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汉砖文与《太平经》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情况

2014-10-16周建姣

关键词:论衡佛经用例

周建姣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关于“在”字介词用法产生的时代,学界的观点在不断修改。郭锡良先生曾提出,真正的介词“在”到汉代才产生,汉以后“在”成为介词“于(於)”的主要替代者。[1]但后来喻遂生先生指出,甲骨文里“在”已经用为介词。[2]张赪先生广泛调查先秦文献,也指出先秦时期“在”的介词用法已出现。[2](P10)

引进处所也是介词“在”的重要用法,这一用法最早见于哪个时代,喻遂生先生认为,甲骨文里“在”用作介词主要表对象,引进处所和时间的大部分用例仍可看作动词。[2]张赪先生广泛调查先秦文献的介词“在”,也主要针对“在”引进处所的用法。根据目前的调查,学界倾向于认为先秦时期“在”字引进处所的介词用法已经出现。关于“在”这一用法的使用情况,调查最全面的是张赪,从先秦到明代,可以说各时期的代表性语料和文献都做了详细调查。其他学者在研究中也多有涉及,如刘春凤调查过《论衡》及东汉佛经中“在”引进处所的用法。[3]徐朝红调查过南朝宋求那跋陀罗汉译佛典里“在”的使用情况。[4]这些研究很好地展示了引进处所介词“在”的发展过程。但是东汉的两种语料里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学界似乎注意得还不多,即出土实物语料东汉砖文及传世的道教典籍《太平经》。鉴于此,笔者对这两种材料中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查,以期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东汉时期书写、刻画或模印于砖瓦等建筑用材及陶质器物上的文字材料本文统称为砖文,具体包括瓦当文字、记墓砖文、买地券、镇墓文等。这些材料反映的基本是底层民众的生活及情感,有较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如20世纪70年代岀土于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东汉后期宦官曹藤一族)合葬墓地的曹氏宗族墓砖文,里边有相当数量是筑墓工人、带刑下级官吏在劳动之余有感而发随意刻写的文句,比较口语化。而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买地券、镇墓文一般岀自于中小型墓葬,起源于民间巫术,书写者主要是民间巫师方士(东汉中后期亦有“道中人”),用语通俗,口语性强,因此东汉砖文语料较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

而中土传世文献中,成书于东汉后期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由于主要在民间宣讲,所以语言质朴,用到一些当时的口语,可以为研究当时的语言实际提供重要例证。

一、东汉砖文

目前所见的东汉砖文中“在”引进处所共45例,全部岀自刑徒墓砖文,①1964年春汉魏洛阳故城(今河南省偃师县)南郊的东汉刑徒墓地出土了大批墓砖,刻写着死者姓名、死亡日期、生前狱所所在的郡县等等,是为刑徒墓砖文的由来。这批墓砖中,有纪年的年代最早为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最晚的是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如:元和四年三月□日六安舒鬼新犂错死在此下(刑徒墓砖文)。左部无任东郡濮阳完城日夏侯当延光四年九月一日物故在此下(刑徒墓砖文)。右部无任少府若卢髡钳尹孝永初元年五月四日物故死在此下(刑徒墓砖文)。

所有东汉刑徒墓砖文中,使用介词“在”的动词主要是两个:死、物故。《释名·释丧制》:“人始气绝曰死。死,澌也,就消澌也,汉以来谓死曰物故,言其诸物皆就朽故也。”可见,“物故”与“死”意义相同。砖文中出现28例“物故死在此下”的用法,“死”、“物故”在句中同时使用,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同义连用”。[5](P834)总之,句中动词全部是表“死亡”义的动词。指示代词“此”和方位名词“下”组成方位短语“此下”充当介词宾语,表示“死”发生的处所。东汉砖文中,介词“於”也用于引进处所,共5例,如:县官敢告东方吏事,生於甲乙,谋议欲来。(刘孟陵镇墓文)

介词“於”引进处所的用法见于同一篇镇墓文中,所在的句式也相同,引进动词“生”的处所,另外4例分别为“生於丙丁”、“生於庚辛”、“生於壬癸”、“生於戊己”,②按《汉语大词典》:古以干支与五行相配,甲乙配木,属东方。《淮南子·天文训》:“甲子受制,则行柔惠。”高诱注:“甲,木也。木王東方,故施柔惠。”丙丁配火,属南方。戊己配土,属中央。庚辛配金,属西方。壬癸配水,属北方。指生于哪个方位。

从东汉砖文中的用例看,引进处所时用介词“在”的用例远远超过“於”。

二、《太平经》

据笔者统计,《太平经》中“在”作介词引进处所20例,且有13例介引动词“转”的处所。例如:始萌於北,元气起於子,转而东北,布根於角,转在东方,生出达,转在东南,而悉生枝叶,转在南方,而茂盛,转在西南,而向盛,转在西方,而成熟,转在西北,而终(《太平经》卷四十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6]恶能自悔,转名在善曹中,善为恶,复移在恶曹,何有解息(《太平经》卷一百一十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一百八十二)?而《太平经》中介词“於”引进处所共261例,“于”引进处所4例。

可见,在《太平经》中“於”仍是最常用于引进处所的介词。《太平经》中的“在”主要用作动词,用作引进处所的介词不是“在”的主要用法。

如前所述,关于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学者做过详细调查。根据张赪先生的调查分析,先秦时期引进处所的介词主要是“於”,占了引进处所介词用例的绝大部分,“由、从、在”只有零星用例。[7](P41)西汉时期“在”的用例仍然很少,[7](P13)“在”只占引进处所介词总数的0.1%。[7](P47)到了东汉,介词“在”引进处所的使用频率有了提高,《论衡》中“在”占了引进处所介词总数的4%,东汉佛经中占12%,佛经中的变化体现得很明显。[7](P47)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非佛经类文献中“在+处所”的用例占引进处所介词词组的14%,佛经类文献中这一比率为16%,认为“在”已经迅速而广泛地使用开来。[7](P79)到唐五代,“在”引进处所占引进处所介词词组总用例的18%,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略有提高。[7](P129)到了宋代,“在”的使用频率进一步提高,在引进处所的介词中,“在”成为除“於”之外最常用的介词。[7](P181)到了元明时期,在引进处所的介词中,“在”成为使用最多的介词,在各类文献中均有大量用例。[7](P218)可见,引进处所的介词,总体上呈现“在”替代“於”的趋势。而且自东汉以来,“在”的用例在不断提高。

就笔者调查的两种材料来说,从时间上看,迄今所见的东汉刑徒砖文,年代最早的是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最晚的是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和《论衡》的年代大致接近。③《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太平经》为东汉道书的合集,时间跨度较大,大约成书于东汉后期。[8][9]

为了更好地体现前文所言介词“在”引进处所的用例不断增多、逐渐取代“於”的趋势,同时更好地观察东汉砖文和《太平经》中这一用法“在”的使用情况,现将各时代文献中“於”、“在”的使用情况列表进行对比。因为西汉之前“在”的用例极少,而自东汉开始,“在”的用例不断提高,所以列出东汉至元明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表1 东汉至元明时期文献中引进处所介词“於”和“在”使用情况对照表

① 《论衡》的统计数据引自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第71页。刘春凤硕士论文《〈论衡〉与汉译佛经介词比较研究》的统计结果有所不同。刘文统计,《论衡》中引进处所的介词“於”807例,“在”55例(见P10-P19)。② 此为张赪根据东汉七种佛经材料得出的统计数据。另刘春凤据东汉34种佛经材料统计的结果是“於”857例,“在”307例(见P10-P19),比率为100:36。③ 张赪调查的魏晋南北朝佛经类文献包括《贤愚经》、《杂宝藏经》,非佛经类文献包括《洛阳伽蓝记》、《搜神记》、《颜氏家训》、《世说新语》。④ 张赪调查的唐五代时期文献包括《敦煌变文集》、《王梵志诗》、《祖堂集》、《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汉以来,介词“在”引进处所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多,到元明时期,“在”的用例超过“於”,成为引进动作发生处所使用最多的介词。本文调查的两种材料中,《太平经》里“於”与“在”的比例和《论衡》里的相近,同先秦和西汉时期的文献相比,“在”的用例有了很大提高,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较符合上述规律。但是东汉砖文里,“在”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於”,甚至比元明时期“在”的使用比例还高,看上去非常特殊,这是什么原因呢?前文已经提到,东汉砖文中“在”引进处所的用例全部岀自刑徒墓砖文,虽然有45例,却出自同一句式,材料并不具广泛代表性。而且据有纪年的刑徒砖文看,从东汉永平五年到熹平元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刑徒砖文固定用“在”引进处所,可能是特定语料习惯说法的缘故。如果据此判断至此时,在某些口语中也许“在”已经占了优势,似乎还不雄辩。

[1]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

[2]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J].古汉语研究,2002,(4).

[3]刘春凤.《论衡》与汉译佛经介词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4]徐朝红.求那跋陀罗汉译佛典介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5]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刚.论《太平经》为汉代道书之合集——兼与金春峰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93,(3).

[9]刘昭瑞.《太平经》与考古发现的东汉镇墓文[J].宗教与考古,1992,(4).

猜你喜欢

论衡佛经用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论衡》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