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探究
2014-09-27谢军
谢军
摘 要:近年来,体育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体育产业人力资源,需要能够将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合理应用于体育经济活动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体系的探究,不仅仅是现实的客观需要,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是现代体育企业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84-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体育领域内的经营活动也愈加活跃,体育产业已初步形成并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体育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特别是需要真正懂经营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的体育产业人才。体育产业人力资源是一种将体育资源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活的载体,是能够将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合理应用于体育经济活动的专业人才。当下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势必将成为推动企业、民族、国家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体育产业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体育产业各领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体育改革、促进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体育产业人力资源概念界定
(一)体育产业
国内学术界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标准,关于体育产业的内涵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体育产业是指能够在市场上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体育活动,其中包括训练、竞赛、辅导、娱乐健身以及体育场馆等。另一种意见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与体育事业直接相关的一些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体育服务,还包括第二产业中的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制造业的生产、经营和流通活动[1]。
(二)人力资源
众所周知,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无论是时间资源还是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都需要人来认识、开发和利用。经济学家曾把人力资源划分入“资源”的一部分,称之为“资源中的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具备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2]。人才资源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的人群的总称,强调的是劳动力资源中比较杰出、优秀的那一部分人[3]。
(三)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
体育人力资源的的概念并未脱离人力资源的概念,只是专门指体育领域所需的能够在竞技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以及社会体育领域内进行智力劳动与体育劳动的人才的总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薛镭教授认为,目前在国内只是有从事体育竞技比赛训练的管理人才和体育组织的行政人才,针对体育产业管理工作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还是相当匮乏的[4]。中国正处于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从客观上就要求多种类型、相当数量的体育产业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来承担起实现体育产业长远发展的重任,可见,加强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对中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体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类型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一)体育经济人才
体育经济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是指培养从事一切体育产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专业人才,研究的是体育产业领域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从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及体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现状看,体育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立志于培养在体育及体育相关领域、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机构,从事体育产业开发、体育金融、国际贸易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的专业人才。
体育经济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开展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更加强调教学实践。开放式教学主要体现在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育经济专业可以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不一定要统一的课本,但教师一定要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工作,注重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更易于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体育经济人才。
(二)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与体育经济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伴随社会分工与合作的深化而逐步完善的。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产业加速升级阶段的过程中,产业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结构不断改变,势必对专业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根据目前的人才需求状况,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合在体育产业下营销、经营活动、职业体育领域、体育产业开发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的从事体育产业管理工作、行政工作、经营运作工作以及科教工作于一体的专业型人才。
对于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应按照不同需求类型来培养不同层次的体育经营人才,目前主要是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硕士教育,可适当考虑博士教育。在学制方面,坚持以“学分制结合学时制”为主的学制,对于体育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的考评也是以考试为主。立足于综合性院校的体育系与管理系、体育院校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商学院以及体育院校与商学院的合作可以作为参考方案[5]。
(三)体育生产与研发人才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仍主要集中于体育运动相关的服装、器材等体育用品,对于体育产品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差,基本都是下游产品而缺乏新意。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没有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管理体制表现为家族式管理,在进行产品生产与研发的过程中,尚缺乏一批具有特殊组织和管理才能的经理队伍。体育产业生产研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样品整合、生产管理、品牌策划等内容的复合型人才,主要面向的是体育用品制造业。endprint
随着职业教育的逐年发展,各个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按照原来的教学行政管理体制,高校难以一时间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相应的实践学习教学安排。那么,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办学机制,实行学校—企业合作办学,既是学校与企业现实的客观需求,也是体育生产与研发专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体育产业法律人才
中国体育产业概念的提出及其实施是在党的“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的事。1993年5月24日,原国家体委就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提出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以产业化为方向,增强体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发展思路,以适应体育产业化进程[6]。近年来,体育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律师群体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相关服务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律师的知识同体育产业不相适应引发的众多问题。要想妥善处理好企业的法律事务,仅仅依靠单一的法律知识是不行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体育产业自身的仅仅法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于体育产业法律专业的重视力度。
体育法律人才的培养要紧紧围绕并针对体育领域的特点和需要、针对法律职业岗位的应用性和技能型要求,在课程设置及相关的教学环节改革的重点在于保证理论课程授课的同时,强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特定职业的岗位要求和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结构,重点突出实践性,围绕法律职业岗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职业岗位良好的适应性。
三、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意义
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加之市场不健全、管理工作落后,所以说加强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不仅仅是现实的客观需要,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可以说,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室现代体育企业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育产业中的企业员工培训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求
工业化初期,工场手工业为主,劳动过程单一,劳动组织简单,劳动分工与协作并不明显,劳动技能的传授通过简单模仿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即可实现,不需要特别组织单独的培训活动来完成。然而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劳动组织越来越庞杂,专业化与团队协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批量新工艺、新工种、新岗位、新职务不断出现。体育产业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已成为体育产业领域内众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体育产业产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当前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体育产业培养出能够适应高新科技发展的,真正懂应用信息、懂经济、懂社会、懂体育的人才,具有能够整合驾驭各种管理手段及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应是能够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挑战的创造型人才,应是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复合型人才。
四、对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协调,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在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提供有助于产—学—研合作的宏观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保证政策的充足供给,都有利于集中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各自的优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7]。
2.加强体育产业各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对于体育项目管理、体育生产研发人才、赞助人才、场馆设施管理人才以及俱乐部管理人才,同时适当考虑在高校新开设相关的专业。
3.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专业的体育项目管理、体育生产研发人才、体育产业法律人才等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就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人力资源培养的基本情况看来,应在在职培训个资格认证制度方面加强重视与建设[8]。
4.重视培养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计算机知(下转216页)(上接185页)识,有力保证体育产业人力资源能够掌握必须的体育知识和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广泛开展选修课程,使得体育产业各领域的人才掌握广泛的知识面,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5.目前中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存在着供需双方的矛盾及地域差异,那么培养单位就应帮助学生共同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相关的家职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管理课,弱化供需方的矛盾,尽量实现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子朴.体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2] 盖勇,孙平.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结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6.
[3] 马建新,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张扬.中国体育经纪人的知识结构及培养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1,(4).
[5] 姚连涛,李效工.论体育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J].辽宁体育科技,2004,(9).
[6]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延吉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
[7] 张岩,王清芳.中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8] 政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