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文性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2014-10-21张杰冀婷婷
张杰 冀婷婷
摘 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研究为观察对象,以互文性为切入视角,在对比较文学和互文理论进行基本介绍的前提下,从互文性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两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互文性这一理论的应用可能做另一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互文性 比较文学 跨学科 跨国界 意义
一、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一词首先出现在法国。比较文学界里较为公认和统一的说法是:比较文学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兼文学批评家阿贝尔·魏尔曼(Abel Villemain)正式提出和使用的。1838年他在出版自己的讲稿第三卷序言上,正式用了“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大多数研究比较文学的学者认为:至此,比较文学才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1}
在其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文学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比较文学学派,他们自成一家,长期以来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争论不休。其中尤以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苏联学派为主要代表。
以实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法国学派倡导“影响研究”,代表人物有梵·第根、伽列、基亚等。他们强调文学之间的渊源、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法国学派有关比较文学的理论受到了以韦勒克和雷马克为主要代表的美国学派的批评。美国学派认为,法国学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他们所提倡的是没有直接影响的文学间的关系研究——“平行研究”。也就是说,任何可以拿来比较的文学现象,无论是一国与另一国之间的文学比较,还是一国与多国之间的文学比较,甚至文学与其他研究领域之间的比较都可以被囊括到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当中。相比之下,以维日·尔蒙斯基、米·阿列克谢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学派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为指导,将比较文学视为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领域之内。他们认为,比较文学应着重研究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与人类文学的共同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这里,我们并无意评价哪个学派的理论最为科学合理,因为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我们权且引用刘献彪在《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一书中的一段话来作为这一部分的结尾:“总之,从比较文学发展的趋势看,在进行长期探讨之后,目前可以说人们的认识基本上趋于一致,那就是比较文学是一门学科,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2}
二、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意为在编织时加以混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前苏联文学批评家巴赫金将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式小说,作者是以整部小说来说话,他是和主人公谈话,而不是讲述主人公。{3}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法国符号学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nsteva)在她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她指出“一个词(或一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的再现,我们从中知道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另一篇文本)……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4}。
“互文性”理论否认文本的终极意义,强调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多重性和派生性,重视批评解读之过程而非结果。其核心是每种文学现象绝非孤立存在,而是处于相互指涉、相互生发与演化的开放性的庞大网体中,文学现象之间、文学现象与非文学现象之间存在跨越时空的一种交流与沟通,交织着多种声音的回响和多重意义的叠变。{5}
简言之,互文性就是指在一篇文本当中融合和重叠了许多思想和内容,而这些思想和内容则源自或指涉其他文本。{6}互文理論更关心文本内容被组成的过程,十分注意文学与非文学的其他多种文化因素的关系,主张文学是通过文学之外的话语来进行思考的,从而大大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
三、互文性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以上是我们对比较文学及互文性理论的一个简要概述。从两者作为正式术语被提出的年代上来看,几乎可以说两者产生于同一时代。而且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均用于对不同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和考证,这就决定了互文性理论与比较文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互文性对明确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比较文学界里长期以来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争执不下,特别是法、美两个学派之间关于此的争论尤为激烈。而正是由于这种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长期争论使得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到了阻碍。因此,明确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无疑是促进比较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首要前提。
互文性理论强调互文性无处不在,即每个文本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总是与某些前文本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复杂的网络。互文性理论的这一特征就使得它不仅研究文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而且关注文学与非文学的其他多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文学的任务正是找出不同文学及与之相关现象之间的关联,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从中找出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各自的特殊规律。
因此,与其说互文性是对法、美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界定的批判和否定,倒毋宁说是对他们的综合、发展和统一。这将对明确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和促进比较文学研究的继续发展大有裨益。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综合、发展和统一并不是要把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无限扩大,最终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同,从而导致比较文学的消亡。因为比较文学研究毕竟是要与文学挂钩的,只要我们始终将比较文学的对象范围界定在研究不同文学之间、不同文学和文化之间的异同上就可避免在运用互文性理论时可能带来的这种负面作用。
2.互文性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比性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大问题。{7}因此对象之间可不可比、怎样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关系到比较文学方法论的问题。
有不少学者认为只有统一文化体系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才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体系的民族文学之间不存在可比性。这里主要指的是东西方文学之间是否可比的问题。按照互文性理论中“一切文本皆有互文性”,或是说通俗一些“文本套文本”的说法,我们可以确定东西方文学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存在着关联的。我们将己国文学与他国文学进行比较,为的就是找出二者之间的可比性,继而从另一种不同于自己的文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那么怎样来定位这个角度呢?首先就要有一个参照物。按照我国著名学者乐黛云的说法,就是要有一个“他者”或是“参照系”。她在《跨文化之桥》一书中指出:“要成为可比照的‘参照系,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差异,差异不仅是重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的外在参照,同时也是构筑人类和谐、宽容的生活,发展多元文化的必要条件。”{8}按照这种说法,具有巨大文化差异的东西方文化不正是彼此最好的“参照系”和比较文学研究得以施展拳脚的用武之地吗?而且事实也证明,东西文学确实有着割裂不开的联系。这种割裂不断的联系便体现了互文性理论所强调的“读者和批评家总能在作品中识别出文本与其特定先驱文本的交织关系”。这其中其实也就包括了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文学作品中相同的主题、母题等。
此外,互文性所倡导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传统的只看重作者与作品关系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无疑是一种补充发展。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应当建立在一种“互动认知”的基础上。正如乐戴云所说的:“互动认知本来就是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认知方式的全面发展必将使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研究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9}
实际上,不管是影响研究(法国)还是平行研究(美国)本身都带有偏重于强调本国本民族文学的优越性及对他国文学的影响的成分,从而忽视了他国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因而导致了东西方文学不可比的这种说法。而提倡平等、反对权威的互文性理论正是消
除比较文学方法论中这个弊端的有力武器。下面这段话正体现了互文性理论的这一主要特征:如果我们把小小的地球看作一个整体,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心态,那么,只要有益于发展自己文化的东西,都可那来利用,不必拘泥于它的原创者属于哪一个民族,不必计较它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更不必算计自己是“出超”还是“入超”。{10}而这也正是确定对具体作品使用何种比较方法以及比较文学“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任务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互文性对于明确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完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比较文学研究面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互文性理论无疑将会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促进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国际交流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到:由于互文性理论的提出时间还不是很长,因此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补充、改进和深化。而且我们还要防止由于过分强调互文性从而给比较文学研究带来负面影响的潜在可能。只有批判地接受、继承和发展互文性理论,才可使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1}{2} 刘献彪:《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第62页。
{3} 张杰编:《巴赫金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 费蒂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5} 徐学:《“秘响旁通”与西方的互文性
理论——兼谈对比较文学认识论的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84页,2001年第4期。
{6} J. Kristeva, Problémes de la structuration du texte, in: Théorie densemble, Collection Tel Quel (Paris, 1968), S. 297—316; deutsch in: J. Ihwe (ed.),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Ergebnisse und Perspektiven, Ⅱ/2(Frankfurt, 1971/1972), S.486.
{7} 陈、刘象墨:《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版,第21页。
{8}{9}{10}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29页,第30页,第70页。
作 者:张 杰,博士,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篇章分析、语用学與跨文化交际;冀婷婷,硕士,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