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居民分拣生活垃圾中有害物的调查分析——以聚氯乙烯废弃物为例
2014-10-18魏文昕
孙 烨,魏文昕
(1. 天津市耀华中学 天津 300040;2. 天津市南开中学 天津 300100)
0 引 言
生活中,人们对聚氯乙烯(PVC)废弃物司空见惯,在表观上和通常概念中都认为没有什么危害性。但如果你了解到 PVC的环境危害性,特别是在垃圾焚烧时它是生成二英的主要反应剂,[1-5]而二英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最强毒性物质,[1]可能就会用不一样的目光去看这些塑料废弃物了。每单位 PVC 噁焚烧所产生的二 英,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其他种类塑料、煤油、纸的几倍到几十倍。[6,7]噁露天焚烧或在填埋场自燃排放的二噁英,又是同量垃圾现代化焚烧排放二 英的几十倍到上千倍。[8,9]
聚氯乙烯类塑料在世界塑料总产量中占16.3%(2004年),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管材、薄膜、人造革合成革和各种生活日用品。2010年天津市生活垃圾产量为263万吨,其中塑料占15.1%,约39.7万吨。人均年产生塑料废弃物 30.7,kg。PVC塑料通常加有30%~50%的各种添加剂,成分复杂,分拣困难,加之加工成本高而经济价值低,在固废回收市场受到冷落。[10,11]这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环境安全的严重威胁。为从源头解决 PVC分拣回收问题,需要对有关环节进行深入考察。
1 调研过程
根据对 PVC环境危害性的研究,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垃圾分类是分拣有害物的基础。从 2012年中开始,对天津市的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和部分垃圾混投社区的不同年龄段居民,还有固废的管理、回收、中转、处理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天津中新生态城和北京朝阳循环产业园区等进行了调研。
接受访问的125位人员情况如表1。其中垃圾混投社区67人,实行垃圾分类社区33人,曾实行垃圾分类社区10人,专业人士15人。受访群体中有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56人(<20岁),中青年55人(20~60岁,包括专业人士),老年 14人。专业人士有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市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环境科学工程师、固废处理专业人员和环保组织人士。考虑到专业人士具有较多的环境保护知识,调研与评价基于天津本土,对专业人士和其他城市9名学生代表的访谈结果不计入对居民访谈结果的分析。
另外还对 14个塑料废弃物回收点进行了调查,了解PVC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情况。
表1 受访人员情况Tab.1 Overview of respondents
2 结果与讨论
2.1 居民对聚氯乙烯废弃物危害的认知
要做到从源头分拣聚氯乙烯废弃物,居民对其环境危害性的认知、分拣知识和意愿至关重要。调查表明,有约41.6%的人知道二噁英或二噁英的危害;有14.8%的人模糊地知道聚氯乙烯塑料和二噁英的生成有关系;有 23.8%的居民认为自己能够识别聚氯乙烯塑料,见图 1。但询问制塑专业人士,回答却是由于聚氯乙烯塑料加有各种添加剂而形态各异,单凭感官难以全部识别。进一步了解,认为自己能够识别聚氯乙烯塑料的居民,大多指的是灰色的硬聚氯乙烯管材,而不是包括薄膜、合成革、鞋、提袋、文具、各种箱包等的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全部。在有预拣工序的大型垃圾焚烧厂调研,发现能够辨识拣出的聚氯乙烯制品,大体也是这些灰色的硬聚氯乙烯管材。居民对聚氯乙烯塑料环境危害性及其与二噁英生成关系的猜测,大多是从它的“氯”字和多氯代物有毒出发。因此推动这一工作时,需尽量使用化学名称而少使用缩写PVC。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中学生即年龄<20岁的群体中,了解二噁英的危害和二噁英生成与焚烧聚氯乙烯废弃物有关的比例,高于受访的成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比例;具有分拣 PVC废弃物意愿的比例,同样高于成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图1 不同年龄段居民对聚氯乙烯塑料危害性及其识别的调研结果Fig.1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residents’ awareness of PVCs’hazard and their recognition(in different age groups)
2.2 居民废品回收行为的调查
废品回收可以成为分拣回收有害物的基础。所调查的居民中将可回收种类的生活废弃物收集卖掉的占总数的 90.1%。回答“不卖废品”的人多数是不打理家务的学生,只一人是年轻职业女性。其中纸类回收率最高,为 88.1%;其次是塑料,为 77.2%;然后是玻璃、金属和电子产品,分别为 57.4%、51.5%和33.7%,见图 2。因此可以认为,90%以上的天津居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资源回收工作。
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废品回收行业,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成为朝阳产业。如果将之列入固废或垃圾分类,我国的资源回收率超过50%,比例和回收项目种类都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注册的废品回收网点有33万个,其中2010年回收的塑料达 1,488万吨。整合这方面的资源和优势,肯定会促进我国的固废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事业。利用这一体系并加以政策扶持,是解决包括聚氯乙烯在内的环境有害物的良好途径。
图2 居民固废回收的调研结果Fig.2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residents’ behaviour on solid waste recycling
2.3 对居民分拣有害物行为的调查
关于有害物质的分拣,调查表列出了 3类物质:聚氯乙烯塑料、废电池和灯管类。居民分拣这些有害物的情况见表 2。表示愿意将这些有害物拣出的居民占 3/5;在一定条件下(如有回收点)愿意拣出的约占1/3;不愿意拣出的约占 1/10,见图 3。其中愿意分拣聚氯乙烯塑料的比例偏低,主要是对它的环境危害性认识不足。另外塑料制品没有统一的标识,聚氯乙烯塑料又存在识别的困难,即便居民愿意,也难以准确分拣。[12]为克服聚氯乙烯塑料难以识别的障碍,应建立统一的塑料制品标识法规。
受访居民中近一半有分拣有害物(多数是电池)的实践。而对于妨碍他们这样做的原因,76.2%的人认为是“没有回收点”,只有 11.9%的人是“觉得麻烦”。这表明天津市居民具有良好的环保态度和分拣有害物的行为意向。建立便捷的回收网络,设立奖励性措施,使居民切实感受到他们个人的环境行为对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会极大地提高居民分拣聚氯乙烯和电池、灯管等环境有害物的积极性。
图3 居民回收有害物的意愿调查Fig.3 Investigation on residents’ willingness on recycling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 结 语
从人们对聚氯乙烯废弃物分拣回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这一视角所获得的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居民的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行为之间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
② 聚氯乙烯作为一种“隐性环境有害物”,时常被忽视。
③ 调研中, 噁告知聚氯乙烯与生成二 英的关系和分拣聚氯乙烯能够减少环境危害后,受访者无一例外都表示愿意将之分拣回收。
④ 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面对面的方式是效果最好的。比如根据对聚氯乙烯塑料焚烧产生二噁英的量及其半致死量,在调研时进行宣传,对提高公众对聚氯乙烯塑料环境危害性的认识、强化居民参与分拣和回收的意愿,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⑤ 以往某些有害物回收项目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表明,如果居民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成效或在实施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对聚氯乙烯等环境有害物的回收一定要整体和各个环节设计合理,并且执行到位。
⑥ 我国的废品回收行业是养成居民生活废弃物分类习惯的土壤。加以整合、发掘利用和政策扶持,是解决环境有害物回收的良好途径。
⑦ 聚氯乙烯塑料识别分拣困难,而识别是分拣回收的前提,需要建立统一的塑料标识。
⑧ 中学生具备带动家庭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愿、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特别在中国“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国情下,是承担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居民环境素养提升的最佳群体。■
[1] K. Olive,P. Vermeulen,O. Hutzinger. Chlorodibenzop-PCDD/Fs and chlorodibenzo furans are trace compounds of fly ash and flue gas of some municipal incin-erators[J]. Chemosphere,1977(6):445-459.
[2] O. Hutzinger,M. J. Blumich,M. Berg,et al. Sources and fate of PCDDs and PCDFs:an overview[J].Chemosphere,1985(14):581-600.
[3] 徐旭,严建华,岑可法. 噁垃圾焚烧过程二 英的生成机理及相关理论模型[J]. 能源与环境,2004(4):42-45.
[4] T. Oeberg,B. Bergbaeck,M. Filipsson. Catalytic effects by metal oxide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in fly ash[J]. Chemosphere. 2008(71)6:1135-1143.
[5] E. Grandesso,S. Ryan,B. Gulletl,et al. Kinetic modeling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 and dibenzofuran formaion based on carbon degradation reactions[J].Environmental Sci & Tech. 2008(42)19:7218-7224.
[6] T. Takumi,M. Tetsuya,et al. Formation of dioxins by dioxin free fly ash as a calayst and relation with several chlorine-sources[J]. Chemosphere. 2000(40):1003-1007.
[7] M. Y. Wey,K. Y. Lin,W. J. Yu,et al. Influences of chlorine content on emisssion of HCl and organic compounds in waste incineration using fluidized beds[J].Waste Management. 2008,28(2):406-415.
[8] I. Michio,H. Ryozo,N. Peng,et al. Full-scale plant study on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dechlorination of PCDDs/PCDFs in fly ash[J]. Chemosphere,1998(37)9/12:2299-2308.
[9] H. Vogg,M. Metzger,L. Stieghtz. Recent finding on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PCDD/Fs in MSW incineration[J]. Waste Manage Res. 1987(5):285-294.
[10] 汤桂兰,胡彪,康在龙,等.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现状及问题[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1):31-35.
[11] 宋波,薛玲玲,龙凤,等. 北京市生活类废塑料产生特性定量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2):211-221.
[12] 阎蒙钢,汪晓玲. 塑料回收标志中的化学[J],化学教育,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