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身疾病预防实践中的应用
2014-10-21贺江雁范金琼
贺江雁 范金琼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给信,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医是我国重要的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为人们祛除病痛。“治未病”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一种较为超前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应用到患者身心疾病的预防当中去,建立新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满足人们对健康预防的需求。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175-02
当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医学已经朝着“预防发生”的超前治疗的趋势发展。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人口逐步老龄化的问题,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现有的“对症治疗”,即疾病发生后才开始治疗干预的模式必须有所转变,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治疗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的卫生医疗工作当中去。
1“治未病”中心思想
“治未病”,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由我国中医明确提出,集合了多种疾病预防以及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为身心疾病的预防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中医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义,即未病先治、既病防变以及愈后防复,与西医的整体预防理论相比,更加突出个体与发病的内因,注重患者的心情因素,强调防治一体,先防后治。
中医理论强调精神因素在疾病的预防和发生中的影响,即患者的精神状况对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如果患者额度精神过度活跃,超出了其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则会对其脏器造成损伤,形成疾病,喜怒哀乐都会对不同的脏器造成影响。
中医“治未病”在心身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2 重视“治未病”,开展心身疾病预防
心身疾病大多进展缓慢,而且没有较为明确的对症治疗方法,很难根治,对于此类疾病,预防工作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不断提升,许多人存在健康问题,心身疾病的预防得不到重视,仅仅停留在疾病治疗上,缺乏未雨绸缪的观念。治未病思想提倡对心身疾病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早控制,尤其对患者的精神诱因进行干预。比如,患者长期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带了的抑郁、烦躁、绝望等,亦或是丧失亲人所引起的悲愤、压抑、沮丧等,患者的心理自我调节体系被打破,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发泄而转变为屈服、逃避等情绪,诱发身心疾病。所以,对于此类疾病的防治应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同时强化健康宣教,提倡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适度享乐,正确面对处理外界刺激,保护自我的身心健康,帮助那些受不良情绪困扰的人们走出困境,消除和发泄其负面情绪,重新树立开朗、乐观的人身观,从根源上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
3 重视心身疾病的进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心身疾病的发生较为复杂,病程较长,且连续反复,难以根治。在这个阶段,如何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和进展是治疗慢性心身疾病的关键。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胃炎等心身疾病患者由于不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在自身行为、饮食等方面放纵自己,常常导致疾病的转移和恶化,多出现器官性的、系统性的病变,导致病情逐步恶化,甚至发生恶性癌变。对于此类患者,应向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到只有合理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结构并辅以规范化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此外,对于一些已发疾病的患者,医生要提醒他们重视已发生的疾病,不要因为没有较为明显的不适而不治疗,更不能抱着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的心态而耽误的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
注重预后防治,防止反复发病
患者大病痊愈后,不能松懈,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防治疾病的复发,加速身体的恢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仅仅疾病症状的消除还不能算作痊愈,还要通过一些调理、保健手段恢复患者的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复发。
4 结语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将优良的指导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与现代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建钧,黄明,周荣河.中医“治未病”的解读与健康管理的探讨[R].乌鲁木齐:第二届中国老年健康管理高层论坛,2009.
[2] 吴智惠,吴滨,曾清样.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100
[3] 王釗, 易宗春. 上工治未病: 预防药学的发展与 未来 [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 00 4 , 1 9 ( 1 13 ) : 2 .
[4] 尚敬红,董尚朴,张轶晖.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4):46.
[5] 苏云其美克.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中的应用[J].中医中药,2012,10(18):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