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2014-09-27杨慧青
杨慧青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当前青海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并提出青海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青海省;城镇化;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镇化通常被理解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中并因此而导致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据《201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77.7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 8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97.4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2.79万人,农村人口减少了33.6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辖两个地级市(西宁市和海东市),6个民族自治州(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玉树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5个市辖区(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海东市乐都区),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138个镇。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个地级市(海东市),一个县级市(玉树市),镇数增加了22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8.2%,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4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21.3%和15.1%,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4.6%。
(三)八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受基础条件、道路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域综合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青海城镇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青藏铁路沿线,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镇较密集的东部,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差异,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个州(地、市)城镇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为71.69%,其次为西宁市,达46.68%,其后依次是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城镇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与玉树州镇化率相差近55个百分点,十分悬殊。
从城镇空间布局看,中等城市数量明显偏低,城镇体系出现断层,布局层次不明显,结构优化程度低;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过去十年间,青海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显然青海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率且前者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低于后者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见下页图1)。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青海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时期基于青海城镇化的现状及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整合资源,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海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努力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目标和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的影响,青海农业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程度不高。政府应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稳产增效。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双红线”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最终使青海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三)加快工业转型的步伐
资料显示,2013年,青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04.31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2.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4∶57.9∶32.7转变为2013年的9.9∶57.3∶32.8,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得益于东部产业承接政策,近几年来,青海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业转型是当务之急。首先,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事实证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青海省是资源大省,但是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使用效率较低下,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因此,通过借助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对青海工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当代社会,创新在企业、区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因此,为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变传统观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其次,充分发挥省内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汇集之地,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重任。以政策为导向的机制下,让优秀师生参与青海经济建设的道路一方面可促进区域经济,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最后,积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方的经济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的特色路子。
(四)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张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农村人口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他们一直处于弱势。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训对解决农村人口入城后的就业问题及当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结合青海当地特色优势和产业政策不断拓宽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使第三产业的体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务人员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将农业产业化纳入城镇工业化发展全局,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其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把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承载力,并辐射和带动行政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4—2013)[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苏海红.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0,(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当前青海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并提出青海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青海省;城镇化;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镇化通常被理解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中并因此而导致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据《201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77.7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 8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97.4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2.79万人,农村人口减少了33.6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辖两个地级市(西宁市和海东市),6个民族自治州(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玉树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5个市辖区(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海东市乐都区),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138个镇。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个地级市(海东市),一个县级市(玉树市),镇数增加了22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8.2%,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4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21.3%和15.1%,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4.6%。
(三)八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受基础条件、道路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域综合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青海城镇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青藏铁路沿线,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镇较密集的东部,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差异,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个州(地、市)城镇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为71.69%,其次为西宁市,达46.68%,其后依次是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城镇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与玉树州镇化率相差近55个百分点,十分悬殊。
从城镇空间布局看,中等城市数量明显偏低,城镇体系出现断层,布局层次不明显,结构优化程度低;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过去十年间,青海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显然青海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率且前者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低于后者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见下页图1)。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青海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时期基于青海城镇化的现状及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整合资源,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海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努力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目标和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的影响,青海农业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程度不高。政府应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稳产增效。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双红线”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最终使青海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三)加快工业转型的步伐
资料显示,2013年,青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04.31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2.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4∶57.9∶32.7转变为2013年的9.9∶57.3∶32.8,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得益于东部产业承接政策,近几年来,青海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业转型是当务之急。首先,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事实证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青海省是资源大省,但是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使用效率较低下,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因此,通过借助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对青海工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当代社会,创新在企业、区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因此,为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变传统观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其次,充分发挥省内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汇集之地,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重任。以政策为导向的机制下,让优秀师生参与青海经济建设的道路一方面可促进区域经济,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最后,积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方的经济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的特色路子。
(四)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张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农村人口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他们一直处于弱势。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训对解决农村人口入城后的就业问题及当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结合青海当地特色优势和产业政策不断拓宽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使第三产业的体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务人员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将农业产业化纳入城镇工业化发展全局,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其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把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承载力,并辐射和带动行政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4—2013)[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苏海红.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0,(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当前青海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并提出青海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青海省;城镇化;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镇化通常被理解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中并因此而导致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据《201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77.7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 8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97.4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2.79万人,农村人口减少了33.6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辖两个地级市(西宁市和海东市),6个民族自治州(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玉树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5个市辖区(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海东市乐都区),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138个镇。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个地级市(海东市),一个县级市(玉树市),镇数增加了22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8.2%,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4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21.3%和15.1%,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4.6%。
(三)八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受基础条件、道路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域综合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青海城镇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青藏铁路沿线,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镇较密集的东部,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差异,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个州(地、市)城镇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为71.69%,其次为西宁市,达46.68%,其后依次是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城镇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与玉树州镇化率相差近55个百分点,十分悬殊。
从城镇空间布局看,中等城市数量明显偏低,城镇体系出现断层,布局层次不明显,结构优化程度低;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过去十年间,青海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显然青海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率且前者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低于后者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见下页图1)。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青海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时期基于青海城镇化的现状及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整合资源,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海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努力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目标和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的影响,青海农业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程度不高。政府应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稳产增效。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双红线”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最终使青海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三)加快工业转型的步伐
资料显示,2013年,青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04.31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2.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4∶57.9∶32.7转变为2013年的9.9∶57.3∶32.8,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得益于东部产业承接政策,近几年来,青海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业转型是当务之急。首先,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事实证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青海省是资源大省,但是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使用效率较低下,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因此,通过借助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对青海工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当代社会,创新在企业、区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因此,为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变传统观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其次,充分发挥省内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汇集之地,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重任。以政策为导向的机制下,让优秀师生参与青海经济建设的道路一方面可促进区域经济,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最后,积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方的经济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的特色路子。
(四)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张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农村人口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他们一直处于弱势。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训对解决农村人口入城后的就业问题及当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结合青海当地特色优势和产业政策不断拓宽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使第三产业的体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务人员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将农业产业化纳入城镇工业化发展全局,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其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把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承载力,并辐射和带动行政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4—2013)[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苏海红.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0,(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