是爱,我们也无法保存。对我来说,这个年纪的我们拥有不负责任和无心伤害的可能。我很擅长不负责任。我只是确保我的不负责任不会造成伤害。这就是我对男友/女友/X友这类问题的答案。”
对米勒来说,《壁花》代表了一种信念:“我希望无论身处何种境况下的青少年都能坚持下来。很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让我想终结自己的生命,想放弃。感觉就像整个世界垮了——事实上也如此,因为那是我的整个世界。但是哥们,生命是一趟非常酷、非常酷的旅行啊。假如能幸存下来,你会惊讶发现曾经的经历多么狗血。一旦过关,你就能让任何事实现。”
当然,成为壁花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只做你自己。无需做作,无需在他人面前展现你的优点和缺点。成为大家的关注对象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为你要刻意展现你的优点而掩盖你的缺陷。请注意《壁花》的英文片名是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即“成为壁花的好处”。
三、《壁花少年》对美国电影传统的突破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人们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极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美国人崇尚科学,开拓进取;他们崇尚自由,向往英雄主义。尤其是对英雄主义的塑造更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永恒主题。普通人蜕变成长为大英雄是好莱坞电影中百试不爽的经典套路。即渺小的个体也能拥有伟大的梦想,最柔弱的力量也能建立勇气和信心去改变命运、征服世界。这种力量悬殊的对比符合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贯表达。[2]
《壁花》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一改过去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传统。而改为描写和刻画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强调自我救渎。刚凭《凯文怎么了》获英国独立精神奖提名的新生代演技派埃兹拉·米勒是这样评述《壁花》的:对这些“80、90后”来说,他们经历的青春期和切波斯基年代完全不同。然而相同的是,总会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被贴上LOSER的标签,成为各种活动的看客,站在社交圈子的边缘,留在毕业纪念册上的只有灰暗。事实上埃兹拉·米勒本人就是这样的孩子。小时候米勒因为存在语言障碍而被同学耻笑,他通过练习歌剧逐渐战胜了这个缺陷。现实中这个妖冶的少年喜欢奇装异服,高中没毕业(16岁)就开始全职表演,还是乐队鼓手。《壁花》是米勒14岁时(即书中查理的年纪)两个同街区的小孩推荐给他的。其中一个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另一个说“这本书搭救了我”。米勒在读完后毫不犹豫加入了原著脑残粉的行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发现了一张专门留给被生活摧残的小孩的地图。”然而当他出于好奇在学校跟男生接吻后,他从结巴的小孩变成了唱歌剧的基佬,最好的朋友也跟他翻脸——因为觉得他不够男子气概。对他来说出演《壁花》就像获得了改变高中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也让他得以重新正视自己的性取向。
《壁花》的主角查理始终生活在童年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当中。由于经常回忆起童年时最爱自己的姨妈为给他买生日礼物而出车祸身亡而自责不已,家庭成员也无法理解他,无法从他们那儿获取安慰。刚读高中自己最亲密的朋友自杀身亡,没有了朋友,自己变得形单影只。对爱情总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对自己疑惑不解,为什么孤僻内向的自己却要选择热情奔放、美丽叛逆的姗姆和无拘无束、身为同志的帕特里克为朋友,查理总是提出对自己的怀疑和对世界的好奇和恐惧。孤僻的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名声不好“堕落”的姗姆,总是发出“为什么要和错的人在一起”的感慨,不知道如何告别。凡此种种,十足一个社会弃儿和失败者的形象。
其次在于其叙事方式上,贴近生活,绝不做作。电影大师马尔丹在其著作《电影语言》中说:“电影艺术是高度‘现实的,更加准确地说,是最能向观众传达现实观感的艺术形式。因为电影能忠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的外部特征。”[3]这部电影与其他的好莱坞大片不同在于,它对现实的反映更为“现实”。它没有气势恢宏的打斗场景,更没有令人过目难忘的特技镜头。它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写实的方式,展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的故事。该片之所以能够受到全世界,尤其是年轻人的广泛认可在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内心的广泛共鸣。查理问过自己的英语老师,为什么很好的人会选择错的人来交往。老师说,我们接受我们认为配得到的爱。既平实简单,又蕴涵生活的哲理。帕特里克失恋后带着查理出去散心的一场戏也安排得别具匠心。无论是人物的语言、神态都非常传神。“为什么我们不能拯救谁?”伤心的帕特里克问查理。“我自由了,对吗?我随时可能遇到我的真爱。一切会变得不同,而这是好事。我只需要遇到一个好男人。”无拘无束的帕特里克也表现出了少有的脆弱,他哭了,他吻了查理。查理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接受了,关注地看着他,试图安慰他。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色的细节表现力。《壁花》最大魅力就在于影片从场景、人物到许多细节都充满了真实性。观众可以将自己代入到故事和人物里,并和主人公们一同去体验和回味当中的情感历程。
四、《壁花少年》对美国电影传统的传承
尝试重回“主流”。在汽车穿过隧道这个故事情节里。几个“边缘人”喜欢听的歌曲是英国歌手大卫·鲍伊的《英雄》,其歌词是:“I,I will be king.And you, you will be queen.Though nothing will drive them away.Oh, we can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我,我会成为国王。而你,你会成为王后。即使他们不会分离,我们能成为英雄。只要一天就足够。)当听到这首歌时,姗姆提议一定要从隧道走,她要好好舒展一下自己的心情。他们是多么渴望融入主流社会,多么希望功成名就。哪怕一天也心满意足了。影片的最后,汽车再一次驶过悠长的隧道,查理像姗姆一样打开车窗,慢慢站起来,用双臂彻底拥抱那个隧道之后的陌生而崭新的世界。这一刻,他充分相信:对于未来,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又重温了人是自己命运主宰的这一好莱坞电影主题。
故事的主角查理也想方设法回归主流社会。他不断地给无名氏写信,讲述自己思想的发展变化,告诉无名氏他一直在努力,他不想当一个窝囊废,不想当一个失败者。比如,他试着学会参与,通过聆听姗姆的摇滚情歌精选来思考什么是爱。尽管这些情歌很老、有些庸俗,但却不失精彩。他也写了一些文章,读了很多课外书;也羡慕安德森老师,因为他居然还是一个作家,其一部戏剧还在纽约上演过。他觉得这个老师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可以说,赞美、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他也希望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大家的认可。
《壁花》同时也是一部励志故事片。尽管影片最初被美国MPAA协会评定为R级,原因是有着“涉及青少年吸毒、酗酒以及部分性爱镜头”,出品方顶峰娱乐最终还是将影片剪成PG-13级,全年龄都可观看,只是13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家长指导下观看。似乎它与励志电影相距甚远,其实不然。边缘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相互帮助,终于能跻身“主流”。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如同查理与姗姆开始交往时的内心独白:“尽管过去她名声可能不太好,不过我不在乎,因为我也不会希望她用我的过去评判我。”人是可以改变的,当姗姆第一次拿到SAT成绩时,她也认为糟透了。而查理鼓励她可以再考。她后悔高一时没有好好学习,不够勤奋。而查理决定帮她准备下一次的考试。在查理的帮助和鼓励下,姗姆的状态终于好起来了:“我终于有机会了,我竟然也能考上大学。”是的,只要你努力,就是这样,你完全可以,你也可以成功,没有人可以夺走。因为成功不是哪个人的专利。当姗姆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主校区的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得不能自持。是的,她做到了。一个“堕落”的少年也可以上大学。而爱丽丝被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录取,帕特里克也被华盛顿大学录取。查理说:“太激动人心了,真希望这些都发生在我身上。”最后他给无名氏写了最后一封信,坦陈他要同过去告别:“在高中之前,我的生活很不好过。是你给了我以光明。我知道有一天,这些都会成为往事,我们的容颜都会定格在老照片里,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他已经变得足够强大了。最后他还勉励青少年们:“我看见了,这一瞬间,你知道自己不是悲剧的主角,你充满生命力。我敢说,在这一刻,我们拥有无限。”
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有些日子非常难熬,也有些日子分外美好。但重要的是,如同查理的医生对他讲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从何而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去向何方。”是的,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里。壁花们,请走出自己的墙角,开始大胆地拥抱和接受自己的未来吧!
《壁花》作为一部青春励志电影,避免了过去青春题材电影当中一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和对观众的简单说教,因为这会引起观众天生的抵制情绪。而在探讨这些敏感话题的同时寻求一种趣味与真实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勾起观众的回忆和反思,带着观众进入到角色,从而对观众产生强大的情感冲击力。以平白的叙事方式讲述了通过努力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的深奥哲学原理。对传统的美国电影而言,它既有突破,又有继承。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对壁花的解释[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0318.htm.2013-06-15.
[2] 刘洁.浅析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传统因数[J].电影文学,2013(08).
[3]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2.
[作者简介] 李大国(1975— ),男,湖北武汉人,苏州大学双语词典专业201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华东交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词典学、词汇学及中西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