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2014-09-24陈淼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

陈淼

【摘 ;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高水平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其教学质量高于低效能感的教师,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寻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天狮学院为个案,分析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并提出提升教学效能感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天狮学院教师一、理论基础

教师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观判断。通常,教师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

研究证明,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之间密切相关,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着其发展命脉。高校间互相竞争,各校不断调整发展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当前形势,认真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寻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笔者以天津天狮学院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和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和特点,从而探寻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表现,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天津天狮学院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从6个学院,2个部门中选取130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30份,获得有效问卷118份,有效问卷率为91%。被试的主要统计学特征见表1。

表1被试的主要统计学特征

被试特征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性别 男 43 36.4 36.4

女 75 63.6 100.0

最高学历 本科 42 35.6 35.6

研究生 76 64.4 100

教龄 1-5年 27 22.9 22.9

6-10年 46 39.0 61.9

11-15年 30 25.4 87.3

16-20年 9 7.6 94.9

20年以上 6 5.0 100

2. 研究方法

本量表根据国内已有研究,同时通过与部分教师访谈,并征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编制成“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问卷”。本研究分别从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对天狮学院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了调查,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列出了10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要测量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状态和问题,采用五点记分法设计量表,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档。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录入五点记分结果时,用5、4、3、2、1分别表示“非常同意”、“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三、数据分析

1.一般教学效能感分布状况

一般教学效能感量表从家庭、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教师的教育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其中第1.2.8.9.10题反映学生的素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第3.5.6题反映家庭环境对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第7题反映教师对自身一般教学效能感的综合评价。为进一步了解天狮学院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的总体状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一般教学效能感描述统计表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偏度 峰度

一般教育效能感1 62 4.13 1.079 -1.318 2.076

一般教育效能感2 62 2.11 .770 1.135 2.821

一般教育效能感3 62 2.97 1.086 .224 -.633

一般教育效能感4 62 2.87 1.048 .266 -.653

一般教育效能感5 62 2.40 1.016 .757 .425

一般教育效能感6 62 2.97 1.040 .609 -.571

一般教育效能感7 62 2.29 .797 1.428 3.219

一般教育效能感8 62 3.23 .948 .241 -.331

一般教育效能感9 62 2.21 .890 1.590 3.280

一般教育效能感10 62 2.26 .808 .836 1.457

表2表明,天狮学院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中,学生本身的素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平均值M=4.13,2.11,3.23,2.21,2.26,标准差SD=1.079、0.770、0.984、0.890、0.808,其中,第1题呈左偏分布,第2.8.9.10呈右偏分布,且都呈尖峰状态。由此可见,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在学生本身素质的维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学生本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较大的影响。家庭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的平均值M=2.97、2.40、2.97,标准差SD=1.086、1.016、1.040,都成右偏分布,且都成尖峰状态,即大部分老师“基本同意”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要大于教师的教学。由此可见,家庭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较大影响。

2.个人教学效能感分布状况

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从纵向维度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课前主要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的把握程度上,通过第1、2、3题进行调查分析;课中主要体现为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及教学效果方面,通过第4、5、7、8、9、11、15题进行调查分析;课后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及针对学生及家长而开展的教学沟通方面,通过第6、10、12、14、16、17题进行调查分析。具体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个人教学效能感描述统计表

样本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偏度 峰度

个人教学效能感1 62 4.08 .685 -.420 .340

个人教学效能感2 62 1.79 .517 .468 4.415

个人教学效能感3 62 4.15 .623 -.106 -.414

个人教学效能感4 62 3.76 .803 -.116 -.482

个人教学效能感5 62 2.05 .585 .506 1.729

个人教学效能感6 62 3.34 .745 -.157 -.453

个人教学效能感7 62 3.92 .685 -.214 .022

个人教学效能感8 62 2.47 .762 .571 -.174

个人教学效能感9 62 2.968 .8487 .229 -.336

个人教学效能感10 62 2.53 1.004 .562 -.262

个人教学效能感11 62 3.03 .868 .403 -.611

个人教学效能感12 62 2.42 .759 .981 1.472

个人教学效能感13 62 3.94 .744 -.142 -.537

个人教学效能感14 62 3.37 .834 .075 -.506

个人教学效能感15 62 3.06 1.006 .566 -.334

个人教学效能感16 62 3.21 1.010 .053 -.485

个人教学效能感17 62 2.32 .883 .785 .612

表3表明,天狮学院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中,课前教学准备阶段,在“我能根据大纲吃透教材”、“我常不知道怎么写教学计划”、“我备的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三项指标的平均值M=4.08,1.79、4.15,标准差SD=0.685、0.517、0.623,其中,第2题呈右偏分布,第1、3呈右偏分布,且都呈尖峰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在教材把握、教学计划的撰写、备课方面具有较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课堂管理,即捣乱学生的处理(第5、15题)、课堂驾驭(第7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控制(第8题),其平均值M=2.05、3.92、2.4、3.06,标准差SD=0.585、0.685、0.762、1.006,其中课堂驾驭(第7题)呈左偏分布,其余呈右偏分布,且都成尖峰状态,即大部分老师“基本同意”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堂管理,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认同度方面,“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第4题)、“学习困难生的改进”(第9题)、“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 (第11题)、“新课程的教学完成效果” (第13题)的平均值M=3.76、2.968、3.03、3.94,标准差SD=0.803、0.8487、0.868、0.744,其中第4、11题呈左偏分布,其余呈右偏分布,且都成尖峰状态,因此,教师在对困难生的改进、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方面的教学效能感较低,处于中等水平,而对学学习问题的解决和对新课程的完成效果的效能感较高。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方面,“依据学生学习水平调整作业难度”(第6题)、“问题学生的辅导”(第12题)、“学生知识识记的辅导”(第14题)、“依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整作业量”(第16题)的平均值M=3.34、2.42、3.37、3.21,标准差SD=0.745、0.759、0.834、1.010,其中第6题呈左偏分布,其余呈右偏分布,且都成尖峰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辅导方面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在课后的沟通方面,“与家长沟通”(第10题)、“与学生接触”(第17题)的平均值M=2.53、2.32,标准差SD=1.004、0.883,“与家长沟通”(第10题)呈左偏分布,“与学生接触”(第17题)呈右偏分布,且都呈尖峰状态,因此,在课后的教学沟通方面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为中等水平。

四、调查结果

1.天津天狮学院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

本研究对天津天狮学院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的分析从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进行。一般教学效能感从学生素质和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两个维度进行。依据统计结果,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在学生本身素质的维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学生本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较大的影响。家庭因素方面,大部分老师“基本同意”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要大于教师的教学。由此可见,家庭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由于家庭的参与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依据统计结果,教师在课前准备特别是备课阶段有较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基本同意”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堂管理,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认同度方面,教师在对困难生的改进、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方面的教学效能感较低,处于中等水平,而对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和对新课程的完成效果的效能感较高。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教学沟通方面,个人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从总体来看,天津天狮学院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总体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需要进一步在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管理及课后对学生的辅导与沟通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其效能感水平。

2.学历、性别、教龄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水平

通过对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学历、性别、教龄三个因素的方差差异显著性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天狮学院教师教学效能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差异水平。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性别变量对“教师虽然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般教育效能感10)有影响,而对一般教育效能感的其他各项指标没有影响。性别变量对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指标 “我备的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个人教学效能感3)、“如果学生完不成课堂作业,我能准确判断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有影响,而对其他各项没有影响。针对学历变量,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各项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高于显著性水平,故应该接受原假设,即学历变量对其没有影响。针对教龄变量,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标“一个班上的学生总会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一般来说,学生变成什么样是先天决定的”、“即使一个老师有能力,有热情,也很难同时改变很多差生”、“好学生一教就会,差生再教也没用” P值低于显著性水平,即教龄变量对其有影响,而对指标没有影响。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标“如果学校让我教一门新课,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它”(第13题)、“和学生接触少”(第17题)的P值低于显著性水平即教龄变量对其有影响。其余指标的P值高于显著性水平,即教龄变量对其没有影响。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教师教学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局部性的,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备课和布置作业的合理判断等方面的态度上。学历上并无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主要由于天津天狮学院目前的教师结构主要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而在调查的青年教师中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学历人数比例为77.4%,学历的多元化并不明显,因此其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教龄不同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和认同等方面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教龄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影响主要表现在转化差生 的信心、自身的授课能力、与学生的沟通等方面。

五、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管理,挖掘潜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杜拉拉的研究理论,当一个人观看到或想象到那些与自己相近的人们的成功操作后就会增强教学效能感,因此,学校要更多地组织教师观摩活动、基本功大赛活动等。在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对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和教学艺术进行分析,观摩者的教学效能感将得到替代性强化作用,同时,可以从示范者的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并获得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种途径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培育骨干教师,起到传帮带作用。培育更多的骨干教师,以老带新,以优带差,以助教等形式直接指导教学活动,提供课堂教学经验,及时帮助普通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提高一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第三、优化管理,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1)优化学校客观环境,完善学校的支持系统,提高学校教学硬件配置,为教师工作提供便利条件。(2)改进学校制度环境,创建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制定合理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3)优化学校的人际环境,协调好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处于一个宽松、自由、和谐、温暖的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中。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
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的调查、实践、反思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多维角度下劳动合同的规范化研究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