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涮锅子
2014-10-14罗澍伟
罗澍伟
在老北京,“涮羊肉”多半属于商业用语,比方立秋一过,羊肉馆便在门前立起了水牌:“新添火锅”、“新添涮羊肉”等等。可在老北京人嘴里,却管火锅叫“锅子”,管吃涮羊肉叫“吃涮锅子”或“吃锅子”。其实,锅子的内容远比涮羊肉广泛,涮羊肉不过是其中的最普通、最广泛和最有味儿的一种。其他尚有什锦火锅、三鲜火锅、白肉火锅、猪肉火锅、菊花锅子等等,不一而足。
火锅,当年是北京人的秋冬美食,上自宫廷,下到百姓,莫不以食此为快。特别是数九隆冬,或三五知己,或合家团聚,围坐一起吃顿热气腾腾的涮锅子,暖若阳春,不仅是口福,且可尽享亲朋之乐。“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火锅的来源,其说不一,早的说源自远古,晚的说源自忽必烈。还是民国年间著名掌故学家徐凌霄(一士)在其《旧都百话》中说得好:“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其实,我们今天吃的火锅,不如说源于清代的北京更为确切。
北京的火锅,不仅是味美的节令食品,更是宴席中的礼遇。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膳品中的首位便是火锅,只不过按档次有银、锡、铜及羊肉片、猪肉片之分罢了。
有清一代,无论宫廷也好,饭庄也好,家庭也好,火锅只是饭桌上的组成部分,而不像后来的涮羊肉那样,成为进餐桌的主体。以丰盛的“官席”而论,席面上的荤素冷热多至五十余品,仅在冬季才加上什锦火锅。再者,当时虽有经营火锅的饭馆,如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聚宝堂,就以一品锅闻名,但还没有专营涮羊肉的。
那时北京人的习惯是在家中享用火锅,锅子料以炉肉、丸子为主,还可加上熏肉、酱肉或熏鸡、熏鸭以增加香气;高汤用真口蘑、川冬菜、羊尾巴油和葱姜熬制,肥美无比,“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自投之,俟熟而食”。
什锦火锅通体为景泰蓝制,各种酱熏肉片整齐码在锅子周围,造型漂亮,下垫酸菜、冻豆腐和粉丝,锅开后直接上桌,类似一道高档汤菜。三鲜火锅以鲜冬笋和崇文门所进银鱼、紫蟹为锅子料,打开上盖,鲜香四溢,是冬季火锅的珍品。菊花锅子多为重阳雅集而备,锅子料是鲜鱼片、鲜鸡片和鲜腰子片(据“北京通”金受申先生说,切鲜腰子片一般是从头竖切,但内廷切羊腰子却为横片,涮起来片大鲜嫩,是当年大阿哥溥儁跟他说的),锅开后撒上白菊花瓣,以汤取胜,当是酒锅子的变种。
从清代到民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还是羊肉火锅。这种火锅紫铜挂锡拉里,为的是加酸菜后汤不变色。锅底儿只需葱姜和大虾米(海米)即可,羊肉片随处可买,蘸料可自行调制。在家吃涮羊肉的好处是自由自在,比如,除了涮羊肉片,还可以涮羊油片,吃起来鲜嫩过于羊肉,而且没有想象中的油腻感。除了酸菜、冻豆腐和粉丝,也可涮大段的香菜,滋味清香,十分爽口。再来个芝麻酱烧饼,煮上一小碗绿豆杂面,酒足饭饱,惬意之极。
然而要想真正吃出涮羊肉的滋味,却非去饭庄子不可。为什么呢?一是那里的羊肉质量好,所选皆为上脑、三叉、磨裆等精品部位,再经冷冻紧压方能上墩,出肉仅为整羊的四成左右;二是切片的刀工好,虽薄如纸,但又无不完整,一斤羊肉能切出80片来,片片断丝,据说当初的切片师傅均由山西请来;三是调料好,多系订制或秘制,口味极佳,自然是家里赶不上的。
北京最早经营涮羊肉的,是前门外的汉民馆正阳楼。然而真正使涮羊肉驰名京华的,还是1914年开业于北京东安市场的东来顺。
东来顺创始人丁德山,回民,原籍河北沧州,初在东安市场摆粥摊,稍有积累便开了个羊肉馆,同时承袭了东来顺粥摊的字号。
当年北京的饮食习惯以羊肉为主,“爆、烤、涮”又是应时的佳肴。东来顺开业后虽然三者兼营,但爆、烤之类经营者多,且不乏名店,别树一帜的市场空间已然不大,于是便在“涮”上做足功夫。
比如每逢入秋,东来顺自行选购活羊交人养肥,入冬后进入涮羊肉旺季再行宰杀,最好的部位留作自用,其余发售羊肉铺。为切好肉片,东来顺不惜重金聘来正阳楼的师傅传授技艺,由于片薄肉嫩,一烫即熟。在调料方面,特制铺淋酱油,每值夏季晒酱即摊于锡镴铺上,收取流出汁液,再加甘草、桂皮、冰糖进行提炼。腌制韭菜花时加入适量酸梨,以使味道酸甜可口。腌制糖蒜,必取夏至前两三天起出的六瓣蒜头,经去皮、卤泡、装坛、倒坛、放气等工序,历时三个月,方能上桌。同时,还创始了火锅烫大白菜的吃法,备受顾客欢迎,流传至今。
一则记载说,北京“昔为皇都,豪华素著,一饮一食,莫不精细考究;市贾逢迎,不惜尽力研求,遂使旧京饮食,得成经谱。故挟烹调技者,能甲于各地”。我想,这也正是老北京的涮锅子,至今仍能广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