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构思个性选裁

2017-02-05陈雪霞

黑河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立意体裁习作教学

陈雪霞

[摘要]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从多个角度选择习作材料、写作立意和作文体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丰富多彩、富有新意。其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了我国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最合适的习作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提高习作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选材;立意;体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同一事物,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下看待同一事物,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习作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从多个角度选择习作材料、写作立意和作文体裁,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丰富多彩、富有新意。

一、小学语文习作现状

小学语文习作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某一特定的题材,将自己心中的观点、想法等,用文字表达出来,其本质上是一种练习与训练,能够提高小学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练习性习作,其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基本技巧。②草稿性写作。其主要是为了完成最后的写作而进行的准备性写作,被一部分小学生称之为“打草稿”。③试验性写作。其主要是指学生为了探索新的写作形式,而进行的试验性创作。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探究,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学方法简单。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并没有对习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忽视了对于习作教学工作的创新,导致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并不能有效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的习作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积极转换自身观念,提高对语文习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状况等实际情况,对习作教学进行适当地创新,以使其紧跟时代的发展,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模式。②忽视了对于语文习作的基础性训练。小学生年纪小,对于很多事情并不能及时有效地接受。因此,他们对于习作这一形式的了解较少。同时,一些语文教学工作者没有认识到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对于习作的基础性训练,进而导致习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降低。③学生习作不切实际,远离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这就说明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小学习作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重视“紧扣中心思想、内容具体、条理清晰”等表面要求,而忽视了对于小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等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生在进行习作时,脱离实际生活,无法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加强小学生语文习作训练策略

1.同一中心多角度选材

习作选材就是对生活中的事物留心观察,用心体验,从中提取写作素材。然而有些学生因为不知从何入手,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浮泛空洞,就是老调重弹。要使文章写得丰满,关键在于精心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意素材,才能从貌似平淡的生活中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要选择新颖奇妙、颇具个性的习作材料,就必须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贴近生活、要求适度明确,重点在于拓宽思路易于表达,让小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面对大范围作文,要多角度选材,目的在于训练求异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这样的习作题: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三至六年级都有关于”人物描写“的习作内容。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的学生都以写自己的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叔伯婶姆、兄弟姐妹等为主,另有一部分写同学和老师,写其他人的只占其中小数,但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来越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虽然随着接触面的扩大而逐渐改变描写的对象,但仍离不开自己的生活圈子。其实,学生直接熟悉的对象除了上述这些外,还有校外的朋友、左邻右舍等。间接熟悉的对象包括通过电视、手机和电脑了解到的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节目主持人等。在信息化的时代,许多学生都是追星族,对那些明星的言行举止和兴趣爱好都无比熟悉,可见熟悉的人比比皆是。而学生的选材却常常黔驴技穷,根源于学生没能冲破生活的圈子,进行远距离选材。习作教学时,可启发的学生发散思维,跳出自己的生活圈,扩大选材的范围。

2.同一题目多种选材

同一题目的习作内容,学生选材往往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更谈不上与众不同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思贵求异,从而使选材丰富多彩,显现个性。

有一次,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的征文活动,我布置学生以《妈妈,您辛苦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果,很多学生写妈妈冒雨送自己上医院的事,情节也大致相同。我只得亡羊补牢,讲评时启发学生多方位选材:妈妈辛苦的选材不应局限于对子女的精心培养上,还可以是对亲朋邻里的热忱帮助,或是她自己在工作岗位、业务进修上付出了辛劳或是遭受到挫折……表现妈妈辛苦的事俯拾即是,能不能从中挑选一两件别人很少写过的,其他人的妈妈却没有或很少经历的事例来写。经过一番启发、讨论,学生茅塞顿开,懂得了文贵求新。同一命题,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学生选择的材料包罗万象,写出的文章才能少有雷同。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小学生的习作以命题为主,如何写出新意呢?老师应在立意、选材上进行指导,尤其是立意,更要有效地让学生下一番功夫来开掘。

记得有一节作文课上,我准备了一幅漫画,要求学生看后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学生很有兴趣地看了起来,漫画的内容是:一个淘气的小男生在放学路上一边走,一边看卡通书,一不小心掉到了没有井盖儿的井里,大声呼救。一群大同学听到后,马上救出了他。一节课的功夫,作文陆续交上来了,题目真是百花齐放。中心也分成了三类:①大部分同学在作文中赞扬那群大同学助人为乐的好品质。②一部分同学的作文批评那个小男生不应该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看书,不但对眼睛不好,而且还容易出危险。③一小部分同学的作文中心与众不同,他觉得马路上的井盖儿准是被坏人偷走了,这样不但损坏了公物,而且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危险,他呼吁有关部门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并给予治理。学生不同角度的立意,各具独特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面对统一提供的材料为什么学生的习作会有不同的立意呢?我告知学生:这就是习作中多角度的观察思维。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巧妙立意,就能彰显习作中鲜活的生命力。

4.同一材料多种体裁

学生的情感具有多面性,有的专长抒情,有的擅长议论,还有的善于记实。要依据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对同一材料的习作选择不同的体裁。

例如习作训练题:《家乡的木兰溪》

这个题目看似小,实则很大,它给作者以充分的想象天地。所以,对于这类题目要小题大做,多角度分析。

第一种构思:写景。抒发对木兰溪的热爱之情。木兰溪是一条金项链——在这条金项链上,缀满了一颗颗美丽的宝石……选材角度:溪上、溪下/溪东、溪西/上游、下游……

第二种构思:叙事。抒发对木兰溪的眷念之情。木兰溪是我的乐土——在这块乐土上,有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木兰溪给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影响。选材角度:童年趣事/少年生活/青春的梦幻……

对于这类题目,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阅历有不同的写法。选材不同,题裁也就不一样。

综上所述,习作教学由于具备自身的特点,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篇好文章,选材立意很关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对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同一中心多角度选材、同一题目多种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以及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等习作方式进行引导,以发展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养成创新意识,提高习作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J].文理导航,2010,(05).

[2]侯冬梅.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新作文,2014,(05).

[3]孙双金.小学语文教学[M].太原:太原出版社,2003,(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立意体裁习作教学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