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规律初探

2014-10-20蔡一歌娄卫海李伟凡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皮部顽固性皮肤病

蔡一歌,金 力,娄卫海,李伟凡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寻常性最为多见。目前中医对银屑病的辨证思路多以“从血论治”为根本,综合其他辨证方法整体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经过多种治疗,皮损仍长期反复难愈,发展成为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皮肤病病程日久,则可由经络入脏腑,临床表现出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和体征。因此结合经络理论,从经脉——脏腑的角度探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证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近年来,以经络脏腑辨证为依据,通过皮损所在皮部反推经脉脏腑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已在湿疹、痤疮、色素性皮肤病及红斑鳞屑类皮肤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1],但在寻常性银屑病研究中少见报道。我们于2011年3月~2013年1月对113例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主要皮损在十二皮部的分布部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将病程≥2年、经过2种及2种以上常规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面积占体表总面积2%~20%者定义为顽固型。共入选113例,其中男70例,女43例;年龄18~65岁;本次病程2~40年。中医辨证分型:血热证19例,血燥证71例,血瘀证23例。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4];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部分专家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科临床医师初步制定的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标准[5],以及基于生活质量的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类的中度银屑病标准[6]。排除关节性、脓疱性、红皮病性银屑病及并发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采集患者皮损图像,填写“皮损所在皮部研究观察表”(参照《针灸学》“六经皮部分布图”[7])(图1),记录皮损在十二皮部的分布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以频率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13例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的频率差异经χ2检验得知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465.47,df=11,P < 0.05)。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比例(各个皮部出现皮损的例数占总例数之比)达70%以上的皮部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皮部(99/113,87.6%)、足阳明胃经皮部(93/113,82.3%)、足少阳胆经皮部(90/113,79.6%)、足厥阴肝经皮部(87/113,77.0%)和足太阴脾经皮部(82/113,72.6%)(图2)。

图1 皮损所在皮部研究观察表

图2 113例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十二皮部出现皮损的百分率

图3 不同证型的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十二皮部出现皮损的百分率

分别对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患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的频率及百分率进行统计。血热证患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比例达70%以上的经络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血燥证患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比例达70%以上的经络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 ;血瘀证患者皮损在十二皮部分布比例达70%以上的经络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对样本率与总体率进行比较,3个证型皮损所在皮部的分布频率分别与总体分布频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热证与总体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5.68,df=11,P>0.05),血燥证与总体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2.71,df=11,P>0.05),血瘀证与总体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1.29,df=11,P>0.05)。3个证型之间即血热证与血燥证(Pearson χ2=6.23,df=11)、血热证与血瘀证(Pearson χ2=10.49,df=11)、血瘀证与血燥证(Pearson χ2=6.25,df=11)相比较,皮损所在皮部分布的构成比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3)。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白疕”与之相类似,赵炳南老先生认为“疕”者犹如匕首刺入疾病,可见此病之顽固[8]。慢性顽固的皮肤病不仅表现为皮肤的病变,还内达脏腑、骨髓,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机体多系统受累。正所谓“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根据中医学“久病入络”的理论,病久则气、血、痰、火、湿、毒等郁于皮之“络脉”,继之深入经脉、脏腑,表现出一系列脏腑、经脉功能失调的症状和体征,因此结合经络理论,从经脉—脏腑的角度探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证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1]。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所以十二皮部也是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在体表的反映[7]。

本研究通过观察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的皮部所在,分析其与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相关性,试图探索出该病与经脉、脏腑的相关规律,以经络辨证结合从“血”论治和脏腑辨证为思路,为今后完善银屑病辨证论治理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提示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皮损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肝胆经、脾胃经和膀胱经的皮部所出现皮损的频率较多。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气郁化火,必将木克脾虚。银屑病属身心疾病,发病前常有特殊紧张事件发生,神经精神因素对银屑病的影响及其两者相关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9]。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多数明显存在生活失意或工作不顺的因素,或者平素性格急躁、好强,亦或性格内向、抑郁,从而导致肝失疏泄、气血不足、血行不畅、肌肤失养[10]。基于对脏腑辨证理论的认识,我们于2008年~2009年对300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也提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中医学脏腑功能紊乱相关,尤其是“肝”生理功能的异常关系密切[11]。可见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精神和心理因素将是今后防治银屑病的关键,注重调肝经、畅情志,对进一步提高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脾主运化,在志为思。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胃互为表里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胃的生理功能。饮食不节,脾胃不和,脾虚不运,气血不和,脾土郁久必侮肝木,日久化热化燥生风,而致肌肤失养[12]。近年来研究表明,银屑病不仅是一种皮肤疾病,也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相关,是一种多系统疾病[13]。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超负荷的工作及过高的精神压力,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机体消化、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注意顾护脾胃,健脾调肝,也是提高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的新思路。

而对于膀胱的生理功能,不应单纯从“贮尿、排尿”的功能考虑,应将其所属的经脉置于其中全面认识。膀胱经与阳脉之海的督脉共同运行于人体的背部,得到督脉阳气的资助,故阳气最盛[14]。若膀胱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较多苦寒之品,伤及人体阳气,导致人体阳气不足,营卫失调、气化异常,亦会导致银屑病长期难愈[15]。因此注意膀胱功能的调节、顾护人体阳气,对于提高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同时,本次研究发现银屑病皮损的分布与传统“从血论治”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我们提出对于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要进一步注重调节肝胆经、脾胃经与膀胱经,在传统“理血”法基础上,加强“健脾调肝”、“顾护阳气”,是今后临床治疗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新思路。由于本研究观察病例数有限,亟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通过深入分析皮部所在,进而反推经脉脏腑,确定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的中医治则。

[1]蔡一歌, 金力. 十二皮部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现状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 5(5):282-284.

[2]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9.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99-300.

[4]赵金铎.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

[5]蔡一歌, 金力. 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4):500-502.

[6]Krueger GG, Feldman SR, Camisa C, et al. Two consider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their clinicians: what defines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psoriasis? What constitutes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hen treating psoriasis? [J]. J Am Acad Dermatol, 2000, 43(2 Pt 1):283-285.

[7]张吉. 针灸学 [M]. 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6-28.

[8]赵炳南, 张志礼, 孙在原.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3:200-202.

[9]顾军, 李慧. 精神紧张会带来银屑病 [J]. 医药与保健, 2009,17(12):58.

[10]王锁杏. 逍遥丸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顽固性寻常性银屑病26例[J]. 陕西中医, 2001, 22(12):733-734.

[11]金力, 姜燕生, 马一兵, 等. 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与中医学肝的生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 2(3):163-165.

[12]安军艳, 金力. 从脏腑论治银屑病的研究现状 [J]. 北京中医药,2010, 29(4):317-319.

[13]吴大兴, 吴丽峰, 普雄明. 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Meta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4):256-259.

[14]章增加. 论膀胱(经)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J]. 中医药通报, 2011, 10(2):29-31.

[15]肖莉, 王莹, 胡凯. 夏季养护阳气对银屑病的影响 [J]. 黑龙江中医药, 2011, 40(6):6-7.

猜你喜欢

皮部顽固性皮肤病
付于皮部浅刺针法理论探析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皮部浅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临床体会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