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2014-10-16秦炜颜翟晓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利胆坏死性移位

秦炜颜 翟晓峰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甲乳外科 226001

有关资料表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破损的肠道屏障入血,继而形成全身感染与脓毒血症。因此抑制这种细菌移位对于控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文献表明,参附注射液[1]以及清胰利胆颗粒[2]对于这种细菌移位作用有着较好的抑制效果。笔者通过对人造ANP大鼠模型进行药物实验,观察对比参附注射液与清胰利胆颗粒对于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60只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由复旦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在150~250g之间。将这些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这四组大鼠的性别、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药品 牛磺胆酸钠(美国SIGMA公司出品,批号:SL04204),氯胺酮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0021104),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664),清胰利胆颗粒(吉林省抚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4308)。

1.3 试验方法

1.3.1 动物模型的建立。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参附注射液组以及清胰利胆颗粒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进行假手术,腹腔注射氯胺酮(120mg/kg)进行麻醉,后用酒精对腹部进行消毒,消毒3次后对大鼠进行手术:开腹,找到胰腺,翻动胰腺5次后将其放回原位,仔细缝合腹腔,注意手术需要在完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ANP组、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大鼠进行ANP造模,造模方法如下:麻醉、消毒与开腹过程与对照组相同,待找到胰腺后将牛磺胆酸钠(3mg/kg)注入胰腺被膜下,注射3min后即可发现大鼠胰腺有充血水肿的征象,造模完毕关腹[3]。对照组与ANP组于术后6h与12h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2ml/kg)作为对照,参附注射液组于术后6h与12h经皮下注射参附注射液(12ml/kg),清胰利胆颗粒组于术后6h与12h经皮下注射清胰利胆颗粒液(250g/L,12ml/kg),注射完毕后继续喂养。

1.3.2 细菌培养。于18h后初死大鼠,收集下腔静脉血与腹水。在完全无菌的条件下取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置于生理盐水中研磨呈悬液。将所制标本放入35℃的温箱中进行培养。1d后统计细菌生长情况,计算每ml标本的细菌数。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得知,对照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四组大鼠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统计结果(±SD)

表1 四组大鼠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统计结果(±SD)

肠系膜淋巴结组别 n (×103/g)腹水(×109/ml)下腔静脉血(×109/ml)0.13±0.06 ANP组 15 359.73±43.87 1 390.76±139.43 878.43±117.46参附注射液组 15 59.52±14.75 387.98±72.09 256.64±54.64清胰利胆颗粒组 15 61.98±15.25 392.58±73.40对照组 15 33.56±12.98 0.04±0.01 261.36±55.87

3 讨论

目前国内学者认为本病病理生理学变化为胰腺自我消化形成的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炎性介质与其他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聚集,对体内各脏器造成破坏。其中肠道首当其冲,表现为肠道黏膜结构破坏,继而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肠道的屏障功能受损,大量细菌入血播散至身体其他脏器,引起全身感染、脓毒血症,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参附注射液为参附汤加工提炼的产物,其成分有乌头类生物碱与人参皂甙。可以改善肠道的微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降低肠黏膜的损伤[4],因而对于防治上述细菌移位作用有效。清胰利胆颗粒可以有效地保护胰腺细胞,抑制炎性介质的作用,减轻内毒素血症,同时还具有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道蠕动,抑制细菌异常繁殖等作用,故可以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

从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得知,参附注射液与清胰利胆颗粒可以有效地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细菌移位。

[1]张红,毕旭东,葛春林,等.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5):485-488.

[2]肖青川,兑丹华,兰天罡,等.清胰Ⅱ号颗粒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0):905-908.

[3]谷俊朝,秦兆寅,王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损害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15(3):395.

[4]刘先义,胡刚,夏中元,等.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4,32(2):83.

猜你喜欢

利胆坏死性移位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球罐整体移位吊装技术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利胆退黄夸茵陈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