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保健话节气
2014-10-14严苏纯
作者简介:严苏纯,女,中西医结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联亚健康协会理事。长期从事亚健康临床咨询及应对策略指导、肿瘤的姑息疗法、肿瘤放化疗血象的保护、中药对造血调控的研究。
【气候特点】
每年10月23日前后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秋季到冬季的过渡。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分别表示豺狼开始捕获猎物,把猎物贮藏起来,以便安然过冬;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蜷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习俗由来】
霜降节在民间有很多讲究,以祛凶迎祥,求得生活顺利、庄稼丰收。例如,山东烟台等地,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广东高明一带,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当地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如史料记载,明代皇帝要在重阳节到兔儿山(北京中南海西南)登高赏秋,吃迎霜兔肉,饮菊花酿酒。所谓“迎霜兔肉”就是经霜(即霜降)的兔子肉,据说此时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厦门民俗在霜降节气之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
【精神起居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总结,也是对养生学的一个概括。所谓“豺乃祭兽”就是指到了霜降这个季节,食肉的野兽都要把狩猎的兽肉收藏起来为冬季做准备,也就是说只要秋“收得好”,严冬才能安然度过。
霜降节气俨然是一片肃杀之景,此时应保持良好的心境,免除触景生情,悲忧于怀。敬畏自然、赞赏自然是秋季养生应该持有的心态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外出锻炼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膝关节、腹部、肩关节、颈部和双脚。
【饮食养生】
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尤其是富含淀粉的蔬菜,霜降后吃起来是甜甜的。其实,这是植物度过寒冬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到了冬天,为了使细胞不被冻坏,细胞中的淀粉在植物体内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变成麦芽糖,麦芽糖再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细胞的水中,有了葡萄糖的水就不易冻结了。这样蔬菜中的细胞就不会被冻坏,便可以安度严冬了。由于葡萄糖是甜的,所以青菜、菠菜、白菜、萝卜等冬季吃起来味道甜美。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心、肝、脾、肺、肾)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原则,此时要以平补为主,尤其要以健脾胃、补气血为主。由于寒冷的刺激,易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另外,由于寒冷时人的新陈代谢增强,胃液和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因而食欲增强,进食量也随之增加。亢奋的食欲,秋季丰富的美食,消化规律紊乱的胃肠成了一对矛盾体。以前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患者极易旧病复发。无“老胃病”的群体也会因为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出现胃胀、胃痛、腹泻等。因此,益气健脾是本节气的摄生要点。
俗话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秋补”比“补冬”更要紧。到了这个节气,牛肥羊美,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煲羊肉汤进行饮食秋补,佐以姜、枣、葱白、当归、黄芪等补气益血、健脾的中药饮片,男女老幼均可食用。此外吃“迎霜兔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兔肉低脂高蛋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可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尤其适合糖尿病人。霜降也是吃柿子的大好时节,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因含碘量高可辅助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干制柿饼、柿霜(成熟的柿子经过日晒夜露,久之表面渗出一层白色粉末,含有甘露醇、葡萄糖),都可配置药膳,辅疗咳嗽。但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舌苔厚腻、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季节好发病及认识
误区】
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保暖成了该季节的重要课题。俗话说“寒从脚入”,御寒就从脚开始吧。热水泡脚是个不错的选择。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也是每晚必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可见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足浴保健疗法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疏通腠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黏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了解了足浴的原理后,再来说说足浴的注意事项。生活中,有些人习惯在泡脚时把脚泡得通红,并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事实上,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腺,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本节气养生提要】
1.登山观枫,游园赏菊,平稳度秋。
2. 浴足温阳保健康。
3. 秋收是冬藏的依靠。
【本节气足浴攻略】
足浴时最好先用沸水沏药的蒸汽熏蒸足底部五六分钟,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洗,水量最好到小腿肚子。蒸汽熏蒸是将蒸汽把足部的毛细血孔扩张,使药的有效成分充分地通过毛细血管给穴位供药,再经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疗效。
1.保健足疗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伸筋草15克、酸枣仁15克,煎汤凉置40℃浴足。
点评:该配方具有活血化淤、舒筋通络、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2.失眠足疗配方:吴茱萸40克、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点评: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药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