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学习者汉英恭维话语策略的调查研究

2014-09-25胡兴莉江桂英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恭维话语语境

胡兴莉, 江桂英

(厦门大学 a. 人文学院; b. 外文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外语学习者汉英恭维话语策略的调查研究

胡兴莉a, 江桂英b

(厦门大学 a. 人文学院; b. 外文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通过调查和分析英汉恭维话语策略的异同,研究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话语使用效力问题,认为了解汉英恭维话语策略的异同,可以增强话语的语言使用效力,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和语用失误。

话语分析; 恭维话语; 话语策略

为了传递信息,人们需要使用话语, 但话语并非都是为了传递字面意义或表达话语本身的语义信息,在很多时候说话人都是在“以言行事(doing things with words)[1]。比如,实施许诺或恭维、发出警告或威胁、表示请求、表达命令等。但在跨文化语境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可能会因为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交际时的语境制约、话语策略的社会功能,以及不同的民族性格等复杂原因出现跨文化语用失误。而在当代跨文化语境中,语用失误相对于语言失误而言,更加难以被本族语者所容忍。Wolfson & Manes[2],Holmes[3],Herbert[4],Hellen Spencer-Oatey[5]等都曾撰文对多个国家的恭维话语语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指出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在使用这一话语时存在不同的文化特性及语用迁移。陈融在《恭维应答语:英美礼貌策略对比研究》一文中指出,在使用恭维应答策略时,美国人多遵循Leech的一致准则,而中国人多遵循顾曰国提出的谦虚准则[6]。这一差异是由两种文化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所引起的,特别是两种文化中关于构建自我形象的不同理解。作为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恭维语在两种文化交流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现在,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本土化的进程加速,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使用英汉恭维话语行事时有何差异和新的变化?是否存在语用迁移?语用学理论对此现象作何解释?这些发现对于成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有什么指导意义?本文以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恭维话语的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并比较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英汉恭维话语策略的差异,以此作为研究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话语分析的突破口。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福建省高校100名母语为汉语,外语为英语的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这些学生为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其中75人已经通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共回收86份有效问卷(其中无效问卷主要指未完成问卷、未理解问卷及与语境不符的问卷)。 这些学生根据问卷不同分为A 、B两组,他们分别完成问卷1“英语恭维语”和问卷2“汉语恭维语”;表1为各组被试的数据。

表1 所选被试数据

2.研究工具

研究数据通过补全对话法(DCT)问卷获得,正如每一种研究工具都有其利弊,DCT也不可能是一种完美的方法。在进行话语策略分析时,DCT具有有效控制社会距离、性别等可能影响话语表达方式和策略的优势,因此,该方法目前还是受到众多研究者青睐的一种语料收集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这一方法进行问卷设计,共包括问卷1“英语恭维语”、问卷2“汉语恭维语”两份DCT问卷。

3.问卷设计

问卷1和问卷2分别设置了8个情境,要求A组和B组被试根据这些情境写出他们的恭维话语。现有的研究表明(Wolfson[7]; Knapp et al.[8]; Holmes[9]; Yu[10]等) 出现频率较高的恭维话题为外貌、所属物、能力和成就。本研究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每个话题设置两种情境进行考察。为使数据更真实地反映实际交际语境中的话语策略,在具体选择问卷话题内容前笔者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大量地研究现有的相关文献,统计恭维话题内容的出现频率。二是在课堂上对学习者进行实际调查,让学习者回忆近三天内说出和所得到的恭维话语内容,通过口头汇报和回收文本材料两种方式反馈调查结果。对两项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比较,最后选取了贴近学习者情境的话题内容(具体见表2)。

表2 话题分布及权利变量

注: →表示权利对等,↓表示言者处于下级地位而听者处于上级地位。

考虑到在汉语语境中,交际者因为社会地位不同可能会影响到话语策略的使用,因此根据交际双方的权利地位不同,情境设置中包含了两种权利变量即平级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权利变量的设置依据也是来自实际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学生更倾向于在同学、朋友之间使用恭维话语策略。在他们的生活中,和他们接触最多的“上级”即老师,他们对老师的恭维话语主要表现在服饰发型的改变,其次是饰物、所属物(如手机)的恭维,再次是学生发现老师的表演才能(如唱歌、跳舞)并对其恭维,学生对老师的成就和行为进行恭维的机会相对较少。

A组被试和B组被试可以根据所给情境做出两种选择,一是尽量表达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恭维话语,二是对此情境什么也不说。

二、 结果与讨论

根据所收集的语料,本研究把这些话语策略分为四类:①显性恭维语(如你今天真漂亮;You look nice today!);②隐性恭维语(如这真的是你做的吗?You cook it?);③非恭维语(如恭喜啊;congratulation!);④无恭维语(如什么也不说;say nothing)。在数据统计中,不属于这四类的话语策略归到⑤其他(如I can cook better than you.)。这些话语策略的比率分布见图1。

图1 四类恭维话语策略比率分布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显性恭维语都是使用最多的话语策略(英语58.10%,汉语56.64%),这些话语策略受到母语的影响也最明显,出现负语用迁移的频率较高。 如“Your skirt is very beautiful. Where did you buy it? ” “If you really like it, you can keep it for a couple of days.”等。在英语中,隐性恭维语因其使用的隐蔽性、间接性、复杂性等特点,考察起来相对要困难得多。但经过语料选取、调查取证,笔者发现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都存在着隐性恭维语(英语9.26%,汉语9.38%),而且这些隐性恭维语特别是汉语的话语策略呈现出句式多变、表达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魅力。如“什么时候跟我说一下你的考试经验呗”“未来的画家,祝你成功”等。汉语隐性恭维语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这一点对于留学生理解地道的汉语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这是木兰吗?真是女大十八变啊!”“您要是不来北京,那是北京的损失啊!”这种话语策略因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普遍价值观而更加具有语言效力。在四种恭维策略中,差距比较大的是无恭维话语策略,这类话语策略在汉语中的出现频率比英语高。这是因为体现在这两种语言上的礼貌原则不同:在英语语境中,无恭维话语策略很少被使用,因为任何一点儿新的改变都会引起交际者的注意并使用恭维话语策略,如果对于改变不作任何评论则显得没有礼貌。在这种情境下,即便说一下“You look different!”也比不提及要好;而在汉语语境中,交际者即使注意到了一些变化,他也常会忽略这些改变而直接开始对话或使用非恭维语策略,因为多数听者并不会因此而不快。这也可以解释被试所使用的英语非恭维策略的比率较高(20.6%),如“Why did you cut your hair?”就是受到母语“我好惊讶你会去做头发啊!”的影响而出现的语用迁移。这些话语策略在汉语语境中是非常合适的,言者和听者都能理解这些表达的深层含义,但是迁移到英语中,听者头脑中没有此种知识信息储存,也就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被激活。

为了了解英语和汉语在不同话题中的恭维策略差异,本文对四个常用话题外貌、所属物、能力、成就/行为恭维策略频率也做了比对,结果(见图2)表明:英语在外貌和能力方面的恭维话语策略的使用频率略高于汉语;而汉语更倾向于对所属物和成就做出恭维。对不同话题的恭维倾向,在各自的语言中都符合得体原则,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会引起误解。例如,在汉语语境下对女性外貌的恭维会给人留下轻浮之嫌,而在英语中对个人成就的恭维会使听者以为说者居

图2 四大话题恭维话语策略比率分布

高临下。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语言在不同话题上的恭维取向存在这样的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

在两种语境中,无恭维话语策略的使用差异略大(英语9.26%,汉语14.84%),这在情境3和情境6(见图3和图4)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图3 情境3的恭维话语策略

图4 情境6的恭维话语策略

言语行为及话语所表现的各种行为方式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各种相关的非语言的变量因素制约[11]。图3和图4就体现了权利地位变量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语境下多采用无恭维话语策略,这是因为受到权利地位变量的影响,汉语使用者在对上级进行恭维时比较谨慎,语境已经给交际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在此情境下即便不使用恭维策略也不会影响双方的交际。而英语中较少使用无恭维策略,因为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什么也不说,就意味着交际中断。对于高度依赖语言手段进行交流的低语境语言——英语来说,想通过汉语式的沉默或“尽在不言中”来体会其中的意味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两种文化中的礼貌标准也不同,因而出现两种不同的话语语用特征。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就可能导致交际障碍或失败。但是,对比之前的研究,笔者发现被试在使用无恭维策略时也有下降的新趋势。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策略及差异,有助于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学习者交际时的真实状况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交际能够符合两种语言的交际规范。

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都是人类认知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都体现各自文化的特性与差异。语言学习中对目标语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会使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发生某种变化,即学习者会对自己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念、群体归属等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12]。因为不同文化之间,文化成员通过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知识在实质内容上是具有很大差异的。社会心理学家Roy D’Andrade提出了文化模型和文化图式的概念来阐释不同文化下的文化知识的表征问题。文化图式是指一个为同一文化群体所共享的意义概念系统,比文化图式更高级抽象的知识表征单位就是文化模型,由多个文化图式组成[13]。把Roy D’Andrade的文化图式和文化模型概念应用到恭维话语以及其他话语文化图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语言背景知识系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恭维文化模型,这一模型由多个文化图式组成,这些文化图式储存着恭维言语和形式的具体知识,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特性。恭维文化模型的差异性应该引起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目标语文化,使其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并顺利实现向目标语话语系统的过渡[14]。

三、 结 论

通过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恭维策略的差异如下:①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使用显性恭维策略的比例较高,但易出现语用迁移;②汉语隐性恭维语的话语策略实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没有采用统一固定的模式,有些还呈现出离开语境不容易识别的特征(如:有两把刷子啊!真是黑瓶子装酱油,深藏不漏啊!),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在英语恭维话语策略模式中没有发现。英语的恭维话语模式相对更加模式化,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这些差别体现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性格;③在话题恭维策略上,英语在外貌和能力方面的恭维话语策略的使用频率略高于汉语;而汉语更倾向于对所属物和成就做出恭维;④交际者在汉语语境中受到权利变量的影响时,更容易采取无恭维话语策略,而英语中则很少使用这一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如能更加敏锐的捕捉其不同的文化特性,扩大共享知识的范畴,将会增强话语的语言使用效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和语用失误[15]。

本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被调查者的语言水平只能代表同等水平的外语学习者,被调查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在变量设置时,还可以考虑更多不同层级的交际者之间的恭维策略。此外,同等的调查还可以对英语本族语者进行,这样,搜集的英语语料更能代表英语的恭维话语模式。

[ 1 ]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109-120.

[ 2 ] Wolfson N, Manes J. Complimen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J]. TESOL Quarterly, 1981,15(2):117-124.

[ 3 ] Holmes J.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Preferential Politeness Strateg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88:l2:445-465.

[ 4 ] Herbert R. The Sociology of Compliment Work in Polish and English[J]. Multilingua, 1991,10(4):381-402.

[ 5 ] Helen S O, Patrick N, Li Dong. 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British and Chinese Evaluative Judgments[C]∥Helen S O (ed.). 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ng Press, 2007:98-120.

[ 6 ] Chen R. Responding toCompliment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20(7):49-75.

[ 7 ] Wolfson N. Perspectives: 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M].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1989.

[ 8 ] Knapp M L, Hopper R, Bell R A. Compliments: a Descriptive Taxonomy[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4,34(4):12-31.

[ 9 ] Holmes J.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J].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986,28(4):485-508.

[10] Yu M C.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n the Complimenting Act of Native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Speakers: a Mirror of Culture Value[J]. Language and Speech, 2005,48(1):91-119.

[11] 刘焕辉. 言语交际学重构[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78-82.

[12] 薛芬,韩百敬. 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发展实证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88-90.

[13] D’Anderade R G.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Anthropology[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22-179.

[14] 李慧, 李经伟,焦新平.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5):39-42.

[15] 胡兴莉. 英汉隐性恭维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特性[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3):17-20.

【责任编辑李美丽】

EmpiricalResearchonComplimentingDiscourseStrategiesAdoptedbyEFLLearnersandCFLLearners

HuXinglia,JiangGuiyingb

(a. College of Humanities, b.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 of discourse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 is studi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realizing the differences will enhance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and avoid barrier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pragmatic failure.

discourse analysis; complimenting discourse; discourse strategies

2014-03-13

胡兴莉(1978-),女,黑龙江铁力人,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江桂英(1968-),女,福建上杭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95-5464(2014)05-0687-05

H 313.2

: A

猜你喜欢

恭维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恭维为何让我们不舒服?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