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性论思想视野的《教父》分析

2014-10-21高建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欲望教父人性

摘 要:人都存在欲望,可大可小,亦正亦邪。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长篇小说《教父》就完美地诠释了人性的欲望。基于人性论思想的视野,本文对长篇小说《教父》进行了深刻解读。在小说里,不管是对老教父维托·科利昂的刻画,还是对新教父迈克尔·科利昂的刻画,都离不开人性的根本——欲望——对权力的欲望。

关键词:人性 《教父》 欲望

长篇小说《教父》是一部经典的关于家族黑帮史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这部小说1969年正式出版,主要描写了1945年至1955年之间,意大利移民科利昂家族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之道,科利昂家族是五大黑帮势力集团之一,为了能够生存不惜进行各种残忍的攻略,用枪、用斧头、用刑具,最后在斗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实现了对美国黑帮势力的统一。在这部小说中充满了人性对权力的渴望,都渴望用权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

一、站在人性角度剖析教父的心理特征

马里奥·普佐的《教父》的独特之处,是作品挣脱了单一的刻画人物的模式,除了刻画了黑帮首领的个性外,还从人性、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着手,借助缜密的谋篇布局,紧扣老教父和新教父的亲情、爱情、友情,充分凸显了人性的两面性。

(一)对老教父的刻画 整部作品中马里奥·普佐重点刻画了老教父的家庭生活。老教父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桑尼很勇猛,但是刚愎自用,性格急躁;二儿子弗莱德很憨厚,但是胆小怕事,没有自己的主张;小儿子迈克尔有英俊的外表,处事也很稳重;小女儿康妮有美丽的外表、温和的性格,但偶尔有点神经质。在选择家族继承人上,虽说老教父认为迈克尔才是最佳的人选,但他并不想强迫迈克尔,只希望迈克尔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美国社会合法世界的上层人物。但这一切都在老教父的大儿子被暗杀之后改变了。当老教父知道自己的大儿子被暗杀之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儿女,他终于强忍着悲痛,与其他家族签订了“和平协议”。在作品里马里奥·普佐还详细描写了老教父收养乞儿汤姆·黑根的事,老教父虽然收养了汤姆,但是他都是以监护人的身份出现,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汤姆的身上,还时常叮嘱汤姆不能忘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一来,老教父不单单付出了自己的真心,也培养出了一名忠于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参谋助手。一方面,老教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树立了牢固的慈父形象,对养子循循善诱,树立了牢固的可敬可亲的长者形象;另一方面,老教父不断为家族的稳定和发展筛选并培养继承人以及党羽,树立了牢固的黑帮首领形象。这样,人性的两面性在老教父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老教父对友情有着深深的信任,他认为真挚的友谊能铸就坚实的防线,甚至比与政府的关系还要重要。在作品里马里奥·普佐借助叙述与议论的方式,对参加康妮婚礼的来宾做了详细介绍,刻画了老教父对朋友的慷慨,对友谊的重视,既存在真诚友善,也存在虚伪利用。老教父邀请的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人,这些宾客里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老教父的努力而走了红运,在这样的场合下他们称他为“教父”;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老朋友和老邻居,表现了教父的个性中不仅有着友善乐观,同时也具备意大利西西里后裔叛逆倔强的民族渊源。小说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教父反对贩毒害人,这也是对其社会公民良知以及某种正义性的完美展示。

(二)对新教父的刻画 在作品中马里奥·普佐强调新教父原来是一个热爱妻子、追求爱情的普通人,本性中并没有对权力欲望的狂热追求,他之所以不顾一切地成为新教父,完全是因为血缘关系以及家族亲情的呼唤。这种源于人性本能的东西,也使得原本令人反感的杀戮却得到广大读者的理解与同情,觉得他之所以要杀人,完全是社会的逼迫,杀的都是比他更坏的人。

在为了保护父亲杀人之后,迈克尔逃到了西西里,并且邂逅一位美丽少女,在婚礼之后,两人也非常恩爱,但是在妻子被炸死之后,迈克尔选择了报仇;后来又与凯依结婚,凯依却无法理解丈夫的内心与黑社会家族,婚姻的孤独、黑社会的残酷、官场的欺诈,使得迈克尔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挣扎当中,让人感觉到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两面性。《教父》的大结局是迈克尔妹妹的儿子在教堂接受洗礼,迈克尔成为外甥的教父。在庄严的教堂,在牧师问他以后不会做一切罪恶行为的时候,虽然他知道自己的手下正在解决对手,但是迟疑片刻之后,还是回答“是”。在圣水和鲜血的洗礼之下,作者将这个神秘冷血的黑道人物的人情味和含而不露的性格完美地烘托出来,让读者在理解、同情以及不寒而栗的氛围中徘徊。

二、小说《教父》中人性欲望的体现

(一)对权力的欲望是人性的本质

人的本性就是对欲望的追求。对于五大家族来说,尤其是对于科利昂家族来说,生活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里,都会渴望权力,渴望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希望自己活在他人的掌控之下,教父们是这样,不是教父的人也是这样,想成为教父的人更是这样。

在《教父》这部小说里,所有人物的欲望都是围绕“权力”展开,因为是黑帮史,在黑帮,只要有权力就有一切,甚至很多时候所谓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都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的。就如老教父对友情的重视也不免会掺杂一些利益因素进去。这就是身在黑道的无奈,就算自己不想争、不屑争,依然会被逼得走上争夺的道路。又如作品里的另一个人物索洛佐(五大家族的成员),他就找迈克尔谈过话,虽说话里都在强调他跟迈克尔父亲之间的问题纯粹是生意上的问题,但深入剖析,谁会不明白索洛佐内心那蠢蠢欲动的欲望呢?索洛佐的欲望就是想成为生意上的大亨,将金钱、名利都收入囊中。这就是人性的欲望,除了索洛佐之外,五大家族中成员都存在这样的欲望,这也印证了对权力的欲望其实就是人性的本质。

(二)老教父维托·科利昂的欲望

在维托·科利昂的字典里,他其实是信奉“良心原则”的。他大度、温和、仁慈富有同情心,他竭尽全力去适应当时社会的“游戏规则”。在马里奥·普佐的笔下,维托·科利昂和蔼可亲,在政坛和法律界他都有朋友,有关系;他也是善良、乐于助人的,在邻居眼里,不管是谁被欺负,只要那个“谁”是善良的,他都会出手相助,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解决所有问题,他就像是“正义的化身”。虽然老教父是黑帮的人,但他在遵循黑幫“游戏规则”的同时也能坚守自己的“良心原则”。迈克尔对老教父是这样评价的:“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只是有时候行事的方式有点独特罢了。”正是因为老教父维托·科利·克里昂具备这样的特质,他才能够带领自己的家族跻身于五大家族之列。老教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的责任和使命,既然拥有了这些权力和地位,就必然要保护自己的家族,不让自己家族的前途和命运落入他人之手。要生存、要保护自己的家族和亲人、要保护自己,老教父不得不走上黑社会的道路。这就是老教父维托·科利昂的欲望,他对权力有欲望、对亲情有欲望、对爱情有欲望、对友情有欲望,但他的欲望是充满爱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家族和亲人。

(三)新教父迈克尔·科利昂的转变

如果说老教父维托·科利昂的欲望是源于对权力的渴望和家族利益的追求,是自愿投入到家族事业的,那么其子迈克尔·科利昂的转变则是被迫的,他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父亲的期望、为了家人的生存,同时也是为了能在黑暗的社会里不被吞噬。

从小迈克尔·科利昂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虽说他知道自己父亲一直做着非法生意,但他从不参与,他只想做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他性格内敛,对家族一切事务都很淡漠,他想参军,想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即便这样会让他跟家里人的关系变得很疏离也无所谓。但事与愿违,但当他得知自己父亲中枪生命垂危的时候,他不顾危险去探望自己父亲,虽然他事先并没有参与过任何黑帮的勾心斗角,但是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却给对手摆了一道空城计。虽然保住了父亲的性命,但迈克尔·科利昂也因此被迫潜逃到西西里,这也是迈克尔·科利昂命运转变的开始。在西西里迈克尔·科利昂经历了五个月的流浪生活,在这五个月里他经历很多,跟自己妻子的生离死别、跟对手的奋力抗争……在这五个月里他将一切都看透了,正如小说中对他的描述:“在西西里,迈克尔·科利昂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们自己不奋起与命运作斗争,他们将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迈克尔·科利昂也懂得了老教父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至此,迈克尔·科利昂彻底转变了,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家人的生命安全,他一一除掉了自己的对手,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教父。

三、结语

在长篇小说《教父》里,不管是老教父还是新教父,他们在为自己家族奋斗、抗争的过程中都折射出了“人性”的影子。虽说是黑帮领导人物,但是他们并不是冷酷无情、残忍霸道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温柔、有自己的伤感,正是他们这种人性的两面性铸就了《教父》在美国黑帮小说界的坚固地位。

参考文献:

[1] 梁艳君.探析《教父》中教父的个性心理特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 刘佳佳.人性论思想视角下的《教父》之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3] 王林侠.从《教父》看人的欲望[J].科技资讯,2008(13).

作 者:高建梅,西北農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与科技英语。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欲望教父人性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段永平:从企业家到幕后教父
苏宁教父 张近东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