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价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
2014-09-22殷新蔡言厚蔡莉
殷新+蔡言厚+蔡莉
摘 要:大学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文章从大学评价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依据、大学评价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和大学评价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可或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经过20多年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评价已经成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大学评价;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
引言
大学评价有三种类型,一是各个大学进行的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价,二是社会民间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简称社会大学评价,下同),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大学评价。大学评价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这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地位,是一批执著地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中介机构经过20多年始终不渝地努力才争取到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导向,从而使社会大学评价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而获得的。
一、大学评价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依据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政策依据就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2002年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因而国内学者开始对中国大学的排名进行探索;在《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中,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直接参与高等学校的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在“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条款中说:“改变科研评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倾向,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四十条中说:“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开始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就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大学排名也是一样。中国需要大学排行榜:一是2000年前后的大学合并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大学次序,需要有一个重新认定,而政府又来不及也不可能对所有大学进行这项工作,只好求助大学排行榜;二是1999年以来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广大的中学生及其家长需要了解各个学校的情况,也需要一个大学排行榜;三是国家在进行选优资助时对于把握不准的大学需要民间提供信息,以供决策时参考。因此2001年以后发布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明显地多起来了。
但是,这些大学排行榜,由于政府和社会不能提供充足的高等教育信息,也由于进行大学评价的人员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不同认识,其评价大学的指标体系各异,从而使一所大学在各个大学排行榜中的名次相差甚远。这就为反对者提供了民间的大学排行榜是“胡来”的证据。最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因慧提交提案,建议规范中国大学评价和排名。在这个提案中,黄因慧建议:“这个工作只能由教育部来做!”“禁止民间组织对高校进行排名。”这个提案经人民网发布以后,在全国各网站、各媒体掀起一股反对民间大学排行榜的高潮。至于对民间大学排行榜的质疑,从来没有间断过。社会上似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同情者寥寥无几。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是需要大学排行榜的;反对的是与己有关的大学在排名中靠后的大学排行榜;对于对自己有利的大学排行榜,都默认,只是不敢公开表态支持而已。这样,大学排名的主办者只能自己使尽解数据理力争。这种“只要民间发布新的大学排行榜,或者哪个大学排行榜被人抓住了什么‘把柄,大学排名的主办者就会受到质疑、谴责,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一直存在。例如,2006年,某个评价机构发布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就因为某个很有“名气”的大学排名名次靠后,就利用媒体大做文章,制作醒目标题:《中央及各省媒体围剿“大学排行榜”》,在媒体和网站广为传播;又如,《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和张炜撰写《大学排行榜真有“潜规则”?》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2009年5月5日11版上,又掀起了质问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高潮,甚至提出要禁止民间机构进行大学排名,要求政府出面组织、发布大学排行榜。一时间,全国几乎所有报刊和网站都卷入这场声讨“战争”中。教育部又一次被推向前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总之,由于这段时间的大学排行榜的依据只在政策层面,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更没有过“文化”层次这一关,所以,才产生上述种种责难。中国社会大学评价能否过“文化”层次这一关,关键在于从事大学评价的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
二、大学评价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地位逐步确立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地位确立的标志有三个表现:一是公信力越来越高,二是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三是社会舆论越来越好。
(一)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越来越高
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的不断提高就是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确立的最好见证。中国社会大学评价起步比较早,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创始人赵红州和蒋国华用科学计量指标对大学进行排序,并于1987年9月13日在《科技日报》上推出,其名称就是《我国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排序》。从此,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发展进入起步期。到1993年以后处于停滞期,直至1998年。1999年至2009年是发展期。2010年以后是成熟期。
在起步阶段,大学排行榜无公信力可言,每次大学排行榜公布以后,往往受到群起而攻之;在停滞期,大学排行榜只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更无公信力可言;在发展期的初期,大学排行榜仍然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针对社会各界反对者的质疑和支持者完善的建议,中国社会大学评价人员不断地修正、补充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使“中国大学排行榜”日臻完善,公信力日益提高。例如,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是与时俱进,凡是社会上提出的合理意见、又能通过努力做到的,就修改或增加新评价指标。为了改变目前所有大学排行榜“重理轻文”的倾向,中国校友会网从2007年开始增加了“杰出社会科学家”指标。为了平衡以工学为主的学校与以理学为主学校的评价指标,从2008年起增加N&S论文指标。为了鼓励学子关注母校的发展,从2011年开始,增加校友捐赠指标。又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2010年的评价指标,在2001年2个一级指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4个二级指标(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自然科学硬件和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三级指标从8个(博士生培养、博士生创新环境、硕士生培养、本科生培养、本科生质量、论文及其引用、授权专利、国家级奖励)增加到27个(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新生录取分数线、本科教学评估结果、全校生师比、本科毕业生数、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规划教材、挑战杯本科生学术竞赛奖、本科数学建模竞赛奖、本科教学成果奖、毕业生平均学术水平、博士毕业生数、硕士毕业生数,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国内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学术著作引用、艺术作品、专利授权、科学与技术奖、国家大学科技园、人文社会科学奖)。再如,网大(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在评价对象上作了大的调整,一改从1999年至2008年,把所有的大学都列举出来,排定座次的大而全的序列形式,改为只发中国大学百强榜(含并列),以及百强大学候选榜56所(含并列)。网大这个榜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榜单中评估指标,每个大学的单项数据都是齐备的。比如声誉,往年对没有列入评分对象的大学,计算时就将声誉这个指标的权重,按比例分摊给其余指标了。此次他们将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46名的学校,都发给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长江学者和著名的社科专家评审,提高了评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一些大学排名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个调整对结果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endprint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机构都对自己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评价对象作出调整,使评价更符合实际,从而使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大学排行榜公信力不断提高的表现是:2005年约10%公众相信排行榜,2006年是377%,2009年是39%,2010年达到6125%。这表明,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已经确立了,中国社会大学评价是成功的,已经步入成熟期。
(二)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有三个表现:一是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二是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发行量越来越大,三是介绍大学排行榜的网站和报刊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只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和网大(中国)有限公司2家评价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到本世纪初已经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网大(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校友会网、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7家评价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了。这是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的市场经济规律的反映。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是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结果。
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2002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行《挑专业 选大学》时,发行量不到1万册,到2010年就达到2万册;而且,从2006年开始,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也发行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
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网站,上世纪90年代只有网大一家自产自销,社会上的门户网站不予理睬。2001年,人民网开始报道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并从2001年起长年挂网备查;随后新浪教育、搜狐教育、腾讯教育也常年挂网备查。从2010年开始,人民网除对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大学排行榜,长年挂网备查外,还对中国校友会网的800强排行榜、网大的100强大学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50强排行榜也长年挂网备查;新浪教育也对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长年挂网备查。各种大学排行榜发布时,各大门户网站都及时刊登。
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报刊,上世纪80年代只有《科技日报》、《瞭望》周刊、《楚天周末》全文刊登,90年代只有《广东科技报》全文刊登;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青年报》(2000年网大的《大学排行榜》、2004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科学时报》(2004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研究生院评价》)、《21世纪人才报》(2005-2010年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全文刊登。此外,《科学时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大河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江西日报》《江南时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晨报》《科技日报》《深圳特区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天府早报》《时代信报》、香港《大公报》、台湾《东森新闻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100多个报刊在排行榜发布时进行报道。
(三)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社会舆论越来越好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社会舆论越来越好的标志是2009年5月对大学排名“潜规则”置疑的过程中,出现了理性的声音:《缺乏监督的大学排行榜必腐,但不宜因噎废食》《排行榜的缺点还不足以让它灭亡》《大学排行榜:不能因“潜规则”而剥夺“表达权”》《给大学排名是不容禁止的自由权利》。例如,舒圣祥在《给大学排名是不容禁止的自由权利》一文中指出:“大学排行榜背后的‘钱名交易早已尽人皆知,舆论抨击一则指向制榜者的利欲熏心,一则指向高校的媚态讨好。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现实,现在的问题在于:教育部门该如何处置弊端多多的大学排行榜?教育部已经表示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并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另一种更强势的声音则指出,应该取缔,应该禁止。而且,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取缔与禁止的观点似乎支持率颇高。”但是,天津大学校长认为不宜禁止大学排行榜。“天津大学校长认为‘不宜禁止大学排行榜的理由,是强调大学排行榜的有用性,即能够‘为公众了解和选择大学、了解和选择专业提供了某种帮助。”该作者认为,“即使公众对于大学排行榜没有任何需求,即使大学排行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认为政府部门也是无权禁止的。作为自由权的一种,任何人都有权不受干涉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大学进行排名。倘若对大学进行排名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那显然只能是一种‘非法设置行政许可事项。”
舒圣祥很同意“大学自重排行榜自清”的观点,“丑闻的主角应该是那些行贿的大学,而不是受贿的排榜机构。事实上,大学排行榜同样只有在高度开放和自由竞争中形成相对可靠的公信力。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只能来自开放的竞争,而不可能来自公权对民间排榜行为的禁止。”他特别强调:“对民间机构的排行榜行为固然需要规范,但是那种轻言禁止的冲动必须高度克制。要知道,我们轻浮的禁止呼吁对政府部门而言,实际就是一种剥夺民间自由的强制授权。而由权力来垄断大学排行榜,结果必然只会更糟糕。在所有机构中,教育部门是唯一不适合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机构。因为教育部门理应是超脱的监管者,它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说到底,给大学进行排名并非‘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部门可以不赞成,甚至可以‘不高兴,但是它没有权力禁止。因为这是一项普遍的自由权利。”
三、大学评价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监督地位体现在考生及其家长参照大学排行榜来填报志愿,大学应用大学排行榜来促进自己的发展,政府部门对大学进行定位时参考大学排行榜。
(一)大学评价成为家长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依据
2006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新浪网在醒目位置挂出近年来某机构发布的多个大学排行榜,在针对此排行榜上万个评论里面,绝大多数网友对这个排行榜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而也在同时,调查研究机构上海中智库玛借助网络调查平台(www.51poll.com)在全国33个省份的56个城市做了一次在线调查,共有19867名不分职业、性别、年龄的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职业为学生的占了总人数的3430%,老师占到2275%,而无论何种职业,目前已是家长的人群占总人群的628%,本次调查真实度为9476%,误差率小于6%。结果显示:中国9435%的学生家长会参照“中国大学排行榜”协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8584%的老师建议学生填报志愿参考“中国大学排行榜”。
上海中智库玛的调查结果说:“虽然权威人士试图出面制止这类榜单的频频出炉,但仍旧阻止不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们对于这类排行榜的强烈兴趣。9435%的中国家长会参照‘中国大学排行榜协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除了老师和家长的强烈推荐之外,大多数学生自己也是对这类排行榜深信不疑,86%的学生都表示曾经或是已经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参照过‘中国大学排行榜。他们之所以选择会信任这类排行榜的原因:5163%的人是因为排行榜的数据来自国家权威部门;2941%的人选择参考是因为希望能上一所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好学校。而当被问及他们了解此类排行榜的渠道、出处时,7058%表示通过网络搜索。”
endprint
(二)大学排行榜能够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大学时刻应用大学排行榜来促进自己发展的典型事例是单项论文指标的大学排名。各个学校对发表论文单项指标的大学排名,特别是发表SCI论文单项指标的大学排名重视程度不同,而被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数量和被引频次的多少差异很大。SCI论文单项指标的大学排名在各个时期促进高校不断推出激励发表论文的措施,从而提高发布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清华大学在大学排名起步期,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于1987年9月13日在《科技日报》上发布了《我国三十个大学的科学计量排序》中位列17名。对于一个与北京大学平起平坐的大学,这个“17名”深深地触动了清华大学的领导。从此,他们决心要刷新这个纪录,创造出一个与清华大学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编制相称的科学论文排名名次来。清华大学经过14年的努力,SCI发表论文2001年以后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稳坐第一,SCI论文的引用篇数2003年以后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也是第一。这一转变的秘诀就是“攀登计划”和“千篇工程”。
何谓“攀登计划”?所谓“攀登计划”就是一个“用SCI论文作评价标准,到2000年之前进入世界高校前200名”的目标。何谓“千篇工程”?所谓“千篇工程”就是到2000年SCI论文要超过一千篇的计划。清华大学经过8年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2000年SCI论文超过1100篇,2002年SCI论文1024篇,2003年是1509篇,2004年是1416篇。清华大学实施“攀登计划”和“千篇工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各种校外基金课题、校内基金课题、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申报,出国人员审批,博导、院士的推荐,职称评定等工作中,都贯彻了重视科技论文的做法。
又如,在社会大学评价的停滞期,利用论文的大学排名来指导自己学校工作的上海交通大学猛然发现自己落伍了。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SCI论文排名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前5、6名倒退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5名。5、6名的名次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学中的地位是相称的,25名的名次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学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因此,上海交通大学痛定思痛,决心利用论文的大学排名来促进自己学校的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的SCI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的名次,1986—2004年依次是:5、6、6、14、19、18、13、13、21、21、25、25、17、18、14、10、8、7、6、3、/、3、2;上海交通大学的SCI论文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的名次,1989-2004年依次是:6、7、14、13、15、14、15、20、23、25、24、16、14、13、11、7、7、/、6、5。这反映了上海交通大学对SCI论文及其引用篇/次重视与否、抓与不抓有关。应当说,上海交通大学的SCI论文及其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处于6、7的位次是正常的,处于10-25的位次是不正常的,处于2、3的位次是超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交通大学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SCI论文及其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处于6、7的位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水平的实际反映。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工作如果不跟上的话,就会出现问题。任何单位、任何工作都是这样。上海交通大学也不例外。随着南京大学对发表SCI论文实行重奖以后,许多学校纷纷仿效,而上海交通大学无动于衷。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SCI论文及其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下降的根本原因。当从1998年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并从1998年开始,采取了重奖发表SCI论文的措施后,上海交通大学SCI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的名次达到3、2的水平,直逼北大和清华了。
再如,在社会大学评价的发展期,对论文的大学排名作出及时反应的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即20世纪90年代的中南工业大学)尽管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接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从事的SCI论文大学排名中,成绩不佳;但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科学学所的《学术榜》第二榜中,取得了大陆工科院校第5名的突出成绩,在《科学》杂志1992年1期上发表的《中国科技论文排名》,中南工业大学居11名。这对于中南大学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说是好事,当时中南大学的领导沾沾自喜,而且用来鼓舞士气;说是坏事,失去了对SCI论文大学排名的敏感性,甚至不屑一顾。2006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湖南的两个“985工程”大学在《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中名次是:湖南大学(698名,在大陆高校中居21名),中南大学(743名,在大陆高校中居25名)。湖南大学全校上下欢天喜地召开庆功大会,使临近的中南大学不得不进行检讨,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积极采取追赶措施。
中南大学的SCI论文及其引用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为什么这么低?主要是该校对发表SCI论文的措施不得力:一是没有购买ISI数据库,二是没有对发表SCI论文进行激励。该校2006年在广大教师的强烈要求下购买了ISI数据库,并从2006年开始实施对教师发表论文的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时,中南大学已从2006年的743名提高137位,居606名;在中国大陆大学排名中提高了4位,从25名到21名。
(三)政府部门依据大学评价判断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政府部门对大学进行定位时一直参考大学排行榜是因为,大学排名对优先发展的大学顺次重新确立以及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确实有参考价值。
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增刊上刊登了《9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及其确定的时间》一文,是一篇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9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及其确定的时间是一个学校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国家重视程度的标志。经过30来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大学格局大变样了:1954年10月5日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在1998年的“985工程”大学9所中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有3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另外6所是在1959年5月17日确定10所中的4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1960年10月28日确定的43所中的南京大学,在1963年9月12日确定3所中的浙江大学。在1954年10月5日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在1998年前的各种大学排名中相当靠后,北京医科大学要考虑与北京大学合并,因此,这3所大学都未能进入“985工程”大学之9所。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在1998年前的各种大学排名中都在10名以内,中国科技大学在SCI论文排名中和浙江大学在综合排名中非常靠前。那些在确定全国重点大学较晚的大学能进入“985工程”大学之9所,都是在各种大学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可以这样说:这些学校能进入“9所”,大学排名功不可没。
大学排名不仅在国家确定“985工程”大学之9所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且,同样在确定“985工程”大学全部名单时发挥了作用。“985工程”大学是要解决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人才需求问题,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进行遴选的。因此,按照遴选条件,1954年10月5日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5月17日确定的10所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8月28日确定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1960年10月28日确定的43所中的9所综合性大学、8所工学院和已经进入“9所”的1963年9月12日确定的浙江大学,共35所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以上范围内的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因发展真正的综合性大学的需要,分别与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也因与清华大学合并,这3所大学未能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因在1998年前的各种大学排名中非常靠后也未能进入。
endprint
对于专业院校进入“985工程”大学行列,除了教育部规定的通用条件外,还要按照“有特色,有实力,在行业和地区进行平衡”的指导思想遴选。所谓特色,就是学科、专业领域非常确定、并形成了唯我莫属的地位;所谓实力,就是在各种大学排名中处于前列;所谓行业和地区平衡,就是每一个行业和地区的大学不管实力如何,只能上一个“985工程”大学。一个学校能否进入“985工程”大学行列,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1963年前确定的、未被其他大学合并的、原25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只有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3所专业院校和厦门大学够格;其余的大学,有的是只具有特色的大学,如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大连海运大学、东华大学等,有的是在各种大学排名中处于前列的大学,如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它们都未能进入“985工程”大学计划,前者只具备特色和行业优势条件,后者只具备特色和实力条件;还有14所是不具备“985工程”大学遴选条件的,也未能进入“985工程”大学计划。在“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前确定的32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只有3所大学进入“985工程”大学行列: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不仅是行业的代表,而且在SCI论文大学排名中名次靠前;中央民族大学是从政治上考虑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体制创新样板的代表。
1998年是我国体制改革大步进行的年代。在国家机构改革中,有9个国家局并入国家经贸委;并规定,即使保留的部委,一般也不再直接管理学校。正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已把改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摆上议事日程。并制定了“一拉一推”的政策。所谓“一拉”是: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核心进行新一轮的院校调整,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学科更加综合的高等学校;对现有院校进行调整和归并,从中产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更加综合一些的大学。所谓“一推”是:精减国家机构,坚决实行政企(事)分开,明文规定除教育部和少数特殊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这“一拉一推”对于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地方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注入了活力。
从合并办学动机来看,无论是政府倡导还是为自身生存或发展的合并办学,也不是多多益善,而会受到布局的限制。中央最初的意图是在东中部每个省、市都建立一所“航空母舰”式的综合性大学,从中挑选10所大学来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适应“一流经济要由一流大学来支撑”的需要。但是实践的结果不尽人意。例如,相传很久的武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的合并以及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合并未能成功。这种不尽人意的奥妙只要看看近年来的大学排行榜就一目了然了。上述学校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都处于全国前10名或20名左右,而且两两的位次在同一的大学排行榜中靠得很近。也就是说,他们的实力很强,而且两两相当,都是教育部直属学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9个国家局管辖的学校,在进行合并时的先决条件是它们在各种大学排名中的名次相差很大、学科互补,而且都是有危机感的;其次是自愿合并。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大学格局和优先发展的大学顺次到此重新确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已经建立,大学排名在上述“重新确立”和“已经建立”的过程中是起了参考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高欣艺等,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现身19年:1个就够还是多多益善?》,中国新闻网7月17日。
[2] 顾秉林,2003:《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 认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第12期。
[3] 宋嵩,2009:《大学排行榜公信力调查》,人民网教育频道4月30日。
[4] 孙春龙,2006:《大学排行榜排名滥局》,《瞭望东方周刊》6月22日。
[5] 武书连等,2001:《2001中国大学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6期。
[6] 武书连等,2010:《2010中国大学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4期。
[7] 徐振明等,1996:《我校科技论文数在国内外所处位置的情况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
[8] 袁祖君,2003:《政协委员黄因慧:禁止民间组织进行大学排名》,《北京青年报》3月10日。
[9] 赵亚辉、张炜,2009:《大学排行榜真有“潜规则”?》,《人民日报》5月5日。
[10]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6:《2006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评价与管理》第3期。
[11]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9:《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科学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第8期。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Apprais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Yin Xin1, Cai Yanhou1 and Cai Li2
Abstract: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apprais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supervis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Since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appraisal is supervision, it is essential in a nation of marketing economy.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the subject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foundat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ssentiality of the supervision status of university apprais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society.
Key Words:University Appraisal; Higher Education; Supervision Status; Foundation; Establishment; Essentiality
■ 责任编辑余凡
endprint