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锋小说特质的生成和转变
2014-10-21邓煜
邓煜
摘 要:中国先锋小说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本文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产生的背景入手,从内容和形式、精神特质上从横向来进行阐述,对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转型采用纵向方式以余华为例进行解读,最后,在先锋小说的出路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先锋小说 特质 转型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正像一个裂变的细胞,随时可能进行特质式的分裂活动。这种裂变从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现实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革命性变革;一是于现实主义之外进行的新的探索,这就是“先锋文学”的实验与生成。先锋文学大体经历了下面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1}
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朦胧诗潮
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现代主义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后现代主义
为了更好地抓住先锋小说特质的转变这一内核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横面重点讨论作为先锋主力军的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先锋小说,因为此阶段是其特质生成和定型的关键期,至于20世纪90年代在“危机”中实行策略转向的先锋小说,由于其创作作家群较为复杂,先锋小说的特质不再向单一点聚合,因此為更好地从文本基础对特质的变异进行探究,以余华为例,采用纵向探究。
一、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产生背景:在未来之光中挣扎
文学转型的契机深藏于现实之中,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时期,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彻底否定了“文革”,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正名。当时很多人猜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应续“十七年”时期的方向。然而,当这个方向刚刚被确认,旋即再次发生转弯:由“两个凡是”转向“思想解放”,由因循封闭转向改革开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如此社会背景发生的深刻改变下,文学也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位著名诗歌评论家指出,“新诗潮预示的是中国艺术悄悄开始的革命的最初信息”{2}。确实如此,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朦胧诗潮(如《迷途》《回答》《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的引领下,小说界也随之被几乎同时外来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所填充。先锋小说家们,如马原、残雪、陈村、余华、刘索拉、徐星,他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外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着先锋小说实验,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是改革开放初期步入社会的一代青年独特心灵的真实展示。
如此同时,社会中涌现出的通俗小说也冲击着先锋小说的实验。其追求“个人主体的寻求和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淡薄,它们重视的是‘文体的自觉”{3}。先锋小说自然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囿于这种影响,是继续在形式领域内寻求超越前模仿西方的诸种可能,还是放弃这种忍受,以大众为标尺调整自己的创作方位,便成为越来越分化的文学先锋非此即彼的选择。”{4}于是,在中国沉浸在一片未来之光时,先锋小说家们却陷入了挣扎。先锋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仿佛从异石中崩裂出来的。
二、文本形式与内容的特质:逃逸的游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挣扎中的先锋作家们的作品内容大多深奥难懂,叙事形式就像是作家们在智力上的一场博弈,他们将碎片式的叙事内容进行重组。先锋小说的创作实质上是先锋作家们在精神上的一场逃逸的游戏。
“重视叙述,是先锋小说开始引人注目的共通点;他们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5}然而,过分地去探索形式与叙事方式上的创新,先锋作家们都不免地渐渐走向了形式的疲惫。先锋小说主题逃不出“历史”“暴力”“色情”“灾难”“宿命”等,而且叙述方式上也是通过回忆、孤独、痛苦、痴想来表现。“先锋小说可以说是最无法经受整体审视和比较阅读考验的文本,在模式化方面,不仅与通俗小说殊途同归,而且毫无高明之处。”{6}形式与内容如此,因为这是先锋作家们的游戏。
残雪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她的先锋小说具有人在非常态下的梦魇感受,这构成了她小说里半巫半梦的幻象世界。然而,她的先锋小说深层次阅读可以发现仍然是一种自我的逃逸游戏。巫术在以往就被认为是一种游戏。以残雪《山上的小屋》(1985)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巫术游戏的先锋小说。小说开篇就描述了小屋的存在,但那是“我坐在围椅里,把双手平放在膝头上”{7}看到的情景。《山上的小屋》有五处与梦魇相关的叙述:(1)“你在睡梦中那么害怕,脚心直出冷汗。这屋里的人睡着了,脚心都出冷汗。你看看被子有多么潮就知道了。”(2)“那井底,有我掉下的一把剪刀。我在梦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它打捞上来。一醒来,我总发现自己搞错了……”(3)“母亲从门边伸进来墨绿色的小脸,嗡嗡地说话:‘我做了一个很下流的梦,到现在背上还流冷汗。”(4)“我打开隔壁的房门,看见父亲正在昏睡,一只暴出青筋的手难受地抠紧了床沿,在梦中发出惨烈的呻吟。”(5)“‘他,母亲指了指昏睡的父亲,‘梦见被咬的是他自己呢。”残雪的这篇先锋小说重视叙述,但是以上这些梦魇的描写完全脱离了常规故事叙述形式上与内容上的规律,打破了叙事模式的内部逻辑,看着上面的五段描写,让人毛骨悚然。这种在平常不可能看见或者感受到的场景是作者在面对现实的一种逃逸的回避。这正是一种恐怖的、逃逸的游戏。
此外,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的所见所闻的一切奇异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件、《现实一种》中山岗、山峰两家人猎奇残忍的举动、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中看似零散的片段、格非《褐色鸟群》中“‘我与那个穿栗色靴子的女人充满心灵感应式的一次次神秘相遇、迷幻般的雪夜跟踪以及有关无关的所有回忆”{8},都无外乎是披着不同颜色外衣的狩猎者。他们都在文本中进行着狩猎游戏,目标就是形式与内容上的探索。
三、精神:虚幻的富有
作为创作的主体,作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通过一定的叙述形式与技巧,作品背后总是暗含着某些作者想说的话,然而,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的“先锋性”精神特质就体现于“作者已死,仅剩文本”的特征。孤独、迷惘、痛苦、失望、不知所终的奋斗、挣扎成为先锋小说作家们手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的精神内涵。他们在进行了一场“纯智力游戏的碎片创新拼凑”后,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得到的只是精神上虚幻的富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先锋小说的创作偏离了本土文化的立场。恰恰与“寻根文学”不同,先锋小说由于把根扎在了国外的现代与后现代小说的种种方面之上,“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9}。这样必定会造成他们创造上精神虚幻的富有的假象。余华的初期作品《现实一种》(1985),整个故事读来让人觉得这是对传统历史、文化、道德强烈的“颠覆”意向。小说最后结尾处:
山岗身上最得意的应该是睾丸了,尿医生将他的睾丸移植在一个因车祸而睾丸被碾碎的青年人身上。不久之后,年轻人居然结婚了,而且他的妻子立即就怀孕,十个月后生了一个十分壮实的儿子。这一点山峰的妻子万万没想到,是她成全了山岗,山岗后继有人了。{10}
在一个大家庭里,如此兄弟家庭为消灭对方子嗣而互相残杀,最后得到的结局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延续血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嗣文化”“和”文化背道而驰。
第二,先锋小说的文学审美主体消失殆尽。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扁平化”“零度叙述”的倾向。“先锋派创作中,精神之维和深度意义的探寻遭到了唾弃,语言变成了能指的游戏,只有种种技巧和语言的玩弄,却抽空了惯有的思想意蕴和价值判断,造成一种真空感和削平深度之后的平面感。”{11}在中国第一次把“写人”改为“写事”的马原,就像一个“玩熟了智力魔方的小说家”{12}。他一面彻底地打乱了完整有序的情节模式,一面又巧妙地进行人工组合。另一位先锋作家余华在他的首部先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也表达出了一种“我”的扁平化的创作倾向来,故事中的“我”更像一个看客,没有生命、没有肉体,只是作者叙述的一个工具而已。
第三,先锋小说的价值意义消解。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先锋小说先后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个阶段。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小说价值意义的消解作用都是明显的。现代主义中,意义消解没有后现代主义严重,如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以音乐学院为背景,反映青年人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各人不同的追求和变幻不定的心态,从小说中还能看出对自我价值的寻求。然而在后现代主义中,“人完全已死”,他似乎已经洞穿世事,不愿再背负着孤独、痛苦无为的自救。如残雪在《黄泥街》中写道:“我曾去找黄泥街,找的时间真漫长——好像有几个世纪。梦的碎片落在我的脚边——那梦已经死去很久了。”{13}正如残雪所言,找不到了。因为梦已死去,意义随之消解。
四、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的转变——余华:特质转变的先行者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市场化,文学作为一种商品在社会中的利益性急剧凸显,通俗小说再次登上了文学的主舞台,以其取悦大众的故事模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取得了商品化的一次胜利,而80年代的先锋小说因其自娱自乐的文本和精神探索被消费者抛弃。在此时,余华作为先锋小说转型的典型再次站了出来,他创作的小说《活着》可以说是转型的典型代表之作。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在新的作品里一改他以往冷酷旁观的刽子手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温情的叙述者,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余华笔下也成功回归。
《活着》中,地主少爷福贵很喜欢赌博,后来他赌得一贫如洗,父亲也因此而去世。在这样的情况下,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城里求医,结果却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后来做了解放军的俘虏。回到家里后他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他们的儿女,女儿又得病变成了聋哑人,儿子则相安无事。于是他们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这只是他们家庭发生不幸的前奏。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最后死在福贵怀中;女儿凤霞是聋哑人,她的老公万二喜因为建筑施工失事被水泥板活活压死,凤霞也因为小孩难产而死;儿子有庆也因为县长的老婆生小孩难产需要输血而被活活抽光了血而死去。只剩下孙子苦根和福贵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然而孙子也因为吃了半锅豆子而撑死了。
小说中,生命中一次次的温情被现实无情地撕碎,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余华在这部小说中撕去了他冷酷无情的面具,开始以一个温情的叙述者的身份,以一种很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有着哲学生命意义思考的故事。
第一,温情的叙述、苦难的主题凸显。整部小说让人读后感到压抑,合起书本后有一丝的不快和沉重感。余华在这部小说里极力描写了苦难的主题,早期冷漠的叙述语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温情的话语。福贵在遭受身边的亲人接二连三地死亡打击后,仍然顽强地生活下去,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去注视人生,去化解痛苦,去直视生命意义的叩问。虽然小说也描写了暴力和战争,但是余华在这里已经剥离了暴力炫耀的成分,不再让人感到惊悚和恐惧。这部小说不再是叙述的游戏,而是直指对苦难命运的无言控诉!余华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出了一种悲悯的情怀,这是他先锋创作的一大变化。
第二,回归了现实主义叙述方式,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余华对里面的人物进行了典型化的塑造。看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完全看不出里面的人
物有什么个性,看到的只有四个字:血腥暴力。但是在《活着》中,可以明顯看出了主人公福贵的善良、宽厚、达观、坚韧和淡泊,也可以看到家珍的勤劳,凤霞的懂事明理以及二喜的踏实肯干,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文中没有了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丝毫痕迹,余华还原了生活,他用平常朴质的语言,流线型的线索结构,大大异于他之前的先锋小说的写作模式。
从余华的转型来看,先锋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特质核心是“向现实主义”的回归么?答案不尽然。在此时期,有一些作家依然创作出类似于80年代典型的先锋文学的作品来;另外,从文学的地域性来看,东部先锋文学在90年代渐渐消歇的时候,中国西部新进的小说家,如董立勃、风马、张存学、漠月等作家在悲情乡土、回眸历史的同时,对于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在精神进行了相对其他西部作家来说比较前卫的探求,使他们的小说表现出另一种“边地先锋小说潮”。
五、展望——未来先锋之路在何方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淡薄功名的清高之士,在时代转型的冲击力下,“他们表面上心甘情愿居于文学主流之外,从事远离世俗的纯粹文学实验的壮举,实际不过是一种
无可奈何的表演”{14}。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因此,在90年代先锋小说家们进行了策略的转换,虽然规律难以总结,但是总体来看,越来越向通俗小说靠拢。然而,作为先锋,他们更应该承担革新当代文学的重大使命。
从上文的梳理可以看出,先锋派创作的最初趋势是上的,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得后劲不足。这有其客观因素,有其先锋小说评论者数量不够,评论界热情下降等原因。而就先锋小说派自身而言,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内容的解构拆分,二是在精神上偏离中国的审美模式和审美价值。由此看,本人认为,作为先锋小说,减弱一些对形式的探索,重新召回“故事”和“意义”,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进行继承中的创新,或许更能重新焕发先锋小说的活力。
{1} 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的欢乐与忧伤》,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2} 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论新诗潮》,《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3}{5}{9}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第294页,第278页。
{4} 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文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208—209页。
{6}{14} 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第3页。
{7} 残雪:《山上的小屋》,《人民文学》1985年第8期。
{8} 格非:《傻瓜的诗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
{10} 余华:《现实一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 侯文宜:《当代文学观念与批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12}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13} 残雪:《残雪中篇小说选——新经典文库·中篇小说系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參考文献:
[1] 施津菊.先锋小说:意义承担的逃逸与游戏冲动的释放[J].文学理论研究,2008(3).
[2] 丘峰.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探综[N].文汇读书周报,1997(8).
[3]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作 者:邓 煜,华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当代小说。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