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提问
2014-10-21张伟
张伟
【摘要】生命之初,我们每个人都不停地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为什么”式的提问似乎减少,但其实它只是如河流的暗河一样潜藏进了我们大脑的深层。从向外界探寻,转而反问自身。因为有些问题别人是无法帮你解决的,或者它根本就是你自己一个人的问题。那些有关智慧方面的问题,人类在无穷次的追问之后它们逐步显出端倪;而还有一些关乎情的问题,人类追问几千年似乎都不得其果。
【关键词】哲学;提问;情感聚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哲学溯源
哲学一词,从语源学来推考,就是由爱与智慧组合而成的。它要解决的是情、智的问题。哲学发展到当代,已从宇宙本体论、认识论向人学偏移。突破对智慧的单一研究,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空前重视是当代哲学关注的母题。
许多哲学家都把孤独当成人类最基本的存在状态。这也促使了许多文学家都将他们的思考融入了孤独的主题。比如作家余杰就曾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孤独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一个人心灵强大的表现,它应该是一种常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磨练自己的这种能力。孤独对于人类而言是永恒的,就像黑暗之于光明是永恒的,死亡之于活着是永恒的一样。曹文轩就是这样一个抒写永恒孤独的大师。选入语文课本的《孤独之旅》叙述的是因家庭破产而带来的孤独;《草房子》中秃鹤是被别人歧视而感到孤独,桑桑因不被别人在意而感到孤独。此外,还有一些是家庭破裂而造成的孤独。这些孤独都是人类成长过程中难免的,所以这些曹文轩笔下的孤独恰恰成为人物成长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作者往往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孤独。
而孤独一旦突破了一定范围,就踏入了病态。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表达了在元代文人无路可走的悲凉。正所谓天地无言,欲诉无语。鲁迅则在他的作品里创作了一组病态孤独的群像,如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过客、阿Q等等都是典型的孤独形象。这种孤独让生命萎缩,造成人的异化。孔乙己是迂腐的、祥林嫂是绝望的、闰土是麻木的、过客是矛盾的、阿Q是猥琐的。
为了改变这种病态的孤独,交流与提问就成了人类永恒的方向。
二、提问是为了教会提问
当空闲突然到来时,实际上许多人将会无所适从,他们对于自由简直感到惶恐,因为它预示着失去参照,失去方向。从牢笼里的家禽转变为旷野里的野兽,自由似乎来到,可是胃的空虚却导致了脑的空虚。
提问是掌握话语权的体现。可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统治者不愿意看到普通百姓的觉醒。他们以遵从传统、法先王之道为绳索,束缚自由思想的翅膀。科举制度逼迫知识分子“代圣贤立言”。儒学思想完全要求人们放弃自己思考的权力,再加上统治阶层的愚民政策,于是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而没有“我”的意识,于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只有“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做奴隶而不得的年代”。统治者根本不愿意让百姓思考、提问、质疑。故而由不允许思考最终不能思考,放弃思考,甘心做身体和思想的奴隶。
提问是思索的开始,提问是拒绝做思想之奴隶的一把利器。在课堂上我们或因传统的恶习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的重要性,或恐惧这把利器伤害了自身而不愿示之以学生。我们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划好的圈里找食吃,根本没想过圈外的事情,学生们看似是在思考,但只是跟着问题走,把一些知识塞进大脑而已。若要有所改变,只有像祥林嫂那样追问:人死后有鬼魂吗?而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提问,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这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提问的能力。通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给学生示范、引领,让他们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享受自由思想的快乐。
尼采说世界是表象的,而人类直观之下的表述,又是表象的表象,而求真是人类无法停止的本性,只有借助思考我们才有可能突破表象的表象,进而进入世界的表象,再有可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基于此,恩格斯称马克思的死亡为“停止了思考”。换句话说:停止了思考就是死亡。对,思考是我们存在的证明,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三、提问是为了聚合情感
在文学上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通常人们把文学看做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透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目的主要是获得“中心思想”,研究者们用这类概括性的术语对艺术品加以总结和抽象往往受到鼓励。这对语文教学实在是一个大敌,同时我以为这正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单调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何文章我们都喜欢归纳出个一二三,并作为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文学的情感熏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可是实际上我们通常都是以繁琐的分析替代其他一切的方法。说到这,我想提醒归纳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本身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就好像我们不能判定一部手机是不道德的一样,错误只在于运用者。单一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不了复杂的世界的。
至少情感是这个世界另一项很重要的东西。人类的活动如果没有了它,一切都将枯燥无比。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两个著名的例子,一直让我们所有的语文人津津乐道。一则是《咏雪》,讲的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另一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讲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两个问题之中都显示了提问者明显的情感倾向。而在如此问题之下,大家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正如陈日亮老师所说——以心契心。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如此提问,那么所谓的课堂气氛必将是令人欣慰的。
由此可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充满智慧挑战的“智问”时也请不要忘记提问的另外一面——饱含情感的“情问”。
参考文献
[1]勒内·韦勒克等.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刘义庆等.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编辑:马梦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