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域论视角下的销售合同英汉翻译

2014-09-30席浪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

席浪洁

内容摘要:语域论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这一理论已被运用到许多非文学翻译中,但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还很少。本文以语域论为指导框架,探讨国际销售合同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的特征,意在指导翻译实践,提高销售合同英文汉译的质量。

关键词:语域论 销售合同 英汉翻译

一、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纷繁复杂,商务合同在处理这些经济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合同翻译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相关的理论指导也不健全。国内不少学者对合同翻译做了相关的研究,但大多侧重从微观层面,忽视了从宏观角度审视商务合同文本的功能及其翻译策略。

二、语域理论简介

语域论是伦敦语言学派韩礼德系统功能学语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HALLIDAY)将语域定义为:语言变体,可以按照使用的情况划分为语域1。按照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情景因素是:语场即话语范围,语式即谈话方式,语旨即谈话人关系。语境的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改变,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register)2。

三、语域在销售合同中的运用

商务合同是由一组与一定语境和上下文有联系的、在内容和结构上密切相关的、表达一个相对独立完整意思的句子组成,即语篇3。从语场方面看,外贸销售合同的话语范围包括付款地点、付款日期、付款方式、数量、品名及规格、货号、买卖原则、买卖双方等。从语旨方面看,外贸销售合同的双方是买卖关系,两者在法律上关系平等,所以其语言也不能够夹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必须做到用词精当,句式严谨、客观、清晰,逻辑严密。从语式方面来说,外贸销售合同属于正式文体,同时也属于书面语篇。

(一)词汇特点

1.专业术语

销售合同要对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的准确涵义和范围进行直接而明确的规定,因此其用词必须严谨、正式。例如:

In case of CIF or CFR basis, shipment of the goods within the time stipulated on the face hereof shall be subject to shipping space being available. In case of FOB or C&L basis, Buyer shall provide necessary shipping space and give shipping instructions in a timely manner.

该例子中,出现了CIF、CFR、FOB等几个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在外贸销售合同中非常常见,对于初次涉及国际商务销售合同英语的译者而言,在翻译和理解法律术语时切忌望文生义。

2. 古体词

现代英语中,古体词的使用很少见,但在销售合同中却屡见不鲜,常用的古体词多为一些复合副词,如whereas,thereof,thereto,herewith,thereinafter,therein等。古体词的运用能使合同显得正式、准确、简练。例如:

The Buyer is hereby requested to sign the sales contract and return the engine, attached hereto, and if the Buyer finds any discrepancy, the Seller Should be informed immediately by cable or letter.

其中的“hereby”表示by means of 或 by reason of this,使用古体词不但避免用词重复和文句冗长,还起到了承接合同条款的作用。

3. 外来词

销售合同英语中使用的商务类专业术语有很多源于拉丁语或法语,它们的意义比较稳定,有利于精确地表达概念。例如:ad valorem duty(从价(关)税),ex dividend/ex coupon除股息/除股票,prorate tax rate比例税率,(proportional tax rate),agent ad litem(委托代理人) insurance premium per capita(人均保险费),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pro forma(估算表)4。

(二)句法特点

1.复杂长难句

销售合同英语中的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等附加成分很多,一则可以体现这种文体庄严的风格、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条理;二则可以对履行权利与义务的条件、方式、地点以及时间等进行限制,避免漏洞,防止今后可能发生的争端。处理长句翻译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种是按英语原句的结构顺序翻译,另一种是按汉语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翻译。

例如:

All disputes, controversies, claims or differences which may arise between the parties hereto, arising out of, or in relation to,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a breach thereof, shall, unless amicably settled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hereto, be finally settled by arbitration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shanghai) the award rendered by the arbitrator(s)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on the parties.endprint

双方之间因本合同或因违反本合同而产生的或与之相关的所有争议、分歧或纠纷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应将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进行仲裁;仲裁员所作裁决为终局裁决,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2.被动句

合同是规定各方权利义务的文书, 文字叙述应客观公正, 措辞严谨庄重,被动句的使用能更好地体现合同文体的严谨性。合同中有关包装装运保险、支付检验、争端解决等条款大多采用被动句结构。在翻译合同被动句时, 通常可采用转译法, 即将英文被动语态转换成汉语的主动语态5。但是,在涉及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时,则需要慎用被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会弱化语气强度,意义含糊,甚至造成责任不明。

3.条件句

销售合同除了规定双方履行的义务外, 还设想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处理办法, 尤其在有关付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财产处理和仲裁等几项中更是屡见不鲜。英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in the event that,in case等。这种结构虽然冗长,但表意明确,能杜绝歧义。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交流的不断增加,国际商务销售合同的签订和翻译愈来愈多。借助韩礼德的语域理论,译者可以很好地把握合同语篇的语域特征与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译出准确、地道且符合国际商务思维习惯的译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2.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3. 杨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合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1)

4. 皮继伟,李延林.从语域理论的角度看商务合同的翻译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1):168

5.陈建平.经贸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2005,(4):8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
语用学理论视域下的英汉翻译探析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
学习英汉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
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