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知道”到“我能知道”的转变

2014-09-26史亚军

南北桥 2014年8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模仿

史亚军

【摘 要】很多学生都说数学很难,其实是没有真正地读懂看懂“数学”,学会做到“我能知道”,就会发现,数学,其实很简单。

【关键词】“我知道” “我能知道” 举一反三 模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58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老师讲的时候我完全听懂了,但是课后再问我,我就说不清楚了,或者说,我能够说出每一步,但是怎么一步步做下来的却不甚明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学习中存在一个“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我能知道”的局面。当然,这也是一个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着重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探讨一下:

刚上高一的学生大都有这种感受:老师上课讲的时候我都听懂了呀!但是课后被人问及某个知识点,却不能简洁、清楚、明了地回答,或者做题的时候涉及一些课堂知识的推导过程时,就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只能做到“我知道”,却始终无法做到“我能知道”。这里“我知道”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对整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知道本节课最终学到了哪些结论。而“我能知道”是指学生不仅能对整堂课的内容有通体的了解,并且能够抓住整节课的思路和主线,课后也能较轻松地自己推得本节所得结论。

既然多数学生还停留在“我知道”的水平上,那么如何通过适当的训练使大多数人做到“我能知道”呢?下面我会从我实习的时候所在的高一说起:

高一是高中的开始,换句话说,是又一个新的起跑线,那如何既使自己变成一个学霸类的人物,又让自己做到“我能知道”呢?我从两个班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说起,一班的老师是个学术型人才,注重知识的推导,同时喜欢让学生按章节总结知识点。二班的老师是个“老顽童”,喜欢偷懒且不爱动手。那么你猜这样的两个班哪个班成绩好一些呢?可能有人会说,当然是一班啊,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其实不然,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出乎意料地超出一班10多分,甚至达到过平均分134的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原来一班的老师注重知识推导,但是全部都是教师自己在黑板上推导,也许有时方法很多,但是学生最终只记得结果,甚至结果都不记得,因为老师一节课都在讲理论,练习很少,或者只是做一点练习但不示范过程。再看二班,老顽童不喜欢写很多,所以总是写一个方法,再让学生把剩下的方法自己通过讨论都写出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接着老师做一个相应的练习,学生学着做3到4个练习,整个过程居然在20分钟内就完成了!借着他就让学生自己做练习了, 书上的练习是一个例子配一个变式这样分布的,学生自己看了例题再去做变式,自己模仿例题中的方法去做,也许有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会在学生对答案的过程中逐个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不断探索中得到了知识推导,并且自己做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看到这个大家应该就明白不少了吧,“老顽童”的“懒”似乎反而铸就了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我能知道”的学生。

看到这里,有的学生又有话说了,“我又没有这样一个老顽童的老师,那么我如何能变成一个“我能知道”的学生呢?”其实,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想推崇这个老师——当然他确实很优秀,我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逐渐培养“我能知道”能力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二班的学生在老师课堂推导了知识以后,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模仿推导;在老师课堂做了一个师范以后,可以对相应类型的题做出模仿的解法,也许会出现问题,但是也在同学间相互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了解决。有些老师会让学生自己课下推导,但是有几个人真的去做了呢?我相信,真的认真做了的人数学成绩一定不会差,并且逻辑推导能力也会比一般人好一些。

数学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孔子曾曰:“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也说明了举一反三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不管老师讲了什么,自己课下都能把其所讲完整无误写下来并且作出不一样的解法,那么也就离“我能知道”不远了。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得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总结问题和解法。数学的题型不多,就那么几种,当我们每学完一部分知识,做些必要的总结和易错分析是必需的。这也能帮助我们在高三的总复习中事半功倍,这也要求每个学生能有个题型本和易错本,如果你的记性没有好到能把这些东西都准确无误地记到脑袋里,那就把它们写下来吧!

另外还要注意就是,学数学一定不能手懶,一道看似困难的题目,你不动手就肯定解不出来,但是如果你动手去尝试了,你就很可能把它解出来!所以,遇到难题时,不要慌,把条件一一罗列出来并且化简,也许你就看出答案了,要知道,做题就想人说话,人说话越多,他流露出的信息就越多。类似的,题目越长看着越难,反而是信息越多的表现,我们只需要把这些信息进行化简,整合最后得出合理的结果就可以了!

最后,希望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做到“我能知道”,最终考到理想的大学!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模仿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研究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