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忘情地读

2014-10-21刘艾东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2014年29期
关键词:大堰河有情韩军

刘艾东

听了很多的语文课,往往读得太少了,孩子们在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中,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这种“讲风”的盛行充斥在许许多多的课堂里。

想起了鲁迅先生和他曾经读过七年书的“三味书屋”,想起了那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他读书的样子真是令人赞叹——

“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想起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先生回忆恩师陈小溪这样教语文——

“在简要地讲解词语之后,他开始朗读或朗吟,读或吟到妙处就停下来,说一声‘妙啊一—嗯!他并不说出妙在何处,但从他那眉飞色舞的神态,从他那喝彩般深情的语气,知道他的心境已经化入诗中,深深地受到感动。此时的我,也无须追问妙在何处,感情同老师一起交融在诗中了。”

两位老先生真是可爱之至,真叫人敬仰,他们的课堂无法不让人喜欢,无法不让人心驰神往!这才是最成功的教法,这才是最高效的语文课堂!

记得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自失”一词意为“听得入神,忘了自己”,这个词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迅哥儿”渐近赵庄,还未看到社戏,只是刚听到声音时极为入迷、极其向往的神态,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的情状。我就想: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读课文也能到这种“自失”的程度,到这种忘我而又痴迷的程度,该有多好啊。所以——

语文老师啊,要忘情地读,要醉心地读!

怎样才能做到“忘情、醉心”呢?首先语文教师要沉醉其中,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其次朗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化身为作者,就当此文出自于我之口、我之心。我们内心一定要被文章的文字所深深地吸引,被那种魔力感召而不能自拔,才能读得入情入境,作者心中有情笔下才能有情,我们心中有情我们的朗读才能有感染力!

这不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高效语文课堂吗?在师生共同创造的忘情地读、醉心地读课文的“场”中,学生的语感形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了,对文章的观点、看法、感受形成了,原始的阅读的力量如此之大!

2001年11月,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在德州执教观摩课《大堰河——我的保姆》。韩军老师先范读了一遍,伴着哀婉悱恻的音乐,韩军老师用自己的朗读把全体听课的老师仿佛带进了那个冷酷如铁、黑暗如漆的社会,一起感受大堰河遭遇的酸辛与不幸,一起感受大堰河的慈爱善良与勤劳,一起感受艾青对乳母的怀念感激与悼念——读着读着,韩军老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伤感的泪水,几至于失声痛哭,台下2000多名听课的老师也流下了泪水,我真永远忘不了那个悲切的场景!韩军老师的朗读成了一首悼念乳母大堰河的挽歌。我想:

韩军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同大堰河一样勤劳、无私、慈爱,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生活的磨难,他是把自己当作了艾青,否则绝不可能有如此动人心魄的效果。

这就是最成功的语文课!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谓“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吧。

读李白的诗歌,我们就是具有天才想象、万丈才情的“诗仙”太白;读杜甫的诗歌,我们就是颠沛流离、沉郁顿挫的“诗圣”子美;读苏轼的诗词,我们就是豪放大气、智慧通达的苏轼;读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篇,我们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斗士鲁迅——

我们说语文课是生命课堂,我想: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度过的一段难忘的生命历程,也应该是教师人生中的难忘的生命经历,教师忘情地读、醉心地读,学生也愿意投入地读、忘情地读、醉心地读,用心灵去阅读心灵、用生命去感悟生命!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应该感到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與诗意,享受生命的绚烂与美丽。

语文老师啊,请忘情地读、醉心地读!

猜你喜欢

大堰河有情韩军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疫情无情人有情
红色警报——煤炭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离婚算算家务账
《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赏析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飞翔的树叶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