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羊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4-09-24林家琪董真金铎刘慧谋顾敏焦库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分离鉴定

林家琪+董真+金铎+刘慧谋+顾敏+焦库华+展天松+王彦红+刘文博

摘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禽养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一例羊急性肠出血伴有严重腹泻引起的急性死亡的病例,经过剖检、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后确诊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05-01

收稿日期:2014-05-25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201311117039Z)

作者简介:林家琪(199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生,主要从事羊临床菌株耐药性及质粒指纹图谱分析应用的研究;通讯作者,王彦红,讲师,(电子信箱)wyh7405@163.com;刘文博,副教授,(电子信箱)lwb@yzu.edu.cn 。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埃希菌属中的一类,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直杆菌,两端钝圆,周身鞭毛,能运动,为异养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生长pH 7.2~7.4,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大肠杆菌主要有O、K、H3种抗原[1]。大肠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是不致病菌,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为正常菌群,少数具有毒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毒力因子和发病机制的不同,致腹泻型大肠杆菌可分为5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致病型大肠杆菌、肠出血型大肠杆菌、肠侵袭型大肠杆菌、肠聚集型大肠杆菌。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表现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也不一致 一般以肠炎较多见,有时还可引起败血症和毒血症,引起动物死亡,或者严重影响幼畜生长发育,给畜牧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2]。近年来,江浙一带地区山羊养殖量不断扩大,随之,各种疾病也随之发生,现将一例羊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3月,江苏南通的一山羊养殖户将发病的两月龄山羊送至扬州大学动物兽医院就诊。该养殖户饲养山羊174只,病死24头。畜主叙述病羊出现腹泻,伴有鼻涕、咳嗽,食欲不振。用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治疗,但未见效。剖检可见病羊有脓性鼻液,肺部淤血、气肿,肝脏肿大、淤血,胆囊扩张,瘤胃黏膜轻微脱落,真胃黏膜充血、轻度出血,小肠浆膜出血,肠道黏膜卡他性炎症,肾脏肿大、淤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病料:病羊肝脏、脾脏、心脏、肠道等病变组织。

2.2 方法

2.2.1 细菌分离 取山羊的肠道、肝脏、脾脏、肾脏等病变组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血琼脂平板,在37℃条件下培养24 h。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鲜血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在鲜血平板和麦康凯琼脂进行鉴别培养,并作有氧厌氧于37℃条件下进行对照培养。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特征和染色特性。

2.2.2 生化试验 利用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与判定标准参照该公司操作方法与标准)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挑取纯化菌株接种于生化鉴定管,37 ℃温箱中培养24~48 h,记录生化反应结果。

2.2.3 药敏试验 对此菌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药敏纸片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操作方法和判定标准参照该公司操作方法与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分离

经培养,血平板上出现了圆形,凸起,光滑,湿润的菌落,并出现溶血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生长良好的粉红色菌落,经过厌氧有氧的对照培养发现该细菌在有氧无氧环境均可生长,但有氧环境生长略微旺盛。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有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生化试验

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与靛基质、鸟氨酸、赖氨酸、卫矛醇反应,不与苯丙氨酸、枸橼酸盐、尿素、硫化氢反应,与经典大肠埃希氏菌特征相符。

3.3 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左氟沙星、菌必治、氟哌酸、链霉素等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萘啶酸、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罗美沙星等耐药。

4 讨论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分类上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无芽孢,具有周鞭毛。由于大肠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不强,60 ℃条件下15 min即死亡,因此优化环境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方法。场址应建立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远离居民区,平时用0.3%过氧乙酸,按30 mL/m3喷雾消毒,也可用多聚甲醇在25 m2垫料中加入4.5 kg多聚甲醛[3]。

大肠杆菌容易形成抗药性,而且大肠杆菌可通过菌毛将其抗药性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加之现在养殖户们对抗生素的应用还并不是十分明确,抗生素滥用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使得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形成较快,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4],耐药性在疾病的治疗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试验中发现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左氟沙星、菌必治、氟哌酸、链霉素等药物对本羊场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意义。此外,支持疗法对于该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尤其在该病出现严重腹泻时,当山羊不能自吮时可用5%葡萄糖盐水或复方盐水灌服[5]。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房全正.羊大肠杆菌病病原特性[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6):62.

[3]秦承林,熊东艳,陈清军.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 北京农业,2009(24):68-71.

[4] 王 建,沃妮娜,邱 江. 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3:29.

[5] 张满其. 犊牛大肠杆菌的诊治[J]. 今日畜牧兽医,2013(6):57-58.

猜你喜欢

分离鉴定
贵州薏苡黑穗病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烟粉虱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五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引起奶牛关节炎的牛支原体病原的分离鉴定
江苏1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
一例棘腹蛙“白内障”的病原分离鉴定
丁鱥疑似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重庆烟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