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4-10-21罗青青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手工活动数学教育实践研究

罗青青

摘 要:幼儿园手工活动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元素,有效地挖掘与利用这些数学元素,将易于唤醒和发展幼儿的数学意识。本文研究在手工活动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游戏,使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建构数学经验,提出了让小班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感知数学,对手工与数学的整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手工活动;数学教育;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1.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向于更紧密的横向联系

幼儿园的课程是一个整体,课程中各领域的相互渗透是课程发展的总方向。目前,中小学各阶段的课程研究也在不断拓展视野,探求课程的相互渗透,追求更加紧密的横向联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数学教育观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接受。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等,人们探索着用各种方式开展数学教育的研究。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在深入发展的同时开始横向拓展。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2.幼儿园手工活动中数学价值有待于挖掘与开发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专家学者不断研究“趣味数学”“渗透性数学”等多种数学教学方法,在各种研究中,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园手工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价值,泥工、折纸活动、装饰活动、废旧材料制作等,这一系列的造型活动中都蕴含了数量、排序、形状、空间等。但受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跨领域整合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跨领域的整合和跨领域的渗入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关于幼儿园手工活动与数学教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小班手工活动中数学元素挖掘与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智慧发展的源泉,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任何知识的发展源于动作。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主张在数学活动中提供一定的实物材料,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儿童自身的实践,逐步构建起抽象的数学概念。手工活动中丰富的操作材料以及对材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使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建立数学经验成为一种可能。

1.手工活动操作性的特点为幼儿建构数学经验提供了可能

皮亚杰曾经为教师提出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教师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皮亚杰首先强调的是数学学习中的实物操作过程。然而幼儿园手工活动是成人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他们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活动。这一过程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思想,手工活动中多种多样的自然物为幼儿的操作带来了丰富的材料,这些实物材料本身蕴含了形、色、质感、粗细、长短等數学属性,幼儿通过操作、加工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发现形状、大小、长短、数量、空间等变化,这一过程变化为小班幼儿构建相关数学概念的提供了支持。

2.手工活动是培养小班幼儿非正式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近20年来,关于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发展及价值的研究已引起了一些西方研究者的重视。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与日常生活情境类似的环境或者将基于情境中的非正式数学学习迁移到正式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儿童自发、自由的活动中,培养儿童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同时,能促进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正是这种情境之一。手工对幼儿来说是一项快乐的游戏,在手工活动中挖掘数学的教育价值,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在自然的游戏中“玩数学”。幼儿在手工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心情放松愉快,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数学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思维,这种抽象的概念性思维还只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手工活动融入数学能够让小班幼儿在具体真实的制作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变化,在轻松自然的游戏中感知数学。

三、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的实践

1.概念解释

手工活动是指利用手工工具对点状、线状、面状、块状材料进行撕、剪、贴、折、叠、塑等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发展。

非正式数学能力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的一种基本数学能力。儿童正式数学能力是一种关于数学知识的书面化、法则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日常生活中儿童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按照已有的相关经验,大量运用工具解决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非正式数学能力。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手工活动是以操作为主,而数学概念的构建也需要进行操作活动才能达到目标。结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创建情境性的非正式数学学习模式,让小班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做一做、玩一玩,在做做玩玩的手工游戏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的含义和本质。尝试通过对小班手工材料中数学元素的挖掘,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游戏,使幼儿在手工制作的自然情境中建构数学经验。

3.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的实践

(1)小班手工活动中数学元素的挖掘

幼儿园小班常用的手工材料有各类彩色纸张、橡皮泥、瓶盖、纽扣、各种珠子、瓜子壳、石头等各种自然物。和生活中的数学一样,小班的手工材料中许多自然物都蕴含着数学的价值,这些原生态材料本身的形、色、质感、粗细、长短等自然属性,有利于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和加工过程中感知量的变化。这些数学的知识隐含于手工材料之中,我们对这些手工材料中的数学元素进行合理的挖掘和运用,开展渗入于手工活动中的数学游戏,让手工活动与数学有机的整合,为幼儿的学习和感知数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①利用平面材料,感知形的特点及变化。小班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小班时期的幼儿对形的认知,主要是知道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常见的图形,能从生活中指认并找出这些图形,能对图形或事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小班平面手工的材料中往往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主要图形进行制作和加工,我们结合小班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规律,利用平面材料中隐含的图形元素,组织适合小班幼儿形状认知的手工活动,如整合小班的折纸游戏、剪纸活动、拼贴游戏等,使幼儿通过对纸张原有的形状的触摸感知了解图形,在对纸张的加工造型中感受图形的变化。

②利用颗粒材料,感知数的经验。在幼儿的手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颗粒材料,如纸片、瓶盖、纽扣、谷物颗粒、各种珠子、瓜子壳、石子等。在传统的数学活动中,幼儿通过摆弄这些颗粒学习计数。我们利用颗粒材料便于数数的特点,选用小班的泥工、装饰黏贴、小制作的方式,创设数学情境,一边做一做、玩一玩,一边数一数、变一变,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在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幼儿逐渐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③利用可塑材料,发展大小、长短简单的空间量的经验。儿童对物体量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的感知,如通过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感觉通道体验到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方面的特性。小班幼儿一般能区别物体的大小、长短等特征,空间量的感知是在不断的比较、排序过程中建立起来。手工活动的一些可塑材料,如纸片、橡皮泥、绳等在操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小、长短的变化,我们利用这些变化,又通过不断比较、排序,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量。运用手工可塑材料的制作,既发展幼儿的造型能力,促进手指的灵活性,又帮助幼儿发展空间量的关系。

(2)小班手工活动融入数学教育的目标设计

在小班手工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不同于单一的手工活动,活动中教育目标的制订除了要有手工本身的教育目标外,还有小班数学教育的目标。由于两个教育目标同时存在,在目标的制订和价值取向上,将不同于以往的正式数学教育。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以幼儿非正式数学能力培养的活动目标设计。整个活动以手工作为主线,以手工情感技能为主要目标,创设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手工情境中发现数量关系、形状、空间的变化,培养幼儿非正式数学能力。

第二类:以手工为载体实施数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以数学活动内容或目标为基础,以明确的数学目标贯穿整个活动,并能通过手工活动掌握一定的数学能力。

第三类:以巩固原有数学经验的目标设计。运用手工活动复习和巩固幼儿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手工制作情境中获得数学能力。

(3)小班手工活动融入数学教育的策略运用

幼儿在加工制作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材料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不同数量、质量、排列等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我们可以设置数学问题,培养幼儿数学意识;设计游戏情境,提供数学探索的空间;融入艺术审美,让幼儿体验数学美。引导幼儿在对物体施与动作的同时,进行反思和抽象概括,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思维能力。

(4)小班手工活动中的数学评价

评价是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小班手工融入数学教育的活动评价与传统的手工活动评价不同,在评价时还需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概念的情况以及幼儿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等。作为融合性的数学教育,在评价中更关注的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部分,也就是更关注幼儿手工活动中的数学学习。根据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小班手工活动的数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和游戏性评价。

(5)小班手工活动融入数学教育的活动延伸

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不断的实践操作和多种感官的体验中获得的。除了手工材料本身和手工制作过程中蕴含了数学的元素和价值,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也可以用来开发此类数学游戏。

四、结束语

幼儿园课程日趋综合性,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不再仅是从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和起点出发的专项活动,而是围绕着幼儿的生活,在整合式的课程载体下融入数学教育。幼儿园手工活动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元素,有效地挖掘与利用这些数学元素,将易于唤醒和发展幼儿的数学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艳云.教师在幼儿操作式数学学习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0).

[2]莊爱萍.走向审美的幼儿数学教育[J].教育导刊.2003(7).

[3]周欣.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朱家雄,等.皮亚杰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猜你喜欢

手工活动数学教育实践研究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例谈手工活动中环保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