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

2014-09-29

文艺评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产业文化

何 兰

文化关系不仅存在于政府之间,而且存在于人民之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人类得以共享信息和文化。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此后36年间,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而持续发展的轨道,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外文化交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核心价值观,在对外政策部分又以“精神”概括了中国对外价值理念,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文明成果。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①“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②“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还强调,“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③

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大国的强盛,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广泛传播。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华文化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构建起文化复兴的国家战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应是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共享共同的文明成果、共享共通的精神价值,平等生存和共同发展。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仁爱”、“群体”、“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其中“和而不同”,是极富战略眼光和现实意义的伟大思想,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底蕴。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这一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无论深度和广度,规模和质量,都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崭新局面。

在对外文化交流的管理体制方面,改变了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沿用的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外文化交流经过对中央部委一级的审批权限进行分权切割、把一般性交流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国文联、再进一步放权到一般城市的几次改革、调整,逐渐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促进了多层次、多渠道交流的开展。

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运作方面,改变以往对外文化交流仅限于官方和民间的方式,实行官方、民间交流与有偿、商业性交流并举。从1979年广东粤剧团赴港澳有偿演出得到中央和文化部肯定后,第二年就派出了20起文艺团组,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进行商演,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自此,形成了官、民、商三足鼎立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这不仅加快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速度,拓宽了交流的领域,而且提高了交流的效益。

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参与性方面,从以往偶尔派遣个别文艺团组参加国外举办的文化艺术节的双边平行交流,到主动承办国际性文化艺术节和重大文化赛事的多边立体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派遣文化艺术团组和个人积极参加世界各种赛事的同时,以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为始,陆续举办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长春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等重大国际赛事,有些已成为著名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发展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新华社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新闻社,162个海外分社如同遍布全球的新闻雷达站,24小时不间断地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向全球发布新闻信。④中国外文局每年以40余种文字出版5000余种图书、编辑近30种多语种期刊、运营30余家多语种网站,书刊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61种语言对全球进行广播,截至2010年底,每天累计播出节目时间2471个小时;还办有35种外文报刊,读者遍布世界各地。2011年1月1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正式成立,以多语种、多类型、多终端为特色,致力于向全球受众提供更好的时事、政治、文化、社会和汉语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⑤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于1992年10月1日开播,通过多颗国际卫星传输,在遍布于亚、非、拉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全频道或部分节目的落地播出。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于2000年9月25日开播,通过6个卫星向全球发送信号,在亚洲、欧洲、美洲的落地情况良好,截至2012年2月,已有4000万用户。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据统计,我国1997年时上网计算机数仅为29.9万台,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2万,国际出口带宽为25.4M。到2004年,上网计算机数达到3089万台,上网用户总数为7950万,国际出口带宽为27216M。⑥截至2014年5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57亿户,在中国12.56亿手机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达到六成,国际出口带宽为3776909M。⑦中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为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为了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我国继80年代在外国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作为宣传介绍中国文化、促进当地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桥梁和阵地的基础之上,自2004年又在国外创办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受到各国各界人士的欢迎。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12-2020年》,加大了对孔子学院建设的投入。截至截止2013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⑧

出现全球“汉语热”现象的原因,一是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经济实力的增加,使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希望能够直接来中国发展或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三是全球化形势下跨文化交流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古老的文化魅力正在重现生机与光彩。

多年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利用出访机会,出席了百余次孔子学院的活动。我国驻各国使领馆110多位大使或总领事积极出席孔子学院揭牌仪式、“汉语桥”比赛等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英国王储查尔斯等100多位各国政要出席孔子学院活动。各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目前,在美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已达93所,很多著名高校都建立了孔子学院网站,正面介绍中国,传播中华文化。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一种密切配合国家领导人出访等重大外交活动、同时派遣众多各类文化团组和展览进行大规模、长时间联袂演展的新形式。如与法国、俄罗斯以及英国、印度、韩国、美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相互举办“文化年”、“文化月”、“文化节”等,一般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数十乃至上百个项目同时或陆续展开,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烹饪、武术、中医、民俗等领域,并开办舞蹈、太极拳、书法、烹饪讲座,放映电影等。这些活动场面隆重,声势宏大,气氛热烈,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评和积极参与。这对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和人民间相互了解与友谊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类社会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起源、成熟、变迁的动因与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可被另一种文化替代的功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以多样性和多元化为表现形态的文化差异。但文化交流扩展了全球不同文化广泛的相互了解与分享,推进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为消除人类文化间的疏离隔膜乃至误解敌对,创造了更加丰富开放的空间,并有利于人类所向往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的形成。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的作用愈加重要。不同民族的语言虽各不相同,但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既是一次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舞台,更是一次进行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解读中国的机会。奥运期间,首都博物馆精心设计了名为《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的文物展览。该展览调集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按历史顺序、以文物珍宝勾勒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此外,首都博物馆还举办了“北京文物精品展”、“古代奥林匹克文物展”、“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和“长江文明展”;故宫博物院推出“院藏精品书画展”、“院藏精品瓷器展”和“院藏文物精品展”;军事博物馆展出了“孙子兵法展”等,充分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同时,奥运会也是各国文化的大交流,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艺术家共同建构了奥运文化艺术盛会;各国运动员在拼搏进取和切磋技艺中,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北京奥运对境外媒体“零拒绝”,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新闻源。此前国际舆论中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安全保卫、环境与卫生条件等种种怀疑和担心,都被证明是多余的。我们兑现了“人文、绿色、科技、平安奥运”的承诺,不仅还世界一份惊喜,而且给世界一个真实。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所说,“这届奥运会大大改变了世人对中国的看法……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了解世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然而,由于中国尚未建立完整明确的价值观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又提出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所坚持的原则、精神和宗旨,即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由这二者构成的中国价值观体系,既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解决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又体现了学习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态度和襟怀,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深远影响。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围绕“入世”而展开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所作的承诺中有许多与对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内容,如对外开放书报刊分销市场,准许外资在我国国内的网络业中占有不超过49%的股份,允许外资进入我国兴建电影院,同意进口影片每年从10部增加到20部,教育领域对外国教育机构开放等。虽然“入世”以后进入我国的西方文化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增加了我们对西方不健康甚至腐朽没落文化进行抵制和斗争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也获得了对外拓展的良机。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提出,这对处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创新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党的十七大吹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制定了更为明确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此后,政府制订了文化建设发展长期规划。例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我国第一个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纲领性的文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些规定为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地位。

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尤其是近5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稳步增加。其中,我国电视节目和服务出口持续增长,2012年实现出口收入4.95亿美元。⑨动漫产品“走出去”成果尤为显著,出口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7.14亿元,较2010年出口总收入增长40%。2011年,国产游戏出口收入达4.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2012年,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⑩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走出去”,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向着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从而使我们更加坚信,人类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相互尊重和理解充满差异与变化的多样性文化,共同面对和承担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的使命与责任,在交流带给我们的互通、互融、互济、互动中,共同为人类社会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文化产业文化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
文化交流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