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问》看屈原价值观念的困惑
2014-10-08郑亚辉
郑亚辉
摘要:《天问》是屈原的一篇难以理解的诗作,作者在诸多的问题中提出了对于传统的宇宙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怀疑与思索。基于此,从屈原的价值观入手,通过对其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困惑的分析,揭示屈原在《天问》中所反映的问题——道德追求的价值意义何在?
关键词:屈原;天问;价值观;困惑
中图分类号:I207.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34-02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的奇特之作。全诗共374句,1 553个字,大都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全诗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其主要揭示了屈原对传统的自然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怀疑与困惑。作者以《天问》为题,就是要向天追问:宇宙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社会发展与更替的最终依据是什么?人的道德追求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何在?屈原在向天发问的过程中,既表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极端矛盾与痛苦。《天问》的内容宏博、思想深邃、极富哲理,称得上中国古今第一哲理诗。历代学者虽穷探深究,但仍有不少难解之处。这不仅是因为其思想内容的复杂深刻,诗歌形式的独特,而且也有大量文献的不足等原因。现代学者研究《天问》的重点大都落在屈原的唯物宇宙观,以及他对天命观的怀疑和否定。而对诗中所反映的人的道德价值冲突与困惑的研究却欠深入。那么,屈原的价值取向的困惑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呢?本文从屈原内心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屈原的价值观念
弄清屈原内在的价值观念,需要追溯到屈原生活的时代。屈原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时代。法家“务力”、“法治”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为统治阶级争夺天下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经过孟子和荀子阐释和发扬的儒家学说仍然成为当时的显学,他们发展了道德仁义的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大部分文化人内在的精神价值基础。虽然这套理论不受国君们的欢迎,但它仍然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留下了希望,特别为人格的完善与超越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源泉。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屈原的内心所想自然变得繁杂。屈原博闻强识,才华横溢,又与楚王同宗,因此他渴望建功立业,帮助楚王一统天下。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因而法家的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也成了楚国进行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参与者。屈原虽然积极主张变法并热情洋溢地投身于变革之中,但是他时刻没有忘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他崇尚三王的美德和那时和谐的秩序、淳朴的民风,认为真正美好的社会图景应该是那样的模式。因此屈原的内在的价值取向仍是儒家的,他认为,人的道德价值的完善才是人存在的根本意义与价值,这为屈原后来的政治遭遇和思想困惑埋下了伏笔。
二、屈原的政治遭遇
屈原的内在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政治生活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在那个私欲膨胀、利益至上的时代,寄希望于君臣的美德,显然是非常天真的。其实楚怀王自私、贪婪、愚蠢、自负、不辨忠奸又缺乏政治远见。因贪秦相张仪许诺的土地断绝了与齐国的联盟,失去了强大的外援。后来土地没有得到,白白受欺于张仪。楚怀王恼羞成怒,发兵攻秦,结果大败而归,损失惨重。后又屈服于秦的淫威,被秦骗往秦国,最后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遇到这样的国君怎么能施展才干?又怎么能富国强兵?怀王所倚重的大臣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个个充满了私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在怀王面前极尽逢迎之能事,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于是就有了屈原的被疏与流放,就有了怀王的受骗和上当,就有了楚国的迅速衰落与灭亡。屈原又怎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甘堕落,所以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三、屈原的精神困惑在《天问》中的反映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屈原的满腔政治热情和美政理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政治路途的灰暗,让他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去他国发展?又丢不下灾难深重的楚国;继续留在楚国?将会是毫无出路,令人窒息。他满腔郁闷与愤怒,又无处发泄,因而只好怒问苍天:为什么一些君主要偏离正道、走入歧途?为什么上天不能引导他们改恶从善?
上帝遣命夷羿,消除中国民众的忧患。为何夷羿又射穿河伯的眼睛,而将他的妻子霸占?(《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1]
那纣王本身,是谁使他成为惑乱之君?他为何憎恶辅臣,而信任谗谄小人?事物萌芽之初,谁能将它的结局预料?玉石楼台共有十层,是谁把它筑得崇高?(《天问》: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阙萌在初,何所亿焉?璜台十层,谁所极焉?)[2]
以上两段所提到的羿和纣,开始都是贤明的君主,可后来都变成了令人发指的暴君。是什么让他们主动地放弃了善行,而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是上天被蒙蔽了双眼,还是他们有恃无恐,自以为天命不可改变?是上天意志的软弱,还是人的意志过于强大,完全可以胡作非为?那么道德的力量在哪里?屈原问天,天不知道,也不能回答,于是他继续发问:
周昭王以车马随从南巡,到达南方楚地。昭王所求何利?难道只为那白羽山鸡?穆王耽于驱策狩猎,他为何四方周游?巡行天下各地,他究竟为何索求?(《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阙利惟何,逢彼白雉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3]
妖异夫妇互相牵挽而行,叫卖什么而招摇过市?周幽王曾诛伐何国?为何得到美女褒姒?(《天问》:妖夫曳衒,何号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4]
以德受命,以德受尊,以德享福,对道德完善地追求应该是君王的神圣使命。为何却经受不住私欲的冲击,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礼乐的作用竟会如此微弱。人到底能不能靠道德来拯救自己?屈原的心中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人类追求善行,追求美德,一方面是为了自身人格完美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当然,追求道德完善也必须产生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效应,从而使更多的人被同化。否则,这种行为的精神驱动力就会失去而最终被大多数人抛弃。但是,行善就一定有善报吗?行恶就一定有恶报吗?历史和现实往往会做出不如人意的回答。正如《天问》中所写的:
禹与益均以谨敬为宗旨,本生并不恶行。为什么益的君位被启所取代,而禹的子孙得以繁衍昌盛?(《天问》:皆归躬鞠,而无害阙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比干怎样触犯了纣王,而被埋没残杀?雷开怎样服从其主,而使纣王厚赐爵于他?(《天问》: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由此可见,善因难见善果,而恶因未必就有恶果。人世善恶的果报不是由人来决定的,但是天能决定吗?如果天能决定,那么好人怎么会常常受难,难道天连起码的是非善恶都不能分辨?如果天不能决定,我们为什么还信奉它?他继续问天:
吴公子光与王僚争国得立,为何这不义之君能常常战胜我们?伯比环绕穿行于闾社、丘陵之间,与妘女私通邪淫,为何却生出贤才子文?熊恽与堵敖抵触,弑君而自立为王,因而堵敖享国不长。为何弑君篡位的熊恽,反而更加忠名昭彰?(《天问》:吴光争国,久予是胜?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这里不义战胜了正义,邪淫得到了正果,犯恶赢得了忠名。如果这就是上天的启示,那么行善修德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若大家都去为恶,这又会让社会变得善恶不分,是非颠倒。这不是屈原所希望的理想社会,他更不会投身于其中,于是屈原陷入了何去何从的迷惑之中。
对于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等一系列问题的纠缠和思考,让屈原陷入了苦闷、彷徨、困惑与痛苦之中,想抛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但是苦于无法寻求到新的价值体系,他只有按原来的价值坐标一直走下去。最后屈原绝望投江而去,以死谏国,以死明志,留给当时及后世人们对于怎样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无限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袁梅,译注.屈原宋玉辞赋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聂石樵.屈原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