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赏析
2018-02-28韩雲鹏
“是出于感激的心情写的……我幼小的心灵总是爱她,直到我成年,也还是深深地爱她。”这是被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艾青在回忆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说的一段话。
诗人在创作回忆中说:“只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艾青在诗中开篇就大声呼告,“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依靠卖奶水、出苦力的贫穷劳动妇女,得到了艾青的尊重和爱戴,诗人在结尾直言不讳,直抒胸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在创作回忆中说:“只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在诗的结尾,诗人直言不讳,直抒胸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一个“敬”字,一个“爱”字,诠释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敬重和爱恋,艾青用饱蘸深情的笔触通过典型细节为我们展开大堰河平凡生活的画卷。
一、“手”:承载生活的艰辛
诗的第四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构成排比句式,展现出若干个大堰河生活的片段——搭好灶火、拍去灰尘、试尝饭食、端放酱碗、缝补破衣、替儿包扎、捉掐虱子、捡拾鸡蛋。大堰河在这飞扬的碳灰、乌黑的饭桌、破烂的衣服……贫困交加的环境中,又从事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饭、缝补浆洗、伺候夫儿……生活中的琐事都压在这个勤劳的妇女身上。这是一组放大了的特写镜头,诗人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把大堰河生活中的相关镜头组接在一起,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前四个片段”搭好灶火、拍去灰尘、试尝饭食、端放酱碗”更是可以连接成一个场景,大堰河像是机器人一样熟练地、不知疲倦地操做着一切。而后四处描写大堰河用那双手劳动的场景,虽是破碎的,但又似是欲言不尽,无数个大堰河辛苦劳作的场景在冲击着诗人的思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大堰河,这个平凡的贤妻良母,用她的双手,默默操持着家务,任劳任怨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诗人正是抓住大堰河“手”这一典型细节,虽然用笔着墨不多,但我们却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双被阳光晒黑、干燥皲裂、长满老茧的“手”。正是这样一双“手”,我们仿佛看到大堰河终日不知疲倦地劳作着,用她那如男人般厚实的大手承载着生活的艰辛。
岳南曾说:细节,是文学作品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作品的血肉。大堰河“厚大的手掌”和老舍的《我的母亲》中母亲“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手”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二人都选用相同的意象,在构建的显性矛盾之下蕴藏着能够引起读着共鸣的意脉,就是这样一双看似普通却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大手,像海浪一样渐渐蓄势,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勤劳质朴已不足以概括大堰河的品格。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诗中反复强调大堰河在辛苦劳作之后,仍无时无刻不在照料她的“乳儿”,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诗人把大堰河对“我”的照料写得具体形象,大堰河用她粗糙的大手,给我无限的温暖。这爱就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鲁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大堰河对他的“乳儿”如亲子般疼爱,这样跨越血缘无私的母爱通过“手”体现得淋淋尽致。
二、“笑”:感恩苦难的恩赐
大堰河在流干乳汁后,生活所迫,来到艾青家帮佣。诗人选取了生活中大量细节构成一组真实感人的画面,通过这些叙事性的语句,描述性意象,我们眼前呈现出大堰河一年四季辛勤劳动的身影,大堰河就是用这双抱过“我”的两臂为我们家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豆、收麦……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淳朴、宽厚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中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集中写出大堰河在“我”家帮工生涯。始终“含着笑”如陀螺一般终日忙碌着。大堰河一年四季承担着繁重的劳动与“含着笑”形成鲜明比较。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到“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某个突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个重点状态”,一个“笑”的细节,正是大堰河生活中的一个重点状态。
她的笑,已不是简单的情绪上的欢愉,更是蕴含着其深层意蕴。“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大堰河对我如慈母般地疼爱,“我”的离开让大堰河心如刀绞,而“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来到“我”家帮工,不仅能让拮据的生活有所改观,更重要的是能见到她的乳儿,她开心、快乐,这种开心是作为母亲的那种成就感,既是对她的一种慰藉,同时也是她的希望。一个“笑”的细节,写出了大堰河要求极低,在物质和精神上极容易得到满足,为了自己的家和乳儿甘愿付出辛劳。这是一种在艰苦岁月磨蚀下洋溢出的昂扬乐观的态度,把大堰河虽生活酸苦却不以为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说:“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伟大。”身为母親便是要承担起一切。大堰河知道,生活虽艰苦,但上天却恩赐给了她乳儿和儿子们,为了她的孩子,所有的苦难都微不足道。就像莫言所写的作品——《母亲》,“她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那首小曲儿,便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汉代刘安言:“慈母爱子,非为报也。”一个“笑”的细节诠释了大堰河的无私、坚韧、自我牺牲以及笑对生活的态度。
三、“梦”:封藏希望的甜美
诗中连用几个典型细节,忙切冬糖、贴乳儿画、赞美乳儿、梦做“婆婆”,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的真挚情感,尤其是“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这个细节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这个梦,写得真切、唯美、浪漫,但又令人伤感,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渴望有一天能像梦中一样,看见她的乳儿拜堂成亲,吃着喜酒,接受媳妇的拜叫。可这只是一个不能说出口的美梦,大堰河知道自己的身份,这只是大堰河可望不可即却又无法忘怀的美好希望。
“爱子心无尽”,一个“梦”,封藏希望的甜美,寄托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写,母亲面对“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获得幸福,为了这个梦想,她忍受着心灵上的“痛苦”,慰藉着儿子。
大堰河的梦,似真似幻,同时也是艾青对于大堰河的思念之情的高潮。透过诗歌进行情感逻辑的还原,这不同于“因为所以”般的理性逻辑,而是“无理之理”。对于大堰河本身,她用厚大的手承载生活的艰辛,用自己的生活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她对于乳儿的爱也是单纯的,并没有过多的奢求,从全诗来看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她只是默默的把“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墙上”、也只是“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所以,大堰河的梦更应该说是艾青的梦,是艾青通过大堰河“无理”的梦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在这里,大堰河和诗人的情感在此交汇,似乎是生死两别后的久别重逢。而且,诗中自第七小节开始,便转换成第三人称叙述,用“她”来客观的表达,这使得封藏希望的甜美的梦更加的真实、合理。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情厚意,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的紫色灵魂……呈给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诗人运用排比句式,再次直抒胸臆,表达对大堰河的崇敬与赞美,“紫色的灵魂”写出大堰河灵魂的高贵、伟大,这是对大堰河及大堰河一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热情讴歌。
“文乃性情之华。”张同吾在《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说:“《大堰河——我的保姆》最突出、最宝贵的特点,就是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艾青是如此的“敬”“爱”大堰河。而且从这几个典型细节中,我们看见诗人对大堰河高贵、圣洁灵魂的礼赞。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高中语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刘增利.教材知识详解(高中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4]孙绍振 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韩雲鹏,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