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

2014-09-25李忠华霍奕彤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沈阳市沈阳科技

李忠华, 霍奕彤

(沈阳大学 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以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

李忠华, 霍奕彤

(沈阳大学 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分析了沈阳市在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发挥服务功能,整合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实现技术的及时转化;发挥管理功能,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章可循。

沈阳; 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 机制

一、 沈阳市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的问题分析

1.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作用有限

作为老工业城市,沈阳科技基础雄厚,学术性指标大多是深圳的数倍,如高等院校、独立科研机构、院士等指标的数量分别是深圳的4倍、19倍和7倍。但深圳利用改革开放前沿的机制优势,主要经济指标却是沈阳的2~3倍,甚至几十倍,如2007年深圳的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出口总额等指标分别是沈阳的2.1倍、3倍、2.3倍、4倍、2.9倍和50多倍。原因之一是,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型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的数量都远远高于沈阳,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是沈阳的4倍,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1]。原因之二是,沈阳民营创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一些管理松散的落后企业,人为浪费严重,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设备和生产工艺陈旧,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更新技术,甚至关停并转的方式进行重组改造。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2012年沈阳市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4.8%、51.3%和43.9%,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比重73%,轻工业27%。汽车零部件、建筑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产品制造、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是沈阳优势产业[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分别增长23.9%和26.7%,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加值5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在5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高能耗行业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138.59万吨)、非金属矿物制品(171.27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39.47万吨)四大行业,这四大行业总产值占当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4.2%,而增加值仅占23%,能源消耗量则占92%。据测算沈阳重工业能源消耗量是轻工业的3~4倍,高能耗产业万元GDP能耗是高新技术产业的8~9倍*沈阳市环保局,《2009年沈阳市污染减排工作情况汇报》2010年1月。。而从2009年的统计资料上看,重工业比重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政府虽采取各类措施促进降耗减排的高新技术发展,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而传统的化工、建材、钢铁则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将很大程度上抵消技术进步所取得的节能减排成果。

3.人均R&D经费投入水平亟待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沈阳地区研发投入总体表现突出,如沈阳地区R&D支出占GDP比值高于全国与全省平均水平,沈阳地区每千人口R&D人员全时当量为4.48人/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4倍[3]。但从R&D活动人员人均R&D经费指标上看,沈阳地区略高于全国水平,却低于辽宁省2.35个百分点,说明沈阳地区研发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R&D活动人均投入经费强度相对不足。

表1 2009年国家、省、市R&D活动状况

4.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不利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税收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 943亿元,占全部第三产业3 615.6亿元的53.74%。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扰也显示房地产业和建筑发展过快,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地方经济的依赖。2011年沈阳市地税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两行业税收贡献率高达38.69%(其中:房地产业27.11%,建筑业11.57%),多个区的房地产和建筑业成为主要产业和重点税源(见表2)。

表2 2011年沈阳市各区地方税收分行业构成表 %

资料来源: 沈阳市地税局2011年《税收收入分行业分税种统计月报总表》。

这种状况对沈阳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非常不利:一是房地产、建筑业本身是与钢材、水泥、装饰材料、汽车以及能源消耗等传统“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极其正相关的行业,这些行业占的比重大,直接对节能减排构成威胁。二是房地产、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周期长、投入大,严重依赖理论是和重大技术上的突破,通常都是省市级地方政府难完成的任务。三是近年来房地产业、建筑已经是超常发展,这种势头很难持续长久,随着经济调整这些行业的增长必然下降,势必对地方就业、居民收入、政府财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政府、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影响个人对节能减排新产品的消费,种种都会是负面因素。

5.高等院校整体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不仅制约了当前的创新能力,向企业转让的技术数量,也制约了后续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从沈阳目前高等院校的情况看,其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还难以满足产业转型、技术进步、节能减排需要(见表3)。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沈阳地区排名最靠前的东北大学(33名)的科研得分仅13.38分, 与排在第10名的中国科技大学35.61分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与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吉林大学(第8名)的37.63分的差距更大。 在分项排名中, 科技奖励排行榜20强中没有地区的大学入选; 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第一作者)仅有沈阳师范大学(第19名); 在科研获奖50强中只有东北大学入选, 排在第28名; 在科研经费数量排名中, 排名最靠前的东北大学仅排在第91名。 而同属东北地区副省级城市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3名, 吉林大学排在第56名, 东北师范大学第57名。 沈阳地区的高等院校无论是研究能力还是经费投入上都是相对落后的。

表3 沈阳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情况表

资料来源: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

二、 完善沈阳市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的政策建议

1.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社会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长、大型企业主管和各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督促、落实全市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市区和其他部门对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的支持与保障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推进节能减排[4]。构建沈阳市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体系,这个体系应由五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①技术供给系统。由高校、专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目标是努力实现以科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不断地为创新体系输送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研究成果,推动知识、技术、技能、工艺、管理等不断出新。②技术需求系统。这个子系统的主体由企业、政府、社会其他需求部门构成。③中介服务体系。由专业化的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推介组织等构成,既包括独立的技术创新服务组织,也包括依托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组建的技术服务组织。④宏观调控系统。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⑤社会投入系统。建立以政府、集体、外资、社会和个人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改变科技创新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单一局面,实现区域创新创业投资来源的多样化。

2.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制度

第一,提高大中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沈阳大中企业多数是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为主的引进创新型企业,急需通过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第二,发挥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作用。具体由地方政府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和资金成立一个专门的企业技术中心和一个企业政策研究中心。

第三,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能量。集成和整合现有企业科教资源,围绕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需求,统筹布局科研机构、高校等各类科技力量,形成以重点科研机构和高校为基地、以面向产业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5]。

第四,构建科技创新型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以中介服务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服务创新体系。

3.构建多元化的节能减排科技投入机制

第一,争取更多的上级部门及国内外组织的资金投入。应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府及国内外各类组织的资金投入。

第二,提高市、县、区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市政府、县(市)区政府要在逐步增加节能减排科技投入的同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对民间资金的带动作用。

第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一是通过经济政策引导社会投入。二是通过法律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是通过行政手段引导企业资金投入。四是服务引导企业投入。

4.落实好各项支持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税务执行机关及当事人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各项相关政策,及时、正确、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些政策,这是政府对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事业的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当然,从国家层面来看,除了税收上优惠以外,还应把握好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的政策,更好地利用这些政策。除此之外,省、市、区、县各级政府也有相关的激励政策,相关企业、部门应认真领会、积极落实。

[1]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沈阳“十一五”科技创新成就回眸[N]. 沈阳日报, 2011-05-17.

[2] 薛福康. 科技创新机制漫谈[N]. 光明日报, 1999-06-04.

[3] 低碳经济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美国专家谈节能减排政策和科技创新[N]. 科技日报, 2009-08-25.

[4] 李忠华,王俊衡. 辽宁需求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财政支持体系的构建[J]. 中外企业家, 2012(13):33-35.

[5] 郝晓明. 这十年,沈阳科技创新第一[N]. 科技日报, 2012-11-13.

【责任编辑孙立】

PromotingConstructionofEnergySavingMechanismsinShenyangbyTechnologicalInnovation

LiZhonghua,HuoYitong

(School of Economic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The problems in promotion of energy saving machanisms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henyang are analyze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ed: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role in policy-oriented,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o impro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policy system, and guide soci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o the fiel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integrate government and social service resources to achieve timel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and to mak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rules to follow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enya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mechanism

2013-12-30

201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3DJY079)。

李忠华(1965-),男,吉林九台人,沈阳大学教授。

2095-5464(2014)05-0584-04

F 220

: A

猜你喜欢

沈阳市沈阳科技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分店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