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4-10-21向乾坤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民办高校改革

向乾坤

摘要:民办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迫切需要改革,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优化实验项目、加强实验课堂的管理、问题启发式实验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改革

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十分重视实验课的教学。然而民办高校大多办校时间不长,实验课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需要改革之处,如实验项目需要优化、实验教学方法需要改革等等。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类、生物类、制药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才能更好的学习后续专业实验课程。近年来,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上不断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优化实验项目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多而杂,验证性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且出现很多实验项目不同,但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很相似的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充分训练[1]。因此,迫切需要对实验项目进行优化。

1.1 强化基本操作训练

合成实验中,往往包含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故有的老师会认为基本操作训练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在合成实验中训练即可。但是,合成实验中,往往因为时间较长,学生为了完成实验,往往忽视基本操作,造成学生基本不重视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很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习惯不好,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低下。因此,应该将实验的基本操作进行单独训练。可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分为蒸馏相关操作、重结晶和熔点测定操作,萃取和溶剂回收操作三个系列,进行三种系列的强化操作训练,为后续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1]。

1.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偏多,导致学生实验热情不高,实验积极性不强,实验动手能力得不到训练。有机化学实验在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后,就要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要怕学生对实验知识理解不透,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边做边思考边讨论,在综合实验中,学生带着各种问题去做实验,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老师可以及时的进行引导,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过一些综合实验以后,老师可以安排设计性实验给学生完成,设计性实验可以是老师们科研中的某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平时实验中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实验研究内容,通过设计性实验,更能锻炼学生实验综合能力。

1.3 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当前,人们在生活中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要有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在实验课堂上,要将这个“意识”渗透到实验的各个环节[2]。如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选择无毒试剂;在合成实验中,尽量做到微量化实验;在实验做完后,实验药品尽量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分类集中收集处理等等。

2.加强实验课堂的管理

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加强实验课堂的管理,保证学生的动手率,并加强实验过程的引导。

2.1 强调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3]就是要学生对实验在课前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照板书或者实验指导书死板地实验。预习要求学生了解三个方面的知识:实验要做什么,实验怎么做和实验为什么这样做。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是学生课前需要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问题,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做实验,或者在实验课堂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2.2 注重实验操作

实验课要加强过程考核,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訓练。现在的实验课堂,往往是2人/组进行实验,这样的话,就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虽然整个实验课都在,虽然也得到了实验结果,但很多情况下是合作者的成果。因此,实验课堂要加强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在实验课上,要不断地巡视课堂,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发现没有动手实验的同学及时提醒他做实验,老师一边巡视一边记录,实验课结束要对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从实验结果评价学生。

2.3 实验报告书写

常见的不合格的实验报告主要表现为实验报告要素不全、书写过于简单、照抄板书和抄袭其他同学报告等等。实验课上,要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课后对实验的总结,要反映出实验做了什么,要学会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最好能体现自己实验的思考过程。对于写得好的实验报告,要进行及时的展示,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对于写得差的或者抄袭的,要大胆进行批评,并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多向别的同学学习,告诉他们分析总结能力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常见的教学方式[4]是由指导老师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照着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是“依葫芦画瓢”,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去想着创新,碰到有机合成较长的加热等待时间里,要么聊天,要么低头看手机,这样的话,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堂就是个无效课堂。

问题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实验课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问题需要经过指导老师的精细挑选,一般主要是这几方面的问题:能够揭示实验本质问题;容易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学生容易犯错误的问题等等。当然,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经过预习或者实验过程中思考发现的问题。如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指导老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乙酸乙酯制备反应是个可逆反应,那么实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进行的?制备的乙酸乙酯如何提纯,如何检验?实验课上,同学们会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带着问题做实验,学生会想办法尽可能地控制实验条件来生成目标化合物,并进行提纯处理。带着这些问题完成实验,那么实验的目的就达到了,让学生对有机合成进行了练习,学生也了解到有机合成实验是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生成目标化合物,并对产物进行提纯处理和检验。

4.引入多媒体教学

有机化学实验按照内容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提取。无论对于哪部分内容,对于同一个实验来说,都不可能重复实验,那样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性质实验和合成实验也不可避免用到很多有毒有害试剂,并且对于重复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有机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教学[5],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PPT,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有不懂之处可以反复观看,然后再在实验课堂上规范操作,有问题还可以回去通过多媒体学习,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通过在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深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实验课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验课上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实验还是得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往往过于简单[6],主要通过实验报告成绩给出总成绩或者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给出总成绩,这些考核方式都不能体现学生实验效果的好坏和动手能力的高低,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实验成绩,因此,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

新的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要考察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含课前预习(占5%)、课间问答(占5%)、实验操作(占30%)、实验效果(占10%)、实验报告(10%)、实验卫生(5%)、实验思考(5%)。期末考试则采取实验操作(20%)加实验相关知识问答(10%)形式进行。

新的实验考核方式对老师实验课堂的管理要求很高,要求老师在实验课堂上,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还要详细记录学生每次实验课的表现,以备期末评分之用。新的考核方式改变了学生为了写好实验报告而做实验的不良习惯,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课堂,认真做实验,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6.结语

民办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改革的脚步一刻不能停歇,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和思考,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科研项目(2010093)

参考文献:

[1]苏文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4,7:45-46:

[2]查正根,兰泉,郑媛,等.绿色创新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6-141

[3]吴红梅,郭宇,张震斌,等.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独立创新意识[J].化学教育,2014,14:34-36

[4]胡耀云,吕仁刚,徐静.问题启发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化工,2014,43(5):181-182

[5]邱贺媛.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4,1:237-238

[6]田林,岳玮,吴琼.有機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河南科技,2014,2:271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实验民办高校改革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绿色化学理念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造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