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梭伦改革专题谈选修内容的教学立意问题
2014-09-25姚锦祥郑宇明
姚锦祥 郑宇明
【关键词】梭伦改革,选修,立意,认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26-05
长期不受重视的历史选修课积弊丛生,教学中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如怎样看待和处理同一内容在选修课与必修课中的不同要求?选修课如何才能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焦点则是以学科知识立意还是以学科方法立意的问题。本文以梭伦改革专题为例,尝试从学科方法立意的角度对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从学习科学认识和评价改革方法的角度立意
梭伦改革选修专题的教材内容,大体上从背景、措施和影响三部分展开。人教版依此顺序安排了三课内容:雅典城邦的兴起、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人民版将背景内容安排为“雅典往何处去”一课,另将其措施和影响的内容合并成“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一课。教学中如果照搬背景和措施分课设计的方法,难以从面临的具体问题人手理解改革的内容,也难以对其做出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将专题整合为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两部分内容,可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基于社会改革内容的教学设想
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可谓危机四伏。一方面,贵族对财富、尤其是土地财产的垄断性占有迫使许多下层农民沦为债务奴隶,从而引起了平民与贵族的激烈对抗;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重建国家政权的主张各不相同。占有平原沃土的贵族要求维护其寡头统治,住在山地的下层平民要求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者则要求通过温和的改革分享贵族的政治权利。梭伦改革的措施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问题展开。“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划清了雅典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界限,奠定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土地占有最高限额的规定和“遗嘱法”的制定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保证了雅典公民的经济权利。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道路。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建立重组了城邦国家的政权机构,平民获得了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这些改革措施从法律上稳定了雅典的公民团体,奠定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教学中可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为主题,选择上述两方面的材料予以说明。通过债务奴隶制引起社会危机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解负令”“土地最高限额的规定”和“遗嘱法”制订的必要性,以及在缓解社会矛盾、稳定雅典公民团体的作用与影响;结合改革前贵族专权与各阶层不同政治主张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财产等级制度以及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具体规定,认识到这些改革从制度上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从面临的具体问题人手分析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有利于学生学习怎样分析和评价改革问题的方法。以“解负令”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以下材料:
整个城邦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似乎只有建立僭主政治,才能够使它恢复秩序,停止混乱。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交纳六分之一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农或泰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可是他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欢喜。富人被激怒了,因为他剥夺他们的债权抵押;穷人更加被激怒了,因为他没有按照他们的愿望重分土地。(普鲁塔克:《梭伦传》)
同时根据材料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
从材料看,债务奴隶制对平民和雅典城邦造成了怎样的危害?梭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梭伦传》的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结果的?你的看法如何?
“解负令”由一系列的措施所组成,如:释放欠债为奴的公民、赎回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归还债务人抵押的土地、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和废除“六一汉”制度等。单纯地背诵措施条文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方法,记忆难度大,也容易损害历史学习的兴趣。从债务奴隶制的具体危害人手,理解相关措施就有了抓手。“危害”问题是改革的原因,相关的“措施”则是结果,掌握这种因果联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改革内容进行正确的分析。
“解负令”的评价,以不同的参照点为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认识。如果从不同阶级的利益出发,它最为符合沦为债务奴隶的下层平民的利益,但贵族和无地的贫民对此并不认同。如果以时代条件为参照点,它在梭伦改革时期缓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在古代雅典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当代则以其改革策略和民主精神给人们以一定的启迪。通过“结果怎样”、《梭伦传》作者的态度,以及“自己看法”等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从阶级分析和历史阶段分析等多角度的层面评价改革结果的方法。
(二)基于经济改革内容的教学设想
梭伦改革前的社会问题多数与经济因素有关。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殖民活动与海上贸易给雅典地区带来了繁荣,受益最多的是掌握政府权力并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小土地所有者无法与之竞争,负债累累。平民生活艰难是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债务奴隶制使城邦内部贫富分化的现象越来越重,无业无地、无法自备武器参军的公民人数越来越多。公元前6世纪初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和军事形势更为严峻。海外商人不愿将货物运来,因为雅典没有可供交换的商品;梅加腊城邦的军事实力迅速发展,甚至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
鉴于人多地少、气候干燥和交通便利的自然条件,梭伦在稳定农业、禁止粮食出口的基础上,将发展工商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一方面鼓励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手工业发展的措施,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雅典的陶器产品占领了地中海市场。教学中,教师可以梭伦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及其背景和影响为内容,使学生理解经济对政治发展的深层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由于古希腊经济史文献史料的缺乏,可尽量利用历史地图和考古文物图片展开教学。
例1.在展示地图和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梭伦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原因和条件。endprint
如,借助以上《公元前750年到前550年希腊人的殖民和贸易图》,提出与梭伦促进工商业发展条件有关的问题:
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后的200年时间内,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哪些殖民地?希腊人的海上贸易路线与殖民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雅典的地理位置对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条件?
再如,利用雅典的地形图和萨拉米斯岛被其他城邦占领的事件,提出与发展工商业原因有关的问题:
雅典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不利于谷物生产?梅加腊城邦占领其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城邦造成了怎样的危机?怎样理解梭伦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经济改革措施?
公元前8世纪早期,希腊在地中海中部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为其商人提供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和富裕的农产品,并为得到意大利中部的铜、锌、锡和铁矿开辟了便捷的途径。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殖民地遍布于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海岸。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地区土壤贫瘠,粮食需要从埃及等地进口,但山区和丘陵地带适宜栽培葡萄和橄榄,山中出产大理石、陶土等各种矿物。梭伦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改革措施,适应了雅典的经济条件。通过殖民地、地形和雅典地理位置的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梭伦改革的相关经济措施。
例2.引导学生在观察以下图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等活动,了解梭伦改革发展工商业措施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工商业的发展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左图是一幅古希腊留下的绘画作品,图中所示的几个希腊商人正在检验装罐出口的橄榄油,右下是橄榄枝。右图是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缸,它们可作为盛水的用具,也可用作装运橄榄油和葡萄酒的工具。陶缸上的图画反映了奴隶烧制陶器的生产情境与过程,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教师可在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上述图片可获取雅典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陶缸在生活和商业上有何用途?从示意图推测,生产陶缸的人员属于雅典社会的哪一阶层?由此能够说明雅典社会的哪些问题?
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梭伦促进橄榄油和陶器出口的目的是什么?工商业的发展对雅典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长远的影响?
梭伦改革的经济措施,发展了雅典的手工业生产和海外贸易,增强了国家的实力。随着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形成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工商业经济及其阶级力量的成长,不仅巩固了梭伦社会改革的成果,也为克里斯提尼的民主改革和伯利克里的繁荣准备了新的力量。
对经济改革过程和作用的认识,除因果联系法还可以运用要素法进行分析。雅典经济的发展,既有地形、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政治环境、政策和劳动者等主观条件的作用。将经济改革的措施置于各种要素的范畴中分析,可以对其合理性作出恰当的评价;将梭伦经济改革措施与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经济发展对政治变革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看待社会改革问题的意识。
二、从感受改革家的智慧和
社会责任感的角度立意
改革史内容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对改革过程进行科学认识和评价方法的学习,也有利于对改革家的智慧与社会责任感的体验。在雅典面临危机之时,梭伦以诗人的爱国心以及“仲裁人”与“立法者”的胆略,解决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诗人和改革家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可以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梭伦出身于雅典萨拉米斯岛一个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荷马史诗》非常熟悉。成年后,梭伦一面外出经商一面游历,考察了希腊城邦的各种社会制度,结交了许多名流贤士,是希腊“七贤”之一。他写过不少政治诗,表达过对贵族的不满、平民的同情以及振兴城邦的政治理想。他曾经在市民广场上假扮成疯癫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鼓励公民的爱国精神,并亲自率领雅典军队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在贵族和平民中拥有崇高的威望。公元前594年,他当选为雅典的首席执政官,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他的一系列改革活动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执政22后被迫放弃权力出走他乡。十年后他回来的时候,雅典出现了个人专制的“僭主政治”,但改革成果基本上保留了下来。
目前教学中可见的与梭伦有关的史料,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雅典政制》和普鲁塔克的《梭伦传》。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普鲁塔克是生活于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传记作家。他俩的作品虽然也属于二手材料但其中引用的梭伦诗歌是唯一现存的同时代文献,最能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梭伦的诗歌作品为内容,有利于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也能从中体会诗人对社会问题的真切感受:
我看到,满腔悲痛地目睹,伊奥尼亚最为古老的邦土,正在遭受戕戮。
抑制你们心中那难抑的意向,囤足了众多财物的人们;收束你们狂妄的心思,我们将不会依顺,你们也再难满享这份奢荣。
我从您的胸膛里,扫除了插在上面的许多界标(抵押土地的标识)。你曾经受到奴役,是我让你自由。许多因欺骗或法律而被卖掉的人们,远离神建的土地,成为被遗弃的奴隶,是我让他们重新回到雅典。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玷辱我的嘉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在朗诵或品读上述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思考:
上述四段诗与梭伦或梭伦改革的什么内容有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与情感?你怎样看待诗人的这种想法和做法?
也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其他材料开展历史习作活动。如,整理梭伦的大事年表;描述与上述诗句有关的一个事件,或对诗句中所反映的诗人的情感与理想进行评论。endprint
梭伦的诗表达了对城邦的忧虑和热爱,对重塑城邦的秩序具有教化和说服的作用,对确立城邦的价值极富于战斗性。通过相关活动,学生可以体会诗人以城邦责任为己任的所言所行,以及对改革过程和成果的所思所想;通过诗句的品读,还可以起到感染学生情绪、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用。诗歌引入课堂,不只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过程,也是将美好情感和价值观植入学生心田的过程。
(二)体验改革家的政治智慧
梭伦的改革措施多有平衡贵族与平民利益的考虑。如,债务奴隶制的废除,满足了欠债平民解放人身自由和归还土地的要求,同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其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再如,财产等级制度和四百人会议的建立,使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平民参与国家政治,但贵族凭借财产和地位依然保持着政治特权。这样的改革带有中庸的色彩并以法律为基础,梭伦在其中充当了仲裁人和立法者的角色,正如他诗中所说的那样:
我伸展开一面盾牌,让双方都感到安全,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获得胜利。……我用公平的手制定了善恶的法律,为每个人的命运作出了公正的裁决。”
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分析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体验梭伦的改革策略和智慧。如,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对贵族、平民、工商业奴隶主角色的模拟,说出不同阶层人士对相关问题的感受和要求,并从梭伦的立场出发对其仲裁的理由作出解释。
(一)角色的分配:
老师扮演仲裁人与立法者梭伦。
同学们分别扮演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各两人),以及智囊团(4人,对梭伦决定的解释者)、其余同学根据活动进展选择任意角色活动。
(二)活动展开:
梭伦:诸位雅典的公民们,萨拉米斯岛的耻辱仿佛就在昨天,梅加腊这样的小城邦都能打败我们,说明我们雅典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请在座各位想一想把你认为重要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智囊团。
智囊团在仔细分析所提交的纸条内容的基础上,归纳了以下要讨论的四个问题:
问题1:贵族在经济上压榨平民,六一汉制度使得大量下层平民沦为债务奴隶,从而对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一现象,贵族和下层平民分别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要求?
问题2:希腊地区城邦之间战争频繁。梅加腊等城邦的军事实力对雅典构成了外部威胁。怎样才能解决雅典的兵力和装备问题呢?请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代表分别说一说。
问题3: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长老会议,享有最高决策、监察和审判的权力,公民大会形同虚设。请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平民从重建国家政权机构的角度谈谈你们的看法和要求。
问题4:社会动荡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雅典在城邦竞争中已处于劣势。从各阶层的代表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每一组问题由三个环节所组成:先有当事人根据相关问题说出自己的要求及其理由,后有梭伦作出裁决,再有智囊团结合实际情况说明梭伦裁决的理由。
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说出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平民面对社会问题的想法和建议,就要理解不同阶层的身份特点和利益诉求;要解释梭伦决定的理由,就要理解雅典社会的特点以及“仲裁人”当时的心态和决策过程。这样的活动,可缩短学生对梭伦改革这一历史问题的距离感,激发学生对探究社会问题的原因、措施和解决方案的兴趣与热情,并能对梭伦改革的策略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
梭伦改革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庸和妥协是改革的特点与方法?采取中庸策略的长处在哪里?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请联系现实与生活谈谈你对中庸策略和妥协方法的看法。
必修课中的梭伦改革是从认识国家管理方式的角度提出的,其内容只是雅典民主政治这一概念的要素;选修课中的梭伦改革是从认识社会变革的角度展开的,学习内容是一个拥有独立知识体系的专题。选修课内容和视角的拓宽需要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学习史学方法为中心的多角度立意教学可以认为是这种调整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全骜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